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鎖利
★作者通聯:廣東肇慶市高要區(qū)第二中學。
文言文本身就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蘊含的歷史知識、道德觀念、哲學思辨等內容,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傳統的教學模式只停留在表面的文字記憶,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真正領悟的東西少之又少。教師要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策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文化為主流,其他各家文化在此基礎上相互融合,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形成了貫穿封建社會并延續(xù)至今的文化體系。它是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逐漸塑造出來的,主要體現在如倫理本位,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例如君臣、父子等都是很好的體現;主張?zhí)烊撕弦?,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不能為了一己私欲就去破壞自然;強調整體觀念,任何事情都要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傳統文化是一種辯證的、直覺的、中和的思維方式,一個人必須要修身、治國、平天下,彰顯出自己的價值。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出現了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生態(tài)失衡、環(huán)境污染、資源匱乏等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這些正是現代文化弊端的體現,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必須發(fā)揮出傳統文化的作用,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改善這種局面。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的靈魂,所以說對現代社會發(fā)展有著重大作用。一方面可以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大力弘揚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讓人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另一方面有利于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只有尊重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文言文記載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其中包含的知識博大精深,要想讓學生全面地了解,必須傳授中華傳統文化,感受到它的魅力,這樣才會更加自覺地投入進去。文言文本身就比較難理解,所以教師要采用恰當的技巧,表達出內容的中心思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同時在特定環(huán)境的熏陶下,會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思想境界上升到更高的層次,成長為全面型的人才。所以文言文教學傳承傳統文化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材內容,采用有效的手段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不能一味的講解而忽視了傳統文化的滲透,要在恰當的地方點撥,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俄椨鹬馈窋⑹隽隧椨鹨簧淖詈箅A段,表現出他無可奈何的失敗和悲壯的死亡,主要圍繞核下之圍、東城快戰(zhàn)、烏江自刎三個場面展開。教師要向學生講授,讓他們領略到主人公飽含的情感,強大的感染力會喚起每個人的內心感受,向優(yōu)秀的榜樣看齊。
教師要讓學生主動去查找相關的資料,為課堂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也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積累,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因為教材中的內容畢竟有限,根本不可能完全包括,所以要積極的拓展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例如對作者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人生遭遇等進行了解,就會透過表面的文字理解深層次的內涵,將自身的情感寄托于眼前的事物中,例如枯木、飛雪、鳥鳴等自然現象,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總結,以便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古代留下的文學遺產非常豐富,不可能全部選入教材,例如四大名著、唐詩、宋詞、元曲、清小說等。所以學生不能只局限于課堂,課外要積極地拓展來豐富自己,可以學到更多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同時教師要正確的引導,保證在學生的能力接受范圍之內,而且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不能讓其流于形式。長此以往,傳統文化就會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其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中,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其具有的聲音、圖片、視頻等強大功能,可以將內容生動形象的呈現出來,極大的增加了趣味性,有效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例如《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等優(yōu)秀作品,可以組織進行觀看,通過視覺、聽覺感知,學習主人公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經典影片可以讓學生最直觀地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這是一種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因此要科學合理的運用。
綜上所述,文言文教學擔任著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灌輸,讓中華傳統文化浸潤他們的心靈,成長為新一代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