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繼東
高中生作文常見的問題是,如審題不清、構思平庸、素材趨同、文體不清等,因為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與訓練,已經或多或少的得到了改變。我認為目前高中生作文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是作文的語言與表達的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問題一:故弄玄虛、晦澀難懂的“瘋話”
現在不少學生閱讀了好多作品,摘錄背誦了大量的優(yōu)美語言和一些富有哲理的語言。于是在寫作中大量模仿運用。
比如下面是一篇考試作文,還獲得高分,但我覺得許多話晦澀難懂,甚至有故弄玄虛之嫌。
更大的夢,實現的主觀因素在昂頭闊步,是沉淪下去還是抱有對光明的熱望,歷來志士都從事后者。這份熱望,化為時代的精髓,也即號召那是鐵盒中的沉睡者醒來。中國夢告誡黎民百姓,要有夢想、要有希望,因為時代的輪軸永遠是他們。那霜圖之中生生不息的更替者,憑此懷抱謹慎,懷抱希望,或許才能拯救所有人于水深火熱之中。肅殺的秋景不過如此,世代輪換的見證者,務必將祖祖宗宗打磨出的溫烈的心,傳遞下去。(考場作文《深自緘默 精神永晝》)
所以我認為學生作文的語言,沒有必要因為追求所謂的“高大上”而故弄玄虛,更沒有必要因為追求華美深奧,而運用一些自己和別人都不懂的詞句。
對策一:端正語言觀——明白曉暢
語言是人思想情感的載體,運用語言,其目的是為了交流溝通,所以我們要力求通過簡明純凈的語言來溝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語言要明白曉暢。許多作家都努力追求語言的明白曉暢,如白居易詩歌的語言讓老嫗都能聽懂,蒲松林的語言讓過路人都能聽懂,孫犁作品中簡潔明快的鄉(xiāng)間口語深受百姓的歡迎,所以這些作家的作品流傳非常廣泛,得到了人們的認可。我想其作品的語言追求也是他們創(chuàng)作成功的原因之一。
問題二:宣傳號召 套話連篇的“大話”
現在學生作文有一個可怕的現象,號召式宣傳式的用語越來越多,似乎氣場很大,氣勢很強,實際上全是一些空洞的語言和一些沒有生機的套話、大話。作為高中作文,更多的是從文學性的角度來思考作文語言如何表達,追求語言的文學性,使自己的表達更有個性,更有靈性。
女排軍團,乘風破浪,平吞萬頃蒼茫,歷險窮幽,飛度千尋杳靄。愿我們的女排,被世界銘記,愿女排的精神,與天不老,與日月齊明。在中華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我們一定發(fā)揚女排精神,積極有為,奮發(fā)進取,建設好“一帶一路”,建設好祖國的山山水水,為實現中國夢而共同努力。(學生考場作文《深自緘默 精神永恒》)
這段文字看上去,很有氣勢,但讀后,給人留下的印象卻是空洞無物,因而要盡可能不寫號召式宣傳式的語言,不寫空洞僵化的大話。
對策二:避開號召式的語言——自然靈性
作文,本質上是文學,要從文學的角度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我們寫作文時,心里一定要思考學生作文要有別于政治報告、政論文、時事評論等,這樣寫作時就會注意到不要把一些時髦的政治術語、流行的號召式語言、包括一些網絡流行語等寫進作品中,而是用自然的語言、富有靈性的語言來表達,這就是“我口寫我心”,只有真正想把自己的內心情感準確充分地表達出來,就會思考用最恰當的語言來表達自己。
問題三:啰嗦嘮叨、空洞無物的“廢話”
有些同學寫作文時,往往擔心字數不足,因而同一意思重復說、反復說,啰啰嗦嗦。甚至說一些與主題無關、與中心關系不大的話,這樣的文章整篇給人的感覺就是說了很多正確的廢話。比如:
世界正在飛速地改變,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科技也讓這個世界每分每秒都與過去不同,人們的生活也是日日新月月新。因此,緊跟這個世界前進的步伐,把握科技發(fā)展的脈搏,追隨生活前進的浪潮,時刻調整自己的認知與做法,不斷改變自己的思想與行為,與時俱進,或許是再明哲不過的方法了。與此同時,越來越少的人去關注那些歷史與傳統的回聲,去體會先輩們曾經生活與思考的方式,去尋找那曾經的輝煌文化與難忘的記憶,以至于這些珍貴的遺產散落于時間的長河中,化為無形。(學生作文《最后的守望者》)
本段總共八句話,其實也只要一句話“我們也要與時俱進”,意思就明確了。所以這段文字可以這樣寫“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我們也要與時俱進,但不能因此忽視歷史的價值,防止造成許多珍貴歷史遺產的消失?!?/p>
對策三:用有針對性的語言——簡明純凈
其實我們發(fā)現,說話啰嗦嘮叨,主要是怕別人不讀不懂,因此反復地說,這樣就造成了語言的不簡明。同時有些學生擔心作文字數不足,往往采取“灌水”的方式,把一些無針對性的話語或無關要緊的廢話寫到作文中去,使文章中充斥著大量的正確的廢話,這樣的作文令人厭煩。因此,在寫作時,要追求語言的簡明純凈,一句話能說清楚的,為何要用幾句話說呢?說話時,要做到一針見血,這樣的作文無效的話少,所表述的內容都是有針對性的,這樣的內容才會言之有物。所以,我們要使用有針對性的語言,不說正確的廢話,這樣的語言就是簡明純凈的語言。
以上只是分析了高中生寫作中語言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一些策略,但我覺得學生作文的語言困境是我們當前寫作教學應該著手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