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義
摘要:小學體育教學是小學生學習體育的基礎階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增強小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能夠促進小學生積極進行體育鍛煉,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心身健康。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對小學體育教學也提出了新要求,即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應用全新教學理念與方法,以徹底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實現(xiàn)教學目的,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興趣;培養(yǎng);疏導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及教育理念的快速革新,人們對于小學教育方式及內容愈加重視。但受傳統(tǒng)思想所限,多數(shù)學校及家長對于文化學習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體育等,進而因忽視青少年身心發(fā)展中體育的重要作用而導致小學體育在小學教學中嚴重缺失。體育課程在教學的確實導致我國小學生普遍缺少體育鍛煉,進而對體育課堂興趣也越來越低。但研究證實,對于小學生身心發(fā)展來說,體育教學至關重要,除了能鍛煉小學生身體外,還能激發(fā)他們的體育興趣,實現(xiàn)文化與身體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一、小學生身心特征分析
1.小學生機體特征分析。在我國,小學生年齡基本為7至13歲,這一時期,小學生處于身體快速生長階段,是身體發(fā)育的黃金期[1]。這就要求體育老師在體育教學中能夠與小學生自身機體特征相結合,通過合理的教學理念及方法,激發(fā)起小學生對于體育教學的興趣,促使小學生能夠進行改正不良的體育鍛煉習慣,為學習文化知識打好身體基礎。
2.小學生心理特征分析。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生活是他們人生的基礎階段,此時心理發(fā)育還不成熟,還未形成固定的人生觀、價值觀及思想觀,外界環(huán)境及情緒等非常容易影響他們的三觀形成[2]。此外,對于小學生來說,強烈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使他們還無法做到長時間注意力集中。這種情況下,體育老師在體育教學中應從小學生心理出發(fā),合理培養(yǎng)及疏導小學生體育興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生對于體育教學的興趣。
二、小學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與疏導的必要性
小學生多活潑好動,體育課程能夠滿足孩子在文化課以外的好奇心。此時,只要體育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新穎、獨特的體育項目來引起孩子興趣,就能激發(fā)孩子學習體育的興趣,進而讓孩子能夠在文化與身體健康上做到平衡發(fā)展。
三、小學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與疏導的方法
1.語言誘導法。對于小學生來說,因其年齡及心理成熟度受限,因此對于外界的認知也處于懵懂階段。這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其實際身心特征,通過適當?shù)恼Z言誘導學生正確認知體育運動的重要性。比如,可以在教學時列舉知名體育明星或是體育節(jié)目等,培養(yǎng)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興趣,進而能夠主動進行體育鍛煉。
2.教師榜樣法。對于小學生來說,除了父母以外,他們最仰慕的人就是老師,老師的言傳身教對于小學生有著直接且深遠的重大影響[3]。因此,體育教師應為學生樹立好的體育榜樣。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格外重視言行及態(tài)度,并積極進行體育鍛煉,讓小學生能夠對老師的教學或鍛煉仰慕,進而使他們能夠從模仿開始,激發(fā)他們的體育興趣,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3.教學革新法?,F(xiàn)代社會,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已無法滿足其教學要求,這就要求學校改革體育教學方法,對體育教學內容及方法進行豐富。同時,也要求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能夠充分尊重小學生,讓小學生能夠選擇其感興趣的體育活動,教師盡量在此過程中只負責引導作用,才能夠真正激發(fā)小學生參與體育教學中。
四、小學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與疏導的措施
1.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體育教學。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也就是說,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應積極引導并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提高他們的參與性與積極性,讓他們在體育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進而提升興趣并提高身體素質[4]。此外,雖然學生是體育教學的主體,但體育教師仍要牢記教學目標與目的,并把握主動權,切不可過分放大學生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在提高教學效果有效性的同時,確保體育教學目標的正確性。
2.體育教學應于生活實際相貼合。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大,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往往因刻板、呆滯等而不為學生所接受,但因為學生自身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即便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過于刻板,依舊能夠在生活或實踐中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能夠緊密貼合生活實際,將體育教學融入生活中,通過實際的生活案例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更應該不斷反思、創(chuàng)新并改善體育教學方法,使體育教學真正起到鍛煉學生身心,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
3.改善體育課堂的教學趣味性。體育老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提升體育課堂的趣味性,最大程度激起學生的熱情,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果。比如,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嘏e辦一些比賽,讓學生在競爭中對體育項目激發(fā)興趣進而能夠積極主動進行體育活動。
4.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內容。首先,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應按照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不斷調整課堂內容。再次,作為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體育教學最少不了的就是實踐,也就是說戶外活動時間會很多[5]。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把握好室內及室外教學的時間,適當增加戶外時間鍛煉課程的時長,讓學生能夠通過時間而深化對體育的認識,進而能夠積極主動進行體育鍛煉,從而提高其身心素質。
五、結語
小學是青少年身心茁壯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完善的體育教學能夠有效推動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并能夠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了解自身優(yōu)劣及長處,改善小學生身體素質,促使小學生實現(xiàn)綜合全面發(fā)展。因此,在新課改要求下,小學體育教師更應該以新課改要求為基礎,不斷探求新的、有效的、合理的體育教學方法,以實現(xiàn)培養(yǎng)身心健康、知識豐富的綜合型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溫國平.談談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當代體育科技,2016,6 (2):85-86.
[2]鄒得洋.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時代教育,2016 (18):225-225.
[3]張龍.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當代體育科技,2016,6 (10):93-93.
[4]陳余軍.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好家長,2015 (15):33-33.
[5]何志輝.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思路探討[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 (20):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