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元日報社,四川 廣元 628017)
如今,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的競爭日益激烈,社會透明度不斷提高,新聞資源的共享也隨之提高,想占據(jù)市場一席之地,想做“獨家新聞”很不容易。與其它新聞媒體相比,報紙的優(yōu)勢在于其報道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且報紙可以保存下來作為資料。但由于報紙本身需要印刷和發(fā)行這一不可缺少的過程,其新聞見報的時間要比其它媒體稍晚一些。因此,在信息高度發(fā)達的今天,要想揚長避短,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吸引更多受眾關注報紙,新聞策劃就顯得尤為重要。
所謂新聞策劃,就是指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對某一個新聞主題進行全方位報道。如何進行報紙新聞策劃?結合近年來在四川《廣元日報》的工作實踐,筆者認為,做好新聞報道,提升報紙影響力和公信力,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好策劃。
新聞策劃要有創(chuàng)新和特點。新聞策劃是新聞工作者按照新聞規(guī)律,主動參與、分析、判斷、構思、組織設計、利用媒體自身影響而產生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因此,創(chuàng)新是新聞報道的生命力所在。創(chuàng)新依賴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所謂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是從已知的知識、經驗、感覺等出發(fā),通過求異思維、逆向思維、轉移經驗、原型啟發(fā)等創(chuàng)造性的心理活動,實現(xiàn)“無中生有”,即,創(chuàng)造出前人沒有提出的新方法、構想、模型,得到新的發(fā)現(xiàn),積累新的經驗,進而將實踐活動推向前進。任何一次成功的新聞報道策劃,無不閃耀著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智慧之光。如果報紙的策劃人員不具備這樣的思維能力,在從事新聞報道策劃時只會一味地按部就班,只會對直接或間接的經驗進行簡單組合,沒有“靈感的火花”,就做不出好的策劃來,傳播效果也就難有顯著之處。
2018年8月,四川省第十三屆運動會在廣元市舉辦。這是廣元第一次承辦大型賽事。從2月下旬開始,《廣元日報》推出“當好東道主·迎接省運會”“省十三屆運動會特別報道”欄目,策劃刊出200多篇體育文化主題報道,就是按照上述特點進行了創(chuàng)新。報道組歷時半年時間,以文圖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現(xiàn)場記錄體育場館改建、運動員訓練、志愿者招募、賓館接待水平等情況,以及廣元的歷史、文化、風景名勝等。讓讀者從報紙上感受到廣元厚重的歷史、體育文化底蘊,也讓賽事圓滿地畫上句號。
新聞策劃要立意深遠。在策劃一個重大題材、一個重要事件中,往往可供報道的題材和內容很多。要想讓大家關注,就需要對素材有宏觀和整體上的把握和認識。要對材料進行過濾篩選,去粗取精,找出關鍵,進行分析研究。因此,在新聞事件中,就要在選擇題材和內容方面立意深遠,高起點,力求達到思想廣度和深度的統(tǒng)一。廣元市是四川省旅游資源最富集的地區(qū)之一,2005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把旅游業(yè)作為富民興市的重大支柱產業(yè)來培育,努力創(chuàng)建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的決定,明確提出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用3年時間實現(xiàn)?!稄V元日報》圍繞市委這一重點,抓住這個內增信心,外樹形象的好時機,提早謀劃,精心組織,打響“創(chuàng)優(yōu)”宣傳戰(zhàn)役。圍繞旅游的食、住、行、游、購、娛等主題,先后寫下長篇系列報道《美食文化饗四方》《溫馨家園賓至如歸》《驢馬不用 行者無疆》《文化生態(tài)魅力無限》《鄉(xiāng)村旅游業(yè)的“發(fā)酵效應”》等。這些報道采訪深入,視野廣闊,多角度地反映了廣元“創(chuàng)優(yōu)”工作的亮點,全方位地展現(xiàn)了廣元旅游業(yè)的喜人前景。此次策劃報道獲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很多在外工作的廣元人打電話表示肯定,為廣元成功“創(chuàng)優(yōu)”營造了輿論氛圍。
新聞策劃要有人文關懷。好的新聞策劃應當具備憂患意識和人文關懷的內在品質,人文情懷當是品牌價值的核心部分。例如2017年推出的《前夫患病前妻不離不棄照顧20年》《老軍人捐贈遺體:活著的人一定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旱鴨子”何兵:舍命三次河中救人》等,這些稿件特別注重人文關懷,通過反映普通老百姓“不普通”的命運,歌頌真善美,這種關懷能“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深受讀者喜愛。由此可見,新聞策劃從人文關懷角度出發(fā),在滿足受眾知情權方面有獨特的優(yōu)勢。
關注民生,關注社會普通人的生存境遇和發(fā)展要求,關注一個個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態(tài),也是新聞策劃的重點。廣元市是勞動力輸出大市,留守兒童、留守老人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策劃推出的系列報道《關愛留守兒童我們在行動》《青川讓農村留守孩子不再孤單》《旺蒼9萬多農村留守人群有了溫暖的家》等,以“平民的視角”拉近媒體與讀者的距離,引發(fā)閱讀興趣,在媒體爭奪戰(zhàn)中最終讓報紙充分擁有受眾群體。
新聞策劃要有及時性。及時性要求新聞策劃具有時效性,針對發(fā)生的新聞事件,切合時宜的報道,講究時間上的契合。例如,高考錄取通知書下達后,推出“關注貧困大學生”系列,解決經濟困難學生的上學難題;臨近春節(jié),跟蹤報道農民工討薪情況,關注他們的回家之路。這種新聞策劃,既打造了報紙的公益品牌,也提高了報紙的公信力和美譽度,一舉多得。
同時,報紙每周策劃會的主要任務就是指揮記者往哪里打,做到采訪報道及時。比如某周既有“3·5學雷鋒日”、“3·12 植樹節(jié)”“3·15 消費者維權日”等主要節(jié)日,又有惠及民生的政策出臺,策劃會上,負責人就應該把這些拎出來,列為本周主攻方向,讓記者采訪中有的放矢,及時報道。這樣就會大大增加新聞的可看性。不然,等節(jié)日當天再策劃做相關報道,已經時過境遷,無法有效實施。
新聞策劃要有精品觀念。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傳媒正在走向品牌化時代,在這個紛紛攘攘、魚龍混雜的媒體飽和時代,在強弱分化的激烈角逐中,報紙的競爭已經從內容的競爭走向了品牌與整合營銷傳播的競爭。所以,新聞策劃的核心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正向品牌化發(fā)展,要樹立精品觀念,不斷推出“精品新聞”“精品欄目”,亮出自己的特色,這樣才能吸引住更多的受眾,使報紙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民生·民聲”是《廣元日報》的名牌欄目,十多年來,始終深受市民喜歡。其原因就在于它貼近群眾,與讀者進行溝通、互動,在受眾心中樹立了品牌。因此,新聞策劃要善于加強新聞互動,讓讀者參與進來,直接體驗新聞發(fā)生的過程,從而在溝通中擴大品牌的推廣價值。
品牌欄目的策劃不是一勞永逸的,還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為其注入新內容。只有這樣,品牌欄目才能一直熠熠生輝、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