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旦春+吳紅梅
小學生經常寫錯別字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消滅錯別字。產生錯別字,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錯別字的現象極為普遍,消滅錯別字需要多方力量共同的重視和努力。為此,如何防止小學生寫錯別字就成為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
一.明確錯別字的成因。
錯別字是錯字和別字的總稱。所謂錯字是岡為學生對字的結構掌握不牢固、認識粗略、部件混用、受其它字影響、識記書寫不認真而將字寫錯不成其字。如:“滿”左右結構寫成上下結構;“燒”多寫一點,“真”少寫一橫:“衤”和“衤”混用,“肺”右邊寫成“市”;所謂別字就是用其它的字取而代之。別字一般都出現在同音字和形近字里。
二.小學生寫錯別字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1.感知能力較差
兒童知覺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觀察事物籠統(tǒng)不精確,辨別能力和空間方位知覺能力都較差。他們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現象,看不出事物的聯系及特征。因此,學生在識字和寫字時,常常對相似、相近的字產生感知失真,以至張冠李戴,移花接木。特別是以下幾種情況學生最易出錯:1、字的筆畫相同,位置不同,如“未—末”;2、字的結構相同,位置不同,如“陪—部”;3、字或偏旁的狀態(tài)相似,或筆畫相似,而結構單位局部不同,像“閉—閑”。4、字形相似,只有一兩筆筆形不同,像“己—已—巳”等。
2.理解能力較差
我們的方塊漢字中有很多同音字,讀音相同而意義、用法不同。而小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且因課外閱讀量較少而缺乏感性認識和經驗積累。因此,對同音字的字義理解含糊是導致學生寫別字的一個主要原因。如學生作業(yè)中常會出現:“我們去工園完?!钡鹊取?/p>
3.情感較為脆弱
年齡特點決定小學生的自控能力不強,意志較薄弱。往往容易被那些與學習無關的外部因素所吸引從而導致出現錯別字,但這些錯別字大多數在注意檢查的條件下自已能發(fā)現并糾正的。
針對錯別字出現的原因,結合我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可以有效地減少學生錯別字的出現。
A.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教師要注意教育學生樹立責任感、自信心,力爭寫一字,對一字,養(yǎng)成細心觀察、規(guī)范書寫、自覺檢查、及時糾正的好習慣。平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才手到。“眼到”是指注意觀察字形,分析筆畫,掌握筆順和間架結構?!翱诘健笔侵笇懽謺r要邊讀邊寫、加深印象。“心到”是指專心寫、用心記?!笆值健笔侵秆鄣健⒖诘健⑿牡?,才能著手書寫,減低錯別字的出現。學生書寫后,老師在課堂上及時糾正,對個性粗心的孩子特別有效,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才能把字記清、記牢。
B.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注意學生識字興趣的培養(yǎng)。
利用形聲字的特點推知字音。形聲字在漢字中占80%左右,它具有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在識字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聲符的表音作用。讓學生識記一個聲符,便可以識記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的漢字,這種見一斑窺全貌的識字方法,簡單有效。識字方法要多樣、靈活并具有趣味性。任何單一、枯躁的教學模式都會讓人感覺疲勞,不易于知識的理解消化。教學中要注意識字方法的多樣性,可師教生學、小老師的教學、分組合作互教互學等多種方式。
三.善于發(fā)現識字規(guī)律,指導學生掌握識字的方法。
1.拆字法。教會意字時,可讓學生將漢字拆開來理解,如:“不”、“正”就是“歪”;“小”、“土”,就是“塵”“上小、下大”就是“尖”;把“米”賣出去就是“糶”米。
2.對比法。少數漢字的字形很相似,只是筆畫的長短和位置不同,讀音和意義就不同了。這些漢字學生最容易認錯寫錯。如:“土—士,己—已—巳,未—末”等,這類漢字讓學生把它們的筆畫長短進行比較,分別組詞,以意義來記形體,也可編順口溜來記字形。如“關巳不關己,半關變成已”。
3.形旁辨析法。有相當一部分形聲字不僅讀音相同或相近,形體也非常相似。這類字如果不懂它們的意義,一不小心就會弄錯。如睛—晴—情—清”。教這類字,就要讓學生找出形旁進行辨析。
4.聲旁辨析法。有些形聲字的聲旁只有一筆之差,學生很容易出錯,要幫助學生找出規(guī)律。為了增強趣味性,還可編些順口溜,如:“包”字有“書包”,遇“火”成大“炮”,遇“足”善長“跑”,遇“水”吹“泡泡”,遇“雨”下“冰雹”,這樣,學生學習起來興趣大增。
5.歸類記憶法。有些漢字的字形相似,容易混淆,要把這些漢字集中起來,通過比較,找出特殊性,再進行歸類,告訴學生用“記少不記多”的方法來記憶。如“底、低、抵”和“紙”字的“氏”字下面沒有點,其它凡是音節(jié)的漢字都有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寫錯別字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作為教師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是一項長期而又艱苦的工作 。除了分析其心理原因,還應分析知識原因,把教材因素、教師因素和學生因素有機結合,實行綜合治理,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漢字帶來的快樂,才能使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穩(wěn)步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