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霍山縣新城小學)
語文作為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重要學科,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則成為了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重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小學生閱讀與寫作共同發(fā)展非常重要,而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一定要抓住學生性格特點來制定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不僅培養(yǎng)學生語言和文字的表達能力,同時擴展學生思維,并為他們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閱讀和寫作是提高學習能力和增強知識的有效途徑,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吸取大量的知識,同時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并在閱讀中產(chǎn)生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能力。而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加深對知識印象,同時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通過閱讀和寫作的有效結合,可以全面開發(fā)學生智力,并不斷的完善和充實自己,這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綜合能力有很大幫助。
現(xiàn)階段,小學教師仍然受傳統(tǒng)應試教學的影響,在課堂上只注重書本內容的講解和概述,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只按照老師的思路走,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隨著科學技術與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普及,雖然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狀況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其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從閱讀的角度可以看出,多數(shù)學生對閱讀的目標不夠明確,往往依賴于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學習,沒有自己的閱讀思路,還有一些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講解,使學生不能較好的掌握閱讀技巧。從寫作角度可以看出,學生在接觸寫作任務時,幾乎是大腦一片空白,不能合理分析閱讀素材,沒有清晰的結構思路,甚至為了應付寫作而胡編亂造、抄襲等,這些問題的產(chǎn)生只要在于學生寫作經(jīng)驗不足,由于知識有限,所以在寫作時會出現(xiàn)詞語匱乏、語言蒼白等現(xiàn)象。因此,要想提升小學生閱讀寫作能力,就必須將兩者有機結合,一方面,要不斷積累閱讀材料為寫作提供靈感;另一方面,要不斷訓練學生寫作能力來提高閱讀效率。
1.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的重要時期,語文內容博大精深,從識字到認字再到寫字逐步積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閱讀和寫作亦是如此,教育應從小學抓起,只有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寫作,才能逐漸達到一定的閱讀寫作水平,這對學生語文學習有很大幫助。很多教師雖然也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但太過于急切,大量的布置學生閱讀作業(yè),然后讓學生寫出觀后感,這種教學方法只會增加學生學習上的壓力,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使學生認為閱讀是一件痛苦的事,以至于對閱讀產(chǎn)生厭惡心理。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心理特點實施教學方案,由于小學生喜歡帶有畫面感的事物,教師則可以利用網(wǎng)絡技術的優(yōu)勢展開教學,為學生提供新穎的閱讀材料,先調動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然后在進一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的客觀原因。
2.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性
要想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的有效性,最好的方式就是引進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畫面,同時增加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是提高課堂氛圍以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佳模式。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所學內容產(chǎn)生興趣,才能自主去學習和探究,而學生自主閱讀和寫作的效果要比強制性好的多,通過情景教學法學生能夠建立屬于自己獨特且完整的閱讀和寫作體系,并且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有利于學生吸收和學習。此外,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閱讀寫作交流會,讓他們在交流中突出自己的主體地位,盡情的感受和收獲知識。通過這樣的活動和情境,學生能夠快速的融入到閱讀寫作氛圍中。
3.運用多元化教學模式,提高閱讀寫作水平
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育部門要針對小學生閱讀和寫作教學制定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為他們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首先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根據(jù)語文教材的特點,把課內語文知識與閱讀教材完美結合,并采取鼓勵模式對學生閱讀進行評價,在班級明顯位置貼一顆“智慧樹”,以貼“小紅花”形式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教師隨時進行抽查,對于閱讀較好的學生就在小紅花上寫上名字然后貼在“智慧樹”上,一周內誰的“小紅花”最多,誰就是“閱讀小博士”,然后再給予物質上的獎勵,包括鉛筆、本子、糖果或者有趣的繪畫書等,這種方式既激勵學生再接再厲,又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和寫作的積極性。
4.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注重情感表達
在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并注重閱讀的情感表達,為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空間,讓學生在經(jīng)典的閱讀段落中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進而為寫作積累素材。例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教師先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自主閱讀,為學生提供一定的閱讀時間,然后讓學生有感情的進行段落朗讀,如“漓江的水真靜啊,靜的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等,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學生會深刻體會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情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發(fā)。而讀與寫的有效結合,是利用閱讀的興趣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如在《觀潮》一文中寫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教師可以根據(jù)這句話為學生提供與之相關的視頻,以此來進一步促進學生視覺上的沖擊,這樣學生在寫作中就能夠抓住寫作重點,提起筆來就會更加熟練。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生閱讀寫作能力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教師應制定多樣化教學方案實施教育工作。首先要抓住學生性格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閱讀的樂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欲望。同時,教師要在課堂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和閱讀的好習慣,也讓閱讀和寫作逐漸成為他們生活和學習中的一部分,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閱讀和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們從教材中吸取大量知識和營養(yǎng),以此來增強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效率和自身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陸艷潔.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2,(2):16-17.
[2]馬紅瓊.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的寫作一體化培養(yǎng)策略研究[J].教育,2015,(10):226.
[3]馬希秀.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73.
[4]朱剛.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培養(yǎng)策略分析[J].讀寫算,2016,(4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