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蕾
(鹽城市大豐區(qū)育紅幼兒園)
為了進一步增進家長和子女之間的情感交流,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實現家校共育,增強班級集體凝聚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力和凝聚力,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園在開展育兒教育的時候需要思考怎樣開展幼兒園親子游戲活動。通過開展有效的幼兒園親子游戲活動能夠拉近家長和幼兒之間的情感距離,減少幼兒的逆反心理。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規(guī)定,親子游戲活動主要是指在家庭情境下,通過一定語言、動作、聲音、表情等,父母和子女之間開展的游戲活動。經過實踐證明,良好、有效的幼兒園親子游戲活動開展能夠為幼兒健康成長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的支持,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第一,游戲是幼兒的天性,親子游戲是游戲的一種,滿足幼兒的天性發(fā)展需要,親子游戲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促進幼兒健康成長,而且能夠在游戲活動中充分開發(fā)幼兒的智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緩解幼兒在進入新環(huán)境中情緒的不穩(wěn)定。從而為幼兒盡早適應幼兒園生活提供重要支持。第二,親子活動的有效開展是家園共育的一種重要形式,一方面,能夠讓家長了解整個游戲活動流程、實施和意義,另一方面,能夠增強家長對幼兒園發(fā)展的認可。第三,親子游戲的開展能夠在幼兒和家長之間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橋梁,對維護親子關系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現在在親子游戲活動中能夠拉近幼兒和家長之間的距離。
(一)幼兒園親子游戲組織活動停留在形式上
幼兒園親子游戲活動組織者雖然認識到親子游戲的重要意義,也根據幼兒園實際情況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親子游戲活動,但是在實際開展中,教師和家長沒有深刻認識到親子游戲活動的本質意義,過度重視親子游戲活動形式,使親子游戲活動的開展流于形式,沒有深入內核。
(二)參與幼兒園親子游戲活動的大多是母親
從幼兒園親子游戲活動的開展實際情況來看,能夠積極參與到這個活動中的大多是幼兒的母親,對于親子游戲活動中的一些父輩角色常常出現空缺的現象,由此使得幼兒園親子游戲活動開展成效不理想。
(三)在活動中,親子之間的互動不足
根據親子互動形式,幼兒園親子游戲活動的開展大多分為合作、交流、代替和命令。合作主要是指家長和幼兒共同完成親子游戲活動,但是從實際活動中發(fā)現家長不懂得怎樣和幼兒進行合作,在親子游戲中存在放任幼兒游戲的現象。交流主要是指家長和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交流。從親子游戲開展實際情況來看,家長普遍缺乏和幼兒的有效溝通過,在游戲活動中,幼兒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代替是指在親子游戲中,家長替代幼兒操作游戲。從實際活動情況來看,大多家長出于對幼兒的保護和缺乏了解,在親子游戲中存在大量替代幼兒游戲活動的現象,不利于讓幼兒在親子游戲中有所收獲。命令是指在親子游戲中,家長命令幼兒進行操作。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家長沒有根據游戲內容適當的調整活動指導操作,使親子游戲活動僵硬化發(fā)展。
(一)轉變家長理念,激發(fā)家長對幼兒親子游戲活動的重視
想要提升家長在親子游戲活動重點積極性,首先,家長需要充分了解自己在親子游戲活動中的重要性。其次,幼兒園要通過前期的調查問卷、訪談等方式了解家長對親子游戲活動的認識和開發(fā),針對家長的了解設置不同的親子游戲活動內容,為家長參與親子游戲活動提供可行性支持。再次,在親子游戲活動開展之前,通過傳單、邀請函、海報、家園聯系冊和網站等方式向家長傳遞和親子游戲活動相關的知識,引導家長為親子游戲活動的開展做好充足準備。
(二)豐富和完善親子游戲活動的種類
第一,探索多種親子游戲活動類型,加強親子互動。根據幼兒對游戲活動的喜愛以及幼兒游戲活動的類型的眾多,親子游戲活動可以大體劃分為體育游戲、角色扮演游戲、表演游戲、體育游戲、音樂游戲、智力游戲等。針對現階段幼兒園親子游戲大多是體育游戲和智力游戲的現狀,幼兒園可以在充足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多種親子游戲活動類型,可以結合各個節(jié)假日組織開展符合節(jié)氣的親子游戲活動,拓寬家長選擇親子活動內容的思路,如親子運動會、親子勞動、親子閱讀、親子區(qū)域活動等。比如,在世界環(huán)保日中,圍繞“廢舊材料的開發(fā)與利用”開展親子制作活動,讓家長帶領幼兒將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進行分類,通過親子區(qū)域活動、親子互動課、家教沙龍等方式讓家長帶領幼兒發(fā)現廢舊材料的教育價值,在廢舊材料手工制作游戲活動中增強幼兒對大自然的喜愛。
第二,選擇適合并能夠吸引幼兒的親子游戲。在選擇親子游戲活動內容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成長需要,開展適合的親子游戲。比如,針對幼兒耐心缺乏的問題,可以組織開展“趕小豬”這一親子游戲。游戲之前準備自制高爾夫球桿4根、小皮球2只、拱門兩個。游戲的具體玩法是:家長和幼兒各拿一條棍子,互相交替趕小球向前走??梢允菍殞毎研∝i趕給家長,家長再把小豬趕給寶寶;也可以家長、寶寶并列一起趕小豬向前走,以最快穿過拱門的那組為勝。通過這種親子游戲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幼兒的注意力,為幼兒之后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引導家長擺正自己在親子游戲活動中的角色地位
第一,引導父親認識到自己在親子游戲活動中的作用。父親在親子游戲活動中更傾向于獨立,通過父親在游戲活動的參與能夠幫助孩子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生活、學習習慣,并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性別認同。
第二,幫助家長明確自己在親子游戲活動中的作用。在親子游戲活動中,家長往往擔負雙重身份,在游戲活動中為了增強幼兒注意力,家長需要予以幼兒精神上的支持,幫助幼兒養(yǎng)成游戲活動的耐心。家長在親子游戲活動中的參與不是一味地介入,而是需要根據不同的游戲情境來扮演恰當的角色,輔助幼兒更好的參與親子游戲活動。比如,在開展“畫五官”游戲活動的時候,在準備好畫有娃娃頭兩個的黑板、粉筆、眼罩工具基礎上,為了能夠讓幼兒在戴上眼罩之后找到正確五官位置進行畫畫,家長需要在旁邊通過語言為幼兒予以充足的指導,輔助幼兒更好地完成這項游戲任務。
綜上所述,親子游戲活動以其自身生動、活潑、形象的教育形式促進了幼兒健康、全面發(fā)展,也為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支持,是幼兒園教育的一種重要延伸和體現。為此,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要求,幼兒園要加強對親子游戲活動的關注,通過激發(fā)家長對幼兒親子游戲活動的重視、豐富和完善親子游戲活動的種類、引導家長擺正自己在親子游戲活動中的角色地位等方式思考怎樣更好的開展幼兒親子游戲,從而為幼兒健康成長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