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衛(wèi)
南社是民國一個群英薈萃的文學團體,集中了當時各界的精英人士,既有革命元老李根源、藝術全才李叔同、一代名僧蘇曼殊、民主革命志士陳其美,還有許多文藝界的名士怪杰,因而有“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南社之天下”一說。近代文學家、小說理論家黃摩西,就是南社中的一代學林奇人。
黃摩西(1866—1913),原名振元,字慕韓,家住常熟滸浦鎮(zhèn),本地人都叫他“慕先”,就是“慕韓先生”的簡稱,由于讀音相近,他索性自號“摩西”。又因小名叫黃辰,于是經(jīng)常自署“黃人”。黃摩西平生敬仰黃石齋、黃陶庵、黃梨洲、黃九煙四位黃氏同姓人,就將這四位的名號中各取一字連綴起來,為自己的書齋命名為“石陶梨煙室”。從黃摩西的自號、書齋名來看,已經(jīng)顯出幾分匠心獨具的奇特。
才華橫溢、憤世嫉俗又特立獨行的黃摩西,如魏晉名士般狂放不羈,以書癖、才奇、文怪、言狂、詩虎、詞霸而被列為清末蘇州五大奇人之首,是我國現(xiàn)代第一部百科全書的編纂者,也是《中國文學史》的第一位編纂者。國學大師錢仲聯(lián)在《南社吟壇點將錄》中,把黃摩西列為黑旋風李逵,有“學人騷人奇人劍客,黑旋風起橫掃諸天”之語。
黃摩西自幼愛好讀書,除熟讀古典詩文外,對天文、地理、老莊、佛典、醫(yī)學等無所不讀。他以天縱之才,八歲能作詩,十六歲就考中了秀才,但以后幾次應試卻都因為文句怪癖而名落孫山,從此他斷絕了仕念。1900年蘇州東吳大學創(chuàng)辦后,黃摩西被聘為國學總教習。在課堂上,由于黃摩西時常不沐浴,身上散發(fā)出一股難聞的氣味,所以學生們都不敢坐在前三排。然而他講的課卻是妙趣橫生,極具吸引力,于是學生們紛紛帶了香水來聽課,這是東吳大學內只有黃摩西上課時才有的奇景。
章太炎和黃摩西是東吳大學的同事,兩人的友情很深。黃摩西的博古通今,使章太炎為之傾倒,認為黃摩西的才華是世間罕有其匹的。當時,章太炎因為鼓吹反清而受到清廷的追捕,黃摩西就把章太炎藏在自己寓所后花園的小樓里,并引薦到東吳大學教書。章太炎因行事怪異被人稱為“章瘋子”,癡人碰到怪人,所以兩人經(jīng)常鬧出趣事。一天,黃摩西和章太炎到茶館品茗,結賬時才發(fā)現(xiàn)都沒帶錢,于是章太炎留下來作為人質,黃摩西回校取錢。哪知黃摩西到學校后,正巧收到友人寄來的詩集,一卷在手就入了迷,把取錢的事忘了個一干二凈。章太炎是個一出門就不認得回家路的人,左等右等不見黃摩西回來,一時竟然進退維谷,最后只得由茶館小伙計跟他回去拿錢?;氐綄W校一看,發(fā)現(xiàn)黃摩西居然還沉浸在詩卷中吟詠不已。
自少年時代起,黃摩西就行止怪異,他沉迷于道家修煉,喜歡煉丹、舞劍,常常獨自到山中游玩至深夜,靜坐在巖樹下幾天不食不睡。遇到友人來訪,促膝相談至深夜,友人早已困倦得要睡倒了,黃摩西卻依然精神飽滿地滔滔不絕。黃摩西在生活上馬虎草率,由于高度近視,有天他外出時心不在焉,竟然把家養(yǎng)的貓當作帽子,抓起來就往頭上戴,家人見了頓時大笑不止。
黃摩西的戀人程稚儂住在蘇州紫蘭巷,因遇人不淑,以《紅樓夢》中的晴雯自況。程稚儂欽慕黃摩西的才華,經(jīng)常將所做詩詞請他指導。后來她夫家要把她強賣到妓院,她驚駭逃匿,不久便郁郁而終。黃摩西哀傷不已,作長達三百三十四字的超長聯(lián)《挽程雅儂》,超過了昆明大觀樓一百八十字長聯(lián),為史上挽聯(lián)中最長者。
沈三白的《浮生六記》被王均卿在冷攤上發(fā)現(xiàn)后,他先給了黃摩西閱讀,黃摩西慧眼識珠,逐期發(fā)表在東吳大學雜志《雁來紅》上,從此使這塊文學碧玉得以流傳于世。因此,黃摩西才是《浮生六記》重放異彩的恩主。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成功后,黃摩西上書《救國策》為孫中山出謀劃策。南京光復后,黃摩西興奮得立即準備前往參加革命,可是到了車站卻突發(fā)足疾跌倒在地,不得不悲痛而回。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黃摩西應邀參加典禮,但到了南京卻發(fā)現(xiàn)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并不如他理想的那樣美好,于是失望地踏上歸途。后來他又聽說政府北移,袁世凱篡權獨裁,心中郁悶而發(fā)狂病,數(shù)月后憤懣而終于常熟老家。
黃摩西精通英文、日文和世界語,編譯出版有《大獄記》、《銀山女王》等外國名著。作為南社的杰出詩人,上承龔自珍一派,其風格浪漫奔放,所做詩詞奇肆橫逸、藻采驚人。他的一首針砭時弊的長篇古風《戊戌元旦日蝕》,被譽為堪比屈原《離騷》的近代驚世奇作。時人評說黃摩西是在“抱不世之奇才與不世之奇情,發(fā)不世之言詞”。
1907出版的《中國文學史》,是黃摩西一部恢宏的巨著,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開山之作,對中國文學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發(fā)展和重大理論問題等作了全面深入、慧眼獨具的論述,更提高了白話小說在文學史上的地位。1911年5月,黃摩西以淵博的學識、百科的趣味、世界的眼光,編纂了中國現(xiàn)