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飛
★作者通聯(lián):云南騰沖市益群中學。
“課前五分鐘”能力訓練是一種用時不多,但能有效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活動。它以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為主要目的,以廣闊的社會生活和學生的所思所想為主要素材,以學生登臺演講為主要形式,內(nèi)容靈活,可以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具體做法:每節(jié)語文課用上課前五分鐘左右的時間,由學生輪流到講臺前演說(提前準備,可脫稿也可讀稿),師生都要認真做筆記,并且聽完之后要發(fā)表各自的意見和建議,并復(fù)述出聽到記下的優(yōu)秀句段,或者有感觸的內(nèi)容。按十分制打分,組長記錄組員得分,期中和期末評出優(yōu)勝小組和優(yōu)秀演說者,并予以獎勵。
演講形式可多種多樣,內(nèi)容可豐富多彩,例如:
1.世界之大
根據(jù)本校學生情況(絕大部分是住校生,每個月才能回家一次),要求他們回家后根據(jù)電視報道、網(wǎng)絡(luò)焦點、手機新聞、報刊等媒介,大量收集近期的新聞事件、新聞人物、熱點話題……對其進行歸納、總結(jié),并加以評論,擇其一二與全班同學交流,讓中外熱聞,天文地理都進入學生的視野,從而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博覽群書,勤于觀察,善于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歸納、加工、表達的能力。
有一位同學看了《焦點訪談》后,提出了“應(yīng)對‘全球變暖’,我們該做些什么?”的問題。一時間,同學們就這個問題各抒己見,大家都積極發(fā)表了對該問題的看法和親身經(jīng)歷,并且提出了一些非常有現(xiàn)實意義的環(huán)境保護的建議和措施。
2.咬文嚼字
孟子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通過這個專題,鼓勵同學們發(fā)現(xiàn)課文中有誤之處,深層次地去研究課文,促使他們用心、用腦子去讀書,而不僅僅是用口“念”書。結(jié)果很多同學找出了課文中存在的不少病句,也有人指出了插圖的不準確之處,還有很多同學準備了相機,到生活中去找一些有關(guān)漢子的錯誤例子,比如商店的招牌、告示、一些商家的廣告詞……這種鉆研、琢磨、領(lǐng)悟的精神,無疑是學習語文的一個良好習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處處留心皆學問”的真理,真正成為提高語文能力的核動力。
3.佳作共賞
好的作品生命力最強,那些短小精悍的佳作,更是師生喜聞樂見的精品。于是,這個專題成了師生美文共欣賞的園地。如泰戈爾的詩篇、朱自清的散文、韓寒的小說等等,甚至許多歌曲的歌詞都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有許多同學把自己的創(chuàng)作讀出來請同學們指正。
在這里,同學們自選其最喜愛的作品來品評,分析文字的優(yōu)美、構(gòu)思的精巧,說出自己喜歡的道理,請大家?guī)妥约盒薷奈恼?,真誠的感情流露于樸素的語言之中。教師也應(yīng)以身示范,背誦自己欣賞的名家名篇,引導(dǎo)學生一起去領(lǐng)略語文帶給我們的風景。
不僅如此,有同學還會把自己喜歡的歌唱給同學們聽,并且告訴大家,自己為什么喜歡這首歌,還把歌詞大意、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講給大家聽,甚至有同學干脆當起了聲樂老師,把歌曲教給大家唱。
4.說說心里話
日記,是學生心靈的展示,品格的顯現(xiàn),喜怒哀樂的披露。學生的心里話將在這里找到第一批聽眾。這里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呼喚,這里有對生活的感受與體驗,這里有團結(jié)互愛的寫照,這里是學生生活,學生心理的濃縮。像《我夢見自己縮小了》《媽媽,我想對您說》《成長之痛》等日記均博得同學們經(jīng)久的掌聲,后經(jīng)修改,很多篇日記都刊登在了本校??捌渌锷?。在這里,講臺成了交心臺,學生的心聲拓寬了校園生活的話題。
有一位同學,為大家讀了她的日記,大家才知道了她家里的情況:她的爸爸去世了,媽媽出走,她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家庭情況非常貧困。同學們知道了之后,紛紛給她帶好吃的,周末還會相約去她家看望老奶奶,幫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學們的集體主義精神都發(fā)揮出來了,班級凝聚力更強了。
5.一周新聞大家評
