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土地利用管理處
今年6月,自然資源部下發(fā)《關于健全建設用地“增存掛鉤”機制的通知》(自然資規(guī)〔2018〕1號),提出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分解下達新增建設用地計劃,要把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數(shù)量作為重要測算指標,逐年減少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多和處置不力地區(qū)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安排。要明確各地區(qū)處置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具體任務和獎懲要求,對兩項任務均完成的省份,國家安排下一年度計劃時,將在因素法測算結果基礎上,再獎勵10%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任一項任務未完成的,核減20%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
原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對此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向省委省政府做了專題匯報,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意見。9月14日,省政府在湖州召開了全省國土資源節(jié)約集約示范省建設暨加快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現(xiàn)場會。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馮飛出席會議并做重要講話,浙江省政協(xié)副主席、原國土資源廳廳長陳鐵雄專門作了具體工作部署。截至12月20日,已完成自然資源部下達浙江省的年度目標任務,全省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清查處置取得成效顯著。
根據自然資源部土地市場監(jiān)測與監(jiān)管系統(tǒng)統(tǒng)計,截至12月20日,全省2018年5月份以來新供應的使用2009-2015年批準農轉用征收項目的土地面積12.7萬畝,已處置閑置土地174宗,面積9463畝。已完成了部下達浙江省的年度目標任務。
地方黨政領導的用地管地理念發(fā)生了較大變化,更多的地方將眼光由新增建設用地轉向存量土地挖潛,更多的企業(yè)受土地低效閑置處置政策和持有成本的倒逼,提高了主動推進土地開發(fā)利用的自覺性和緊迫性。
在全面清理排查、實施分類處置的同時,省廳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探索土地管理長效機制,包括優(yōu)化新增計劃管理、嚴格出讓管理,強化合同履約管理、規(guī)范閑置土地處置等等。
省廳建立了由廳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負責大清查大處置行動組織工作。黃志平廳長多次聽取專題匯報,了解進展情況,提出“除積極爭取部支持、認可之外,要把功夫下在實質性的大處置方面,確保全省今年的目標任務完成,并能夠拿到國家的獎勵。為新組建的省廳開創(chuàng)‘開門紅’”。各地也及時部署,完善機制,強化責任,狠抓落實。如寧波市組建由市國土資源局、市規(guī)劃局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溫州市召開了各縣(市、區(qū))政府分管領導和相關部門工作推進會,貫徹落實全省現(xiàn)場會精神,要求各級政府的主要領導必須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臺州市成立了由分管市長任組長,發(fā)改、經信、規(guī)劃、國土、建設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任成員的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lián)席會議,協(xié)調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省廳制定下發(fā)了《關于開展全省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大清查大處置行動的通知》(浙土資發(fā)〔2018〕17號),指導各地按照“全面清理、系統(tǒng)梳理、分類處理、加強管理”的要求,全面查清全省每一批次批而未供土地和每宗閑置土地的情況,擬定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處置意見,采取完善用地手續(xù)、加快土地供應、申請批文失效、調整和撤回等加快推動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逐宗分析閑置土地成因,逐宗制定處置方案,通過督促開工、異地置換、依法收回、有效盤活等措施加快閑置土地處置工作。各地紛紛“亮劍”, 按照“一地一策”原則,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積極開展處置工作。如寧波市國土資源局、市規(guī)劃局等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城鄉(xiāng)規(guī)劃主管部門對因城鄉(xiāng)規(guī)劃調整造成土地批而未供的,逐個排查,在符合上位規(guī)劃前提下,及時出具規(guī)劃條件。城鄉(xiāng)建設主管部門對因基礎設施配套沒有到位造成地塊閑置的,限期解決。財政部門對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及工藝事業(yè)項目用地,安排資金,確保供地手續(xù)及時辦理。金華市為加快消化利用工作,結合年度供應計劃,加快招商引資、項目立項、規(guī)劃許可等工作,推進住宅用地和公共基礎設施用地供應。
10月10-19日,開展了省、市兩個層面專項督查調研。其中,省級層面由廳領導帶隊,分三個組赴杭州市等6個設區(qū)市進行實地督導。12月6日,針對當前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完成任務較重的現(xiàn)狀,召開了全省推進用地報批及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大清查大處置專項行動視頻會議,通報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建立了一周一通報制度,對工作進展緩慢、工作不力的市、縣(市、區(qū))進行了通報批評,督促各地倒排時間,用好用足已有政策,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各地對工作進展情況加強督查和通報,杭州市局分管局領導每天帶隊逐個區(qū)、縣(市)上門走訪、專項督查,對各地完成情況進行每日通報和總結,督促加快工作進度。湖州市建立了閑置土地處置周督查制度,由市紀委和市委組織部每雙周開展閑置土地處置專項督查并進行通報,要求各地加快進度,限期完成工作任務。
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大清查大處置工作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推進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和閑置土地處置工作不能松懈。要舉一反三,常抓不懈,以本次行動為契機推進長效機制的建設。下一步,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日常管理。按照“批、供、用”全流程管理要求,建立“兩備案一要件”制度。健全農轉用征收項目備案制度,對未成功備案的,不得下發(fā)批準文件、不得供地。健全土地供應備案制度,關聯(lián)真實的土地來源,取得電子監(jiān)管號。已取得電子監(jiān)管號的供地批文方可作為正式文本簽訂,并作為土地登記的要件。同時,做好上圖入庫更新工作,真正做到底清、庫明、圖真。
二是嚴格開發(fā)利用監(jiān)管。完善土地開發(fā)利用全覆蓋的監(jiān)管機制,全面落實動態(tài)巡查制度,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閑置土地苗頭、第一時間督促企業(yè)開工建設、第一時間對涉嫌閑置的土地進行調查認定、有效處置,確保土地資源及時、高效利用。
三是嚴格考核獎懲。建立“雙掛鉤雙暫?!敝贫?,任務完成情況與新增計劃指標安排掛鉤、與省級國土資源節(jié)約集約模范縣(市、區(qū))評選掛鉤;對處置工作不力、成效不明顯的,暫停新增建設用地審批,暫停新增建設用地供應。按照“增存掛鉤”要求,省廳將調整完善浙江省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分配管理辦法,根據各地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實施獎懲。
鏈 接
2018年6月25日,自然資源部下發(fā)《關于健全建設用地“增存掛鉤”機制的通知》(自然資規(guī)〔2018〕1號),針對批而未用土地和閑置土地問題,提出了五點政策措施。一是推進土地利用計劃“增存掛鉤”,即在分解下達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時,要把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數(shù)量作為重要測算指標。二是規(guī)范認定無效用地批準文件,即要求各地對已經合法批準的用地進行清查,清理無效用地批準文件。三是有效處置閑置土地。四是做好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調查確認。五是加強“增存掛鉤”機制運行的監(jiān)測監(jiān)管。
2018年7月23日,原浙江省國土資源廳轉發(fā)《自然資源部關于健全建設用地“增存掛鉤”機制的通知》,同時提出工作要求:一是各地要高度重視批而未供、閑置土地消化利用工作,按照省廳統(tǒng)一部署,制訂盤活和處置方案,及時做好清理消化工作;二是各地要切實轉變觀念,樹立“增存掛鉤”的用地理念,提高土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水平;三是省廳將建立健全省級“增存掛鉤”獎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