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彪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在初中作文教學方面,為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很多教師都開始嘗試將情景教學融入其中。教師在這方面的探索研究不僅關乎到他們的教學質量,同時也決定了學生是否能有效地達到學習目標?!扒榫敖虒W”顧名思義就是教師以適當的情境作為引導來加強教學效果的一種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式,而做到這一教學目的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表演、音樂等都可以。而良好的情景教學不僅能加強學生對作文教學的理解深度,降低學生寫作難度,無形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對他們日后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想要學生寫出內涵豐富的作文,首先就是要提高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觀察能力。但是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都沒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關注生活,僅僅是循規(guī)蹈矩地教給學生一些寫作方法和寫作素材。倘若學生沒有足夠的閱歷和對生活的理解,不僅他們寫出來的作文沒有深度,同時也無法有效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在記敘文的教學中,直觀教學的意義尤其明顯。記敘文本身就需要學生對事物有一個深入的觀察,才能準確地把握到寫作中心,從而創(chuàng)作出一篇合格的記敘文。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首先就要構建出一個合理的教學氛圍,將學生的思考方向引向生活中去。以人教版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我的母親》這一課時,就可以利用這篇課文作為一個合適的引導,利用胡適先生對他母親的詳細描寫將學生的關注點移向自己的母親,讓他們嘗試舉例出自己的母親在生活做出的令自己感動的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就會自然而言地將視角轉向生活中自己的母親,開始關注到實際生活。最后教師在要求學生圍繞這些感人瞬間嘗試寫作一篇記敘文,總結學生這節(jié)課的收獲。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教師突破了作文教學的限制,將課文本身也作為了訓練學生寫作的一個契機,同時也起到了鍛煉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拓展學生寫作素材的作用。
另一方面,教師也要適當地運用寫作中的直觀教學。記敘文是初中作文中較為常見的體裁,但是學生想要熟練掌握這一體裁卻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首先,記敘文需要學生對事物有一個精確具體的描寫能力,而這一能力是建立在學生對事物的大量描寫練習的基礎上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合理利用直觀教學,將寫作中出現的事物、例子生動具體地展現給學生看,讓學生對它們產生一個具體印象,初步掃除他們的寫作障礙。第二,教師也要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拓展課堂內容。這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因此教師也要隨時代變化而改變教學方式,合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達到直觀教學的目的。
寫作終究是要靠學生自己的實踐閱歷,沒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學生是很難在記敘文方面有所突破的。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就一定要明白生活才是最值得學生去探究、鉆研的書。因此教師可以嘗試著將學生帶出課堂,讓他們在廣闊的生活環(huán)境中去感受寫作新方向。以《端午的鴨蛋》這一課為例,課文中提到的端午節(jié)孩子們“絡子裝鴨蛋”這一習俗已經漸漸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消亡,很多學生對這一傳統習俗根本沒有任何印象,更無法形象地描寫出作者在文中的那種意蘊。因此教師就要嘗試著利用生活這本書向學生展示這一生動的例子。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下節(jié)課也嘗試著將鴨蛋用小絡子裝起來帶到學校并在中午像文中所述的那樣吃掉,使學生們實地感受文中所描寫的例子。在這一教學方式的激勵下,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側面鍛煉了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
對于初中教學而言,學生好動、貪玩的天性尚未消失,因此教師也不應將課堂氛圍濃的過于嚴肅。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是應該嘗試多種形式的趣味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拓展學生的寫作新方向。例如教師在進行描寫訓練時,教師不應要求學生描寫一些老虎、小鳥等學生沒有機會仔細觀察的事物,而應讓學生嘗試描寫一些對他們而言十分熟悉、親近的人或事物,例如父母,學校等,降低他們描寫難度的同時也培養(yǎng)起了他們仔細觀察生活的能力,這對學生創(chuàng)作記敘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第二種教學方式是教師語言情境教學,利用教師的敏銳的眼睛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促使他們發(fā)掘出教學中無法自主探索的知識,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記敘文寫作能力。在教師生動的語言引導下,學生可以很快地進入教學情境,從教師的角度開始考慮問題。這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抬高了學生探索事物的高度,促使他們將更深刻的思想融入記敘文寫作中去,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寫作水平。
總之,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向,其對寫作教學的促進作用是教師們有目共睹的。因此在素質教學的背景下,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多做探索,總結經驗并適時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