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婉璐
【摘要】短文改錯是檢測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能力的試題,主要是針對考生在寫作訓練中常犯的又是較為普遍的錯誤而設計的,旨在考查考生發(fā)現(xiàn)、判斷、糾正語篇錯誤的能力以及在語篇中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學生掌握良好的做題技巧對提高做題正確率有極大的幫助。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 短文改錯 做題技巧
短文改錯主要是為了檢測學生準確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并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引導學生掌握成段改錯的做題技巧,能幫助他們迅速提高做題的正確率。因此,在日常習題訓練中,教師應善于分析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以幫助他們總結(jié)做題技巧。
一、短文改錯題目分值不高的原因
首先,多數(shù)學生會忽略文章的時態(tài),這樣一來,一些動詞的錯誤使用學生就很難發(fā)現(xiàn),從而導致題目的正確率不高。如,“He said our sitting room isnt very big.”,若學生沒有發(fā)現(xiàn)全文的時態(tài)是一般現(xiàn)在時,那么他們就很難發(fā)現(xiàn)“said”這個動詞的錯誤使用,而結(jié)合上下時態(tài),我們就應該知道,此處應該將“said”改為“say”。
其次,初中英語的短文改錯中還有關(guān)于介詞的錯誤使用,學生若不能準確把握各個介詞的意思,就很有可能出現(xiàn)錯誤。如,“Weve just moved in a house and we want to buy a new color television set, and Im not sure about a size.”,若學生不能準確理解“in”的意思,那么他們就不能發(fā)現(xiàn)這句話中的第一個錯誤之處,即應該將“in”改為“into”,因為“in”的意思是“在…里”,表靜態(tài)的位置;而“into”則表動態(tài)的位置,意為“進入”,此處,需要的是進入的意思,所以要用“into”。
另外,初中英文改錯中還包括連詞、代詞、名詞、副詞、形容詞等的錯誤使用,學生在做題中若是忽略這些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之處,便不能準確抓住出題的點在哪里,進而導致改錯題目分數(shù)不高。鑒于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引導學生歸納考題類型進而總結(jié)出其解題技巧,以此提高改錯分數(shù)。
最后,學生答題是否規(guī)范也會影響分值。在改錯題中,首先應注意改錯符號的規(guī)范性。如,增加詞語的做法是在缺詞處加一個漏詞符號(∧),并在此符號下面寫出該加的詞;刪掉詞語的做法是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修改單詞的做法是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像“Taking it easy, my friends!”,應糾正的錯誤為“taking”,那么學生便應在該單詞下方畫上橫線,并將改錯內(nèi)容寫在其后。其次是單詞的大小寫問題。一般情況下,在關(guān)于副詞的改錯中應注意這個問題,句首單詞的首個字母應該大寫。這些都是改錯題中的規(guī)范問題,教師在教學時要時時強調(diào),處處強調(diào),務必使學生培養(yǎng)出良好的做題習慣,為得到高分奠定基礎。
二、改錯題的解題技巧
任何題目都有其解題技巧存在,改錯題目也是如此。學生若不能準確掌握解題技巧,便會在做題中頻頻失分。一線教師在實際講解題目時,不能只滿足于對某個考試篇目的細致解讀,更應該指導學生樹立全局意識,揣摩出題人的設計意圖,規(guī)避可能的題目陷阱。短文改錯的教學要達到“以點帶面、向技巧要分數(shù)、以練習為手段提高思維力”的教學目標,最終落實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上。
1.通讀全文。一線教師首先要向?qū)W生強調(diào)的是,拿到題目后,不應著急下手做題,而應該通讀文章,在做題之前便將文章大意弄清楚,看看文章內(nèi)容是否時態(tài)一致、指代一致、主謂一致、邏輯一致等,這樣的話,才不至于因為以上問題而失分。
如,“Although we allow tomato plants to grow in the same place year after year, but we have never had any disease or insect attack problems.”,學生在通讀文章過程中,便應讀出其不一致之處:引導讓步狀語從句的“although”不能和連詞“but”連用,但是可以和副詞“yet”連用。所以可以刪掉“but”,也可以把“but”改為“yet”。此處考查的就是文章的邏輯問題。學生在拿到題目之后,首先閱讀全文的話,就能快速發(fā)現(xiàn)此處的邏輯錯誤。
