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麗 陳述清
(昌邑濰水學校;昌邑市飲馬鎮(zhèn)山陽小學)
在進行個性化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首要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明確,寫作不僅僅只是一項為了博取高分的技能,而更應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自然而然的需要。有感而發(fā),為感而寫,用寫作來釋放壓力,來宣泄情感,來收獲生活的點滴感悟,來印記生命成長的歷程,從而讓自己的生活告別蒼白單一,讓生命變得豐滿充盈。
要養(yǎng)成寫作的興趣,就必須徹底摒棄原先的“為寫作而寫作”的思想,讓學生真正享有隨心所欲地抒寫性靈的自由,可以酣暢淋漓地展示真我、傾訴真情、創(chuàng)新想象、獨抒己見。變“要我寫”為“我要寫”,且樂在寫中。如此,不再是帶著鐐銬的舞蹈,才是心靈的舞蹈,能舞出天大地大心更大的精彩。
1.教師以身作則,用下水文激發(fā)學生寫作動力
身教更勝言教。語文教師應具備一定的寫作素養(yǎng),勤于“下水”練筆,勇于率先垂范,惟其如此,方能深知其中甘苦,品析出個中況味。方能既是學生的良師,又是學生的“筆友”,與學生切磋探討寫作經驗和技巧,共同提高。
2.深入生活,積累素材,加強感悟
一要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培養(yǎng)細致觀察的能力。培養(yǎng)觀察能力就是要我們對司空見慣了的平常的、細小的事物睜大雙眼,明察秋毫,發(fā)現(xiàn)許多以往見所未見的物外之趣,并樂在其中。二要引導學生寫生活隨筆,記錄生活點滴,建立寫作素材庫。
3.走進文本,汲取營養(yǎng),豐富感受
對于我們的個性化作文教學而言,就是要求學生廣泛地閱讀經典名著和時下美文,與大師“對話”,聆聽大師對人生、社會和時代的思考,與自身進行對比,通過追慕大師靈魂來拷問自己的靈魂,用大師的思想點燃自己的思想火花,從而站在大師們巨人般的肩膀上提升自己的境界。
4.結合課文,巧借技能,他石攻玉
生活有多么廣闊,語文世界就有多么廣闊,語文課本就是生活的“濃縮版”。走入我們的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本,就是走進了一片神奇而又廣闊的天地:上下數(shù)千年,縱橫幾萬里,天文、地理、人生、社會、自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話非常有道理。而我們的語文課本,更是借以培養(yǎng)我們能力,提升我們個性化寫作素養(yǎng)的基石。
5.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學生因其遺傳素質、生活環(huán)境、興趣特長、心理特征、氣質類型、語文素養(yǎng)等方面各不相同,在寫作方面也存在著思維、能力、氣質、興趣的個體差異。因此在個性化作文教學過程中,應從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有的放矢地施以不同形式和內容的教育,提出不同要求,保證每個學生在個性化寫作方面各盡其才,取得不同進步。
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xiàn)為在命題方式、寫作內容、寫作載體等方面不作統(tǒng)一要求,任由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自己最擅長的、自己最感興趣的進行各盡所能的個性化寫作。
二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xiàn)為分層次要求,即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
三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xiàn)為針對學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不同心理傾向進行不同疏導。
6.培養(yǎng)學生的讀者意識,對作文反復修改,精益求精
初中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的虛榮心強、好面子,特別希望能贏得同學們的好評,唯恐會落下把柄,讓人貽笑大方。因此我要求學生的每篇作文都是發(fā)表在我們建立的群交流論壇里或者張貼在墻上,然后任由老師同學自由瀏覽品析、發(fā)表看法。讓學生明確自己文章的讀者不是個別,而是起碼兩個班級的100多名同學,要在他們當中維護自己的形象,樹立自己的威信,從而審慎地對待寫作,反復進行認真修改,直至能夠感動了自己,然后再拿去發(fā)表以期可以感動別人。
1.多元化,即個性化作文評價不再是單一的全由教師包辦,依據(jù)僵化的評價標準批閱、講評學生的作文,而是變?yōu)樵u價主體多元化和評價標準多元化。讓所有的學生既是個性化寫作的主人又是個性化評價的主人,既允許立意多元化,又允許觀念多元化,還允許情感多元化,等等。
2.人性化,即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尊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蹲下來的姿勢,和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成人眼光來對學生的作文指手畫腳,求全責備。同時保護學生的話語權,讓學生同時成為評價的主體,并且互動交流,共同提高。
總而言之,個性化作文就是放下“架子”,讓學生不再愁眉苦臉地炮制作文,而是心甘情愿地展示自我的作文;就是擺脫“套子”,打開心扉,言為心聲的作文;就是丟開“模子”,另辟蹊徑地創(chuàng)意作文;就是離開“鞭子”,投入其中、樂在其中的自由作文。
假借上述種種努力,希冀我們每個學生的筆下都能綻放含笑的玫瑰,予以贈人,仍能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