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們迎來了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以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為標志,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征程。自此,中國社會發(fā)生了歷史性巨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同時,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在這場偉大變革中,每一位中國人都是參與者、親歷者、見證者,個人和家庭的命運都與國家的變革歷程緊緊相系、息息相關。在這場偉大變革過程中,作為重大國策的實施,中國在百萬大裁軍中逾百萬軍人退役,脫下軍裝轉民;適應國家戰(zhàn)略重點轉移軍品訂貨銳減,中國軍工企業(yè)大規(guī)模轉產民品以及企業(yè)改制中逾千萬軍工人下崗,在這一過程中他們表現出的犧牲和奉獻精神可歌可泣。為紀念和回顧中國改革開放40年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和取得的偉大業(yè)績,總結和汲取這一過程的經驗教訓,謳歌改革開放偉大成就,呈現改革開放中廣大軍工和復退軍人群像,書寫改革開放時代新篇,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中國軍轉民》雜志決定舉辦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征文活動。征文內容及來稿要求如下:
一、文學類。征文要求以散文、通訊、隨筆、回憶錄、報告文學等為體裁,回憶在改革開放偉大進程中的親身經歷或發(fā)生在身邊的故事,或暢言 “心中的故事”,傾訴 “我的一段情”,或濃筆記錄一段歷史片段。試圖通過書寫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事件及其成長、發(fā)展,一個側面,和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變化,展現 “軍轉民”過程中個人和國防發(fā)展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感人故事,知微顯著的反映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復退軍人和 軍工人 “轉民”群體取得的顯著成績和精神風貌的巨大變化,展現他們意氣風發(fā)走進新時代,砥礪奮進的新情懷。征文作品須是未公開發(fā)表和出版的原創(chuàng)作品。散文、特寫、通訊、隨筆字數在3000字以內,雜文在2000字以內,報告文學在8000字以內。
二、攝影類。用相機、手機等影像工具記錄下改革開放過程中 “軍轉民”進程的一個個精彩瞬間。征稿作品為數碼照片,黑白、彩色不限,可以為單幅或組照(一組照不超過5張)上傳照片格式要求為JPEG,每張圖片的文件長邊不小于3000像素,照片電子版要求大于1M。如有必要,需提供RAW格式。作品除了名稱以外,還要注明拍攝的具體地點和拍攝時間。
三、理論類。用理論研究來準確定義軍轉民的概念,解析軍轉民的偉大戰(zhàn)略意義,理清中國軍轉民與軍民結合、軍民融合的邏輯關系、理論脈絡,軍轉民為軍民融合及其深度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作用。探索新形勢下怎樣更好地以推進軍轉民促進軍民融合。文章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要充分體現科學性、可讀性和創(chuàng)新性;論點明確、論據可靠、邏輯嚴謹、文字通順;文章應有獨到見解,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或實踐借鑒價值。文章以2500-5000字符為宜;文章須包含題目、作者姓名、單位、郵編、摘要、關鍵詞等,如為基金資助項目應加以注明,并提供項目編號。
來稿時,請在信封及稿件上注明征文字樣,在稿件末尾處附上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系電話、通訊地址等信息。截稿時間:2018 年 12 月 10 日。稿件投遞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花園路 7 號新時代大廈 7 層 712 室,燕利娜收;郵編:100088;聯系電話:010-82803579;郵箱:chinajzm@126.com。
征文活動結束后,雜志社邀請有關專家組成評委會對應征作品進行評選。根據稿件數量和評選結果,設置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5名,優(yōu)秀獎若干名。入選作品按國家稿酬標準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