再比如,“My dream school starts at 8:30 a.m. and ends at 3:30 p.m. They are three lessons in the morning and two in the afternoon.”,通讀全文后我們很容易會發(fā)現(xiàn),文章使用的是一般現(xiàn)在時,所以“didnt”的用法就是錯誤的,此處應將“didnt”改為“dont”。而這句話本意是說上午有三節(jié)課,下午有兩節(jié)課,因此此處應該是“there be”句型,所以要將“They”改為“There”。這種較為常見的錯誤在通讀文章時便可辨別出來。但相當多的學生在做題時有唯恐題目做不完的急躁心理,盲目做題導致在本可以規(guī)避的出題陷阱上失分。一線老師要引導學生樹立全局意識,消除不通讀全文的急躁心理,從而提高保證改錯題目的做題質(zhì)量。
2.逐句糾錯。在短文改錯中,學生應綜合運用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逐詞逐句閱讀、改正。在這個過程中,應注意關(guān)注句子的結(jié)構(gòu),注意一些??嫉闹R點,規(guī)避可能的出題陷阱。如上文所述,改錯題的常見考題類型中,名詞??紗螐蛿?shù)與所有格,冠詞常常會多加或者少加,動詞??紩r態(tài)與固定搭配,從句中常考的是句子的引導詞,以及形容詞、副詞、介詞、代詞等的搭配問題,那么學生便應將這些常見類型牢記,以避免在做題中出現(xiàn)遺漏等現(xiàn)象。
如,我們觀察“We didnt need to do so many homework. For example, we can do reading for one and a half hour and play sports for one hour every day. My dream school looks like a big garden. There are all kinds of the flowers and trees around the classroom buildings.”這段話中的錯誤,首先“homework”的詞性為不可數(shù)名詞,而“many”只用來形容可數(shù)名詞,“much”才用來修飾不可數(shù)名詞,所以此處應將“many”改為“much”,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做題的過程中,注意總結(jié)常見的可數(shù)與不可數(shù)名詞,如此,日后再遇見類似的題目就不會再出現(xiàn)錯誤;其次是“一個半小時”的正確表達為“one and a half hours”,所以此處應用“hours”;接下來,考查的是謂語動詞的單復數(shù)問題,“My dream school”是一個單數(shù)表達,所以其謂語動詞也應該使用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即應將“l(fā)ook”改為“l(fā)ooks”,此處的考點要求學生在平時做題時,應注意把握主語的人稱并準確分辨其屬性;最后,這句話中的錯誤包含的錯誤還有“all kinds of”后直接加可數(shù)名詞復數(shù)或不可數(shù)名詞,不用再加冠詞,所以應將“the”刪掉。這段話中考查的內(nèi)容包括名詞、介詞與動詞,因此,教師應注意提醒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將題目可能考查的知識點都考慮進去,從而提高他們的做題質(zhì)量。
逐詞逐句糾錯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名詞屬性、基本的語法知識、副詞與形容詞的形式、冠詞、介詞等的正確使用方式,因此,一線教師應該要求學生準備“糾錯本”,將自己模糊的考查點總結(jié)出來,并要求學生隨時翻看以加深印象。這樣一來,就能在做題時做到胸有成竹。
3.重新檢查。完成題目之后,學生應重新讀一遍文章,看看是否出現(xiàn)遺漏現(xiàn)象。常見的改錯題目中,應該糾正的數(shù)量為10個,若逐字逐句改過之后,發(fā)現(xiàn)數(shù)量不夠,那么學生就應該重新看一遍文章,審視四個“一致”是否完全一致,并注意改錯符號的規(guī)范性以及單詞的大小寫問題。這樣的話,學生的做題正確率自然能夠得到很大提高。
對一線教師自身而言,教師也應結(ji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特點,設計出合理的、高效的教學方案,以確保給他們良好的、適當?shù)慕虒W指導。在平時做題過程中,也應該善于總結(jié)短文改錯的常見出題陷阱,設置一個“錯題集”展示給學生看,發(fā)揮榜樣引領(lǐng)和示范導學作用,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做題正確率。
參考文獻:
[1]杜宜連.淺談初中英語短文改錯的訓練[J].學苑教育,2010.
[2]陳美華.初中英語 短文改錯教學談[J].陜西教育(教育教學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