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qū)文化小學)
孩子先天具有溝通能力。無論是語言類表達,或是非語言類表達,它們相輔相成的構成了溝通能力。語言的學習,看似簡單的說說講講,真若能“侃侃而談”“妙語連珠”確非易事,不下一番功夫無論如何是達不到的。小學這段時期也是孩子建立健全人格的重要時期,要變得開朗,要大膽主動與別人說話,說了總比不說好,多交流未必是壞事。 有研究表明,不善語言表達的孩子,極有可能出現(xiàn)抑郁癥;由于不善表達或表達不好,也容易出現(xiàn)情緒低落、缺乏自信心、孤僻、自卑等人格缺陷。醫(yī)學和心理學也表明,若不及早對有語言障礙的孩子進行語言治療,嚴重的會出現(xiàn)暴力傾向行為來發(fā)泄情緒的案例。所以,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利于塑造出積極向上、健康自信、活潑開朗的人格。
“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既要有聽的要求,又有說的要求;教師既要訓練學生說,又要培養(yǎng)學生聽,所以“語言表達能力”就是“口語交際”,都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訓練,都是在口頭語言及書面語言的過程中運用字、詞、句、段的基本技能,二者均以語言為基礎媒介??陬^語言與書面語言的聽、說、讀、寫四種能力,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它們互相制約、互相促進、相輔相成、有機統(tǒng)一。語言表達即口頭語言表達,是在書面語言表達基礎之上,要使讀寫能力有個提高,一般來說是從口頭語言中汲取養(yǎng)分,豐富自身;語言表達還可以借助書面語言表達得到進一步規(guī)范,使表達的語言更具交往性、審美性、合理性。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也是思想的工具?!罢f”是語言表達能力的基本也是最高體現(xiàn),思維活動也要必須借助于語言進行。語言是思維的另一種形式,沒有語言,思維活動無法正常進行,思維成果也無法表達;思維發(fā)展水平在隨著學生與外界溝通接觸逐漸增加而增高,語言的發(fā)展水平也就隨之而增高,使思維活動更加活躍,但并不說明語言表達能力就高。因此,要使聽、讀、寫、思等語文基本技能得到發(fā)展,就必須充分重視聽說的訓練,即從低年級開始就重視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注重“口語交際”的教學與訓練,它占據(jù)著語文素養(yǎng)形成的很大比重。
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是適應社會能力的一個體現(xiàn),語言表達也是人與人之間一種最基本日常交往形式。學習與人溝通交流的表達方式,唯有語言最為直接而有效。說話是人們交流思想的主要形式,說話能力則是人們必須具有的適應社會生產生活的重要能力和社會發(fā)展的基本需求?!墩n程標準》更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差的人,或多或少在很多方面處于不利地位,因為語言素養(yǎng)的缺失說話不得體引起的爭執(zhí)、矛盾,工作中會遇到各種挫折,如表達不當而導致求職失利,或得罪領導和同事。在社會交往上也會受到歧視,如表達不當影響和朋友的關系,甚至因為語言表達能力差,形成性格自卑孤僻,不敢或不愿與別人交往,導致惡性循環(huán),使自己生活圈子狹窄,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質量;因為語言表達能力欠缺,你就會詞不達意,讓別人對你有輕視之心。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第一印象,可想其在一個人一生之中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了語言表達在一個人一生之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對著眼前的數(shù)十名孩子,我們該怎樣做呢?是的,小學生也同樣有著自己的交往圈子,只不過交往的對象、范圍、方式有著自身的特點而已。不斷也培養(yǎng)、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對他們踏入社會后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求職、工作,等等,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擁有五千年歷史文化文明的中國,乃至世界上所有古文明的流傳與繼承,語言起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文字代表著一個國家深遠的文化與悠久的文明,那么語言,將是文字的母親。從原始人類為了生存的聲音溝通,到現(xiàn)在世界各國的豐富語言種類,人類億萬年的進化不僅僅是肉體,還有這種基本的信息溝通、種群關系的交流,而這就是語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繼承和發(fā)揚漢語言文明是歷史交給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新的歷史使命。小學時期對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也引起了社會極大關注與重視,新課標明確指出語言培養(yǎng)的重要性、目的、方法、達成目標。這是給我們最好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方向。
每一個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母語,教育的前瞻性告訴我們,培養(yǎng)孩子語言能力,也是對祖國語言文化的一種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