真、善、美最先在這里傳頌,假、惡、丑最快在這里披露,師生班級榮辱最早在這里發(fā)布。同學們把這一周校內(nèi)、班內(nèi)的好人好事和壞人壞事都收集起來,形成班級的“焦點訪談”。把有爭議的事或人拿出來討論,從小事講到大事,從校園談到世界,無不凝聚著每位學生的一片赤誠之心,警醒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有一位同學看到最近報道的多起 “高空拋物”傷人,甚至殺人的新聞,非常有感觸,他提議大家都不要隨手扔垃圾,不管在不在高樓居住,都要養(yǎng)成不隨便丟垃圾的好習慣。還發(fā)動同學,大家一起自己動手,制作了一些呼吁大家“不隨手拋物”、特別是“不隨手高空拋物”的宣傳單,利用放學的時間,到學校門口附近,向家長、行人發(fā)放這些傳單,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高空拋物的危害性。
6.開心時分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同學所選的話題都是沉重、壓抑的,也有一些同學更喜歡一些輕松的題材,以此為幫助大家緩解學習壓力、放松緊張的學習心態(tài)。
寓莊于諧,寓教于樂。學生講故事、說笑話、表演小品……形式不拘一格,在開心娛樂的同時更從工整凝練的語言中,體會到對聯(lián)的特點;從幽默大師那里體會到成語的妙用;從耐人尋味的歇后語、諺語、格言、名句名篇中領(lǐng)略了中國文字的精彩;從幽默含蓄的相聲小品中感受到了漢語言的魅力。學生的精彩表演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大家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了說話,表達能力,豐富了寫作素材。
有幾個同學合演的小品《意思!意思!》就被許多同學作為寫作的素材,用來批判當今社會的貪污腐敗、官場黑暗、潛規(guī)則現(xiàn)象等。這種題材不但披露了社會上的一些壞現(xiàn)象,也為同學們的寫作增加了素材。
由上可見,雖然這只是短短的課前五分鐘,師生卻得到了極大的熏陶和感染。無論從知識還是到心靈,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顯著效果,也體現(xiàn)了做任何事都貴在堅持。
語文課前五分鐘的遠期目標為全面提高語文綜合能力,但必須建立相應(yīng)的質(zhì)量跟蹤體系,才能規(guī)范此活動的實施過程,從而穩(wěn)妥地推進語文教學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定期檢查學生的活動準備情況和參與活動的記錄情況
學生的記錄本是檢驗學生課前活動準備工作和記錄其他同學活動的主要依據(jù)。許多學生有閱讀、聽講不做筆記的習慣,而這種自然記憶往往有效期不長,且不便于今后查找資料。因此,要定期督促學生做筆記,這樣才能為課前五分鐘活動積累大量的素材、發(fā)揮閱讀和聽講的作用。
2.實時、客觀地評價
學生在課前活動進行完后,教師要及時地進行評價。點評的理由可以來自事先確定的評分標準,也可以發(fā)表個人獨特的觀點。在點評的時候尤其注意不可只挑毛病,要做到客觀、公正,有理有據(jù),多給學生肯定和鼓勵。這樣,學生既知道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又知道了努力和改進的方向,提高參與活動的興趣。
盡管,語文“課前五分鐘”能力訓練,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弊端,比如當學生太投入的時候會多耽誤一些上課時間,但是總體來說,這一課前活動還是非常有益的。
首先,參加訓練的學生顯示出了極大的活動興趣和參與熱情,而且對語文也都增強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大大促進了學習的主動性。其次,提高了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了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第三,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辨別能力,全班同學大都能儀態(tài)大方、神態(tài)自然地站在講臺上,用清晰洪亮的聲音,完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感受,盡情發(fā)揮。第四,鍛煉了學生聽話的能力,對增進學生靈敏的聽覺、快速反應(yīng)均很有幫助。第五,開闊了眼界,擴大了知識面,豐富了知識儲備,積累了寫作素材。每位學生都為了自己的臺上表現(xiàn)積極準備,博覽群書。最后,溝通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增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了語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因此,我們要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不斷創(chuàng)新,采取“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學習態(tài)度,揚長避短,以發(fā)揮語文“課前五分鐘”能力訓練活動的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