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學(xué)軍
作家風格談
汪曾祺,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他的散文平淡質(zhì)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他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寫凡人小事,他對“凡人小事”的審視,能做到以小見大。他以個人化的瑣屑題材,使“日常生活審美化”;以平實、委婉而又有彈性的語言,以平淡、含蓄的敘述,讓曾經(jīng)消逝的古典主義的名士風散文的魅力再現(xiàn),讓日常生活的恬淡與雍容回歸散文,讓散文走出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窘境。
作文觀
無論是話題作文、材料作文還是命題作文,所涉及的范圍往往都很寬,要想寫好內(nèi)容寬泛的作文,就要遵照“大題小作”“化大為小”的原則。為了避免面面俱到、大題小作就得把內(nèi)容寬泛的話題具體為自己要寫的小事件、小文章,為大題目、寬題目找一個小巧的突破口,為抽象的題目找一個具體的著陸點。
名篇名段
故鄉(xiāng)的食物
小時讀《板橋家書》:“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覺得很親切。鄭板橋是興化人,我的家鄉(xiāng)是高郵,風氣相似。這樣的感情,是外地人們不易領(lǐng)會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四川有“炒米糖開水”,車站碼頭都有得賣,那是泡著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專業(yè)的作坊做的,不像我們那里。我們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別處一樣,切成長方形的一塊一塊。也有搓成圓球的,叫作“歡喜團”。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說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結(jié)的,是“散裝”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來,是自己家里炒的。
說是自己家里炒,其實是請了人來炒的。炒炒米也要點手藝,并不是人人都會的。入了冬,大概是過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篩子,手執(zhí)長柄的鐵鏟,大街小巷地走,這就是炒炒米的。有時帶一個助手,多半是個半大孩子,是幫他燒火的。請到家里來,管一頓飯,給幾個錢,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們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齊,沒有零零碎碎炒的。過了這個季節(jié),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著。一炒炒米,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
裝炒米的壇子是固定的,這個壇子就叫“炒米壇子”,不作別的用途。舀炒米的東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個香煙罐頭。我的祖母用的是一個“柚子殼”。柚子——我們那里柚子不多見,從頂上開一個洞,把里面的瓤掏出來,再塞上米糠,風干,就成了一個硬殼的缽狀的東西。她用這個柚子殼用了一輩子。
我父親有一個很怪的朋友,叫張仲陶。他很有學(xué)問,曾教我讀過《項羽本紀》。他薄有田產(chǎn),不治生業(yè),整天在家研究易經(jīng),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個人用蓍草算卦。據(jù)說他有幾卦算得極靈。有一家,丟了一只金戒指,懷疑是女傭人偷了。這女傭人蒙了冤枉,來求張先生算一卦。張先生算了,說戒指沒有丟,在你們家炒米壇蓋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時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這樣準,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壇蓋子上呢?不過他的這一卦說明了一件事,即我們那里炒米壇子是幾乎家家都有的。
炒米這東西實在說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預(yù)備,不過取其方便。用開水一泡,馬上就可以吃。在沒有什么東西好吃的時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來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點心。鄭板橋說“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說其省事,比下一碗掛面還要簡單。炒米是吃不飽人的。一大碗,其實沒有多少東西。我們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橋所說“佐以醬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現(xiàn)在歲數(shù)大了,如有人請我吃泡炒米,我倒寧愿來一小碟醬生姜——最好滴幾滴香油,那倒是還有點意思的。另外還有一種吃法,用豬油煎兩個嫩荷包蛋——我們那里叫作“蛋癟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這種食品是只有“慣寶寶”才能吃得到的。誰家要是老給孩子吃這種東西,街坊就會有議論的。
…………
我們那里的人家預(yù)備炒米,除了方便,原來還有一層意思,是應(yīng)急。有一年,我還在上小學(xué),黨軍(國民革命軍)和聯(lián)軍(孫傳芳的軍隊)在我們縣境內(nèi)開了仗,很多人都躲進了紅十字會。紅十字會設(shè)在煉陽觀,這是一個道士觀。我們一家?guī)Я艘稽c行李進了煉陽觀。祖母指揮著,特別關(guān)照,把一壇炒米帶了去。我對這種打破常規(guī)的生活極感興趣。晚上,爬到呂祖樓上去,看雙方軍隊槍炮的火光在東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陣一陣地亮著,覺得有點緊張,也覺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飯,這一晚上,我們是沖炒米度過的。沒有床鋪,我把幾個道士誦經(jīng)用的蒲團拼起來,在上面睡了一夜。這實在是我小時候度過的一個浪漫主義的夜晚。
(選自《汪曾祺散文》,有刪改)
技法借鑒
方法一:寬題窄作
寫作時可添加限制成分,從時間、空間、對象、范圍等方面縮小其外延。比如《故鄉(xiāng)的食物》,所選的食物只能是作者故鄉(xiāng)高郵的。由于選材來自平常生活,作者的筆調(diào)又平淡質(zhì)樸,讀來就像在和一位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談家常,平實的話語饒有風趣,令人回味無窮。
方法二:抓住一點,不及其余
“化大為小”,有時也體現(xiàn)在構(gòu)思時舍面取點,以點代面。從生活中擷取能反映生活本質(zhì)的“點”,能起到以少勝多的作用?!豆枢l(xiāng)的食物》并不是一味地描寫生活瑣事,他對事物往往有其獨到的見解感悟和奇妙的審美發(fā)現(xiàn),善于以小見大,透過事物的現(xiàn)象捕捉到本質(zhì)。高郵的食物種類繁多,作者卻沒有泛泛而談,汪曾祺只寫吃炒米。平淡敘述、尋常談吃,卻淡定內(nèi)斂、自有風味,看起來是在閑聊,不經(jīng)意間卻流露出淡雅的文化氣息。
方法三:找準切入點,小處著筆
從小處著手,以小題材反映大主題,從小題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閃光的思想。汪曾祺從細小的點切入,寫凡人小事,記鄉(xiāng)情民俗,談花鳥蟲魚,考辭章典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平凡之美,并于平凡事物中發(fā)現(xiàn)不平凡的趣味?!豆枢l(xiāng)的食物》寫了吃炒米的風俗,炒米的做法,裝炒米的用具,炒米的吃法,炒米的用途。文中多用短句,簡單、平易,如敘家常;多用民間鮮活的口語,少用修辭,多是聊天談話的語氣;平淡質(zhì)樸,不事雕琢。以淡定從容的心態(tài)回顧離亂的經(jīng)歷,表現(xiàn)了作者的達觀與超脫。endprint
學(xué)子仿作
賣 萌
劉 韜
“萌”,即可愛?!百u萌”即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可愛,它可以是有意或者無意中流露的一個表情,或是一個“萌”動作,“萌”語言,“萌”外貌,甚至可以是一種“萌”的處事風格和一種清新可愛的生活態(tài)度。
“賣萌”可以顯現(xiàn)出真實自然,可以體現(xiàn)出最真實的自己。辛棄疾《清平樂·村居》中“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其中“無賴”一詞,小兒調(diào)皮、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可愛之樣躍然紙上。再如李商隱《嬌兒詩》中的“嬌兒”,“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有時嘲笑客人長著像張飛那樣的下巴,有時嘲笑客人像鄧艾一樣口吃。)短短兩句就把嬌兒的聰慧靈巧和天真活潑,及帶有滑稽和惡作劇的成分寓于詩中。而《紅樓夢》中描寫“憨湘云醉眠芍藥圃”,塑造了湘云純真、美麗、憨態(tài)可掬的少女形象,一個單純可愛的形象就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賣萌”不是小孩子的專利。“詩仙”李白“主人何為言錢少”“呼兒將出換美酒”反客為主、放曠憨厚的萌態(tài),讓人忍俊不禁;與友攜酒、飲酒游樂、吟詩作賦的蘇軾“老夫聊發(fā)少年狂”的萌態(tài),率真任性,實為可愛。
不少動物也有“萌”態(tài)。隨著各大博物館陸續(xù)展出的古物,人們發(fā)現(xiàn),賣萌現(xiàn)象古已有之。商代石雕熊因其乖萌身材迷倒萬人,被賜名“嘭嘭”;西周鳥紋兔形觥因擁有超萌四肢,被賜名“小短腿”;戰(zhàn)國錯金銀馬首型青銅車因其萌態(tài)鼻孔萌倒眾人,被賜名“鼻孔哥”。
“萌”在今天也是隨處可見。2014年“新聞聯(lián)播”以專業(yè)的萌態(tài)更是贏得大眾一致好評,其浪漫的表白“2013年就是愛你一生,2014年就是愛你一世,那就讓新聞聯(lián)播和你一起傳承一生一世的愛和正能量吧!”更接地氣,其萌態(tài)既注重民意,又貼近民生,更具親和力。
“賣萌”本是隨心而發(fā)的,自然,真實,不雕琢,不修飾,不造作,可也有人為了博眼球,為了炫富,刻意去裝萌。將“萌”作為一種“營銷品”,只會讓自己失去本真,其表現(xiàn)出的可愛亦不是真的可愛了吧?
萌可以展示自我,突出個性。需要注意的是“萌”絕不是人際交往中的擋箭牌,只能作為出其不意,偶一為之的妙招。否則,其萌態(tài)亦不是真正的“萌”了。
點評
這篇習(xí)作,從題目看,作者關(guān)注的是一個小小的表情包,所選話題凸顯了“小”。從所選素材看,從古到今,從人到物,即便是寫大人物,也不是寫他的主流特質(zhì),還是突出一個“小”。所用材料信手拈來,旁征博引,讀來意趣盎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