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國家教育行政部門頒布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科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它肩負著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促進聽說、閱讀與寫作能力提高的重要職責”,由此可知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語文閱讀教學方面,通過近幾年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趨勢來看,當今語文學科的學習要求學生必須加強對所學文本的理解能力,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更好地進行寫作?;诖?,主要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寫作教學展開全面且深入的分析,以此來探索出有利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發(fā)展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滲透建議
不管是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還是學生的實際學習過程中,閱讀與寫作都是語文學科中重要的兩大板塊。只有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才能保障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然而,就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缺乏有效的聯(lián)合與滲透,這樣難以擴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并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積累寫作素材,不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與發(fā)展。因此,本文就重點提出“在初中語文學習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這一觀點,并基于此觀點重點分析如何有效地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教學,使兩者相輔相成,相融貫通,共同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一、細品經(jīng)典讀物,促進寫作積累
拋開教學理念與模式來看,寫作對學生來說其實更像是一種內(nèi)心情感與思想的表達方式。而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首先筆者認為應要引導學生積極地品讀經(jīng)典讀物與書籍,從閱讀中領悟經(jīng)典讀物的獨特魅力與細膩情感,并對其中的語言、風格、句式以及其他細節(jié)性因素有著更深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在不斷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當然,細細品讀經(jīng)典讀物只是積累寫作素材的一種方式,不能全盤依靠于此。在課余時間,教師還應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對所讀讀物或書籍的真實感想,并指導學生如何通過閱讀,采取何種閱讀方法更能把握住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情感,并對文采性極強的句子進行分析,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仿寫,以此來更加領悟“精句”的魅力。
如,在學習到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中的《藤野先生》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就該文的作者魯迅向?qū)W生作深入介紹,并推薦學生課后可以去閱讀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引導學生從魯迅先生的其他文學作品中領悟其獨特的思想內(nèi)容。在《藤野先生》這篇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jié),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注意觀察魯迅先生的文筆與文風特色,通過對櫻花成群的細致描寫,來與清國留學生作類比,使人們在品讀的過程中自然就能想到櫻花鋪天而開情景下學生成群的景象,由此更能體會到魯迅先生當時的獨特心情。這種獨具文采的寫作方式可以重點介紹給學生,也可以引導學生畫出本文中自己覺得文采性強的語句,做好摘抄筆記,以此來更好地積累寫作素材。
二、激發(fā)閱讀興趣,提高寫作技能
教學理念的轉變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雖然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但是這并不能長久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與閱讀能力,筆者認為在做好“品讀經(jīng)典讀物,促進寫作積累”的基礎上還應從多方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過程中科學地指導學生進行學習,以此來提高寫作技能。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教學中心,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合閱讀與學習的情境,如,可以在班級墻上展示不同類型的經(jīng)典書籍,并在班級中開設出一個“讀書站”的角落,積極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來讀書站進行閱讀,并做好經(jīng)典名句的摘抄與仿寫,以此來積累寫作素材。
同時,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積極地引導學生掌握合適的閱讀方法,如,在拿到一篇字數(shù)較長的文章時,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意思,可以暫時采取略讀的方式,粗略地看文章的開頭、每一自然段的首句以及結尾。在了解文章大體主旨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借助手中的筆進行細讀,并對一些寫得極妙的語句做好標記,再摘抄到筆記本上,也可以在摘抄語句的下方進行仿寫。在仿寫時,學生可以根據(jù)所摘抄句子的句式、所用修辭以及寫作方法等各方面做分別的嘗試,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舉一反三”。從教學意義上來說,這就是一種“閱讀與寫作相互滲透”的過程。
總而言之,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地將閱讀教學與滲透式的寫作教學緊密聯(lián)合起來,并以此來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同時,在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的過程中,教師也應根據(jù)教學現(xiàn)狀積極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并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制訂出科學的教學計劃,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興趣,并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寫作情境,以此來促進學生的閱讀與滲透式寫作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勇.如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2013(11).
[2]程雪.如何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教學[J].語數(shù)外學習,2014(9).
[3]劉文力.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滲透寫作教學[J].語文學刊(教育版),2010(16).
[4]宋秋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方法指導的意義[J].學周刊,2013(22).
作者簡介:張繼紅(1975.12.30—),男,甘肅民勤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