藍榮川
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門研究物質相互作用與運動規(guī)律的自然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而初中物理本身包含大量知識難點,在理解上難免造成一定障礙,為此需要及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實驗是物理學科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有助于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可以加入微課這一靈活性高、針對性強的教學方式。有鑒于此,針對實驗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討論。
關鍵詞:實驗微課;初中物理;應用
在繼承傳統(tǒng)教學與開創(chuàng)新型教學的過渡期,誕生了微課這一效果顯著的新方法。它以互聯(lián)網(wǎng)作為平臺,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通過在線學習的方式為初中物理教學提供了新思路。在教學內容上,微課圍繞課本教材中的重難點,兼顧理論概念與實驗探究,內容少但要點集中,既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又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在教學形式上,微課以短視頻為主,傳播方便迅速且針對性強,與互聯(lián)網(wǎng)的完美結合更具時代意義,因此應給予重視。
一、微課的基本理解
微課的概念在2011年被提出,從最開始的無人問津到現(xiàn)在得到廣大教師的討論和研究,足見其實用價值。通常來說,微課被視為一種以視頻為載體的網(wǎng)絡課程,它包含兩個核心要素:一個是內容上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專項教學,一個是形式上以視頻片段為載體,有效解決了傳統(tǒng)物理教學中難以兼顧“點”和“面”的問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微課,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單一的教學目標,其主題明確、結構獨立,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也為教師講解減輕了負擔。同時,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平均幾十兆左右的資源容量也方便下載和傳播,便于學生隨時隨地進行碎片化學習。
二、微課的設計流程
(一)設計原則
微課是一種為提高教學質量而產生的教學輔助工具,因此應緊緊圍繞學科標準和學科特點進行設計,充分研究教學大綱、學習目標、重難點知識等因素,以提高其教育價值。微課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契合,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好習慣。為此,微課在設計時應綜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因素,把握好教學難度。實驗微課以實驗為主,還要求教師注重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營造出學生熟悉的氛圍,并與實際生活相貼近。
(二)設計步驟
首先,設計微課要做到合理選題。相比傳統(tǒng)課堂,微課的資源容量小、教學內容少,所以更傾向于對單個知識點進行專項講解??紤]到這一點,在選題時可以從易錯點和重難點等入手,結合課本教材上的內容安排,通過二次加工來將其轉化為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的語言。其次,微課需要制作專門的視頻,視頻上可以是教師進行面對面講解,也可以是以聲音和圖畫轉換為主,通常以這兩者結合效果最佳。微課課件需要突出重點,可以同顏色搭配來提醒學生注意,同時以舒適的畫面和聲畫同步的良好體驗感來傳播知識。除此之外,我們還應準備與視頻內容相配套的輔助資料等教學資源,比如一些微練習題等,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
(三)應用評價
微課的應用極其靈活,可以從課堂教學導入,也可讓學生自主學習,或者在復習階段用作專項突破。尤其在內容量大且重難點較多的章節(jié)中,可用課堂導入的方式播放微課視頻,聚焦某個重點和易錯點知識進行集中講解,吸引學生關注和思考,為后續(xù)的深入學習做好鋪墊。微課有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這與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高度普及密切相關。教師可以直接錄制教學視頻作為微課資源,通過上傳共享來方便學生下載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充分利用碎片化學習時間。
三、實驗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占據(jù)了很大一部分內容,包括驗證型實驗、操作型實驗、自主探究型實驗等,都是學生加深理解記憶的重要途徑。作為對各種物理公式、原理、現(xiàn)象等的總結,實驗一般在教師的帶領下展開,學生在觀摩教師的演示后完成相應操作,通過觀察實驗變化并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來進行分析思考。在這一過程中,微課的作用可以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它既能彌補課堂實驗的不足,又能夠以安全的方式呈現(xiàn)帶有危險性的實驗。下面以人教版初中物理“電阻的測量”一課為例進行分析。
考慮到初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限,對于一些物理現(xiàn)象和抽象的理論概念等一時難以理解,且學生之間存在個體上的差異,因此適合采取自主實驗模式來完成對教材內容的重組和學習。該節(jié)課內容上以電流表、電壓表的正確使用為主,通過測量電流和電壓來計算電阻值,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對伏安法的深入學習,同時也要在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膽B(tài)度和團隊精神。有鑒于此,整個實驗微課過程需要教師從旁指導。
在具體應用過程中,由教師負責制作微課視頻,既要做好課堂講解,又要求學生課下下載觀看學習。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相關知識,比如歐姆定律等,便于學生理解新知識。然后用提問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最后借助微課視頻讓學生動手實踐電路圖的設計。在課下學習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及時記錄看不懂的問題,嘗試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索,對于學生普遍反饋的難點,教師可在課堂上發(fā)放器材并帶領學生一起完成整個實驗過程,最后再通過課堂練習與課后作業(yè)進行鞏固,這樣可以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發(fā)揮微課的最大作用,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總之,微課是一種與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的新型教學資源,也是打破傳統(tǒng)桎梏的新型教學方式,而初中物理中的實驗教學比重較大,適合借助微課的方式完成知識的講解,對教師和學生都具有很實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邵邦武.實驗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8(6).
[2]孔燁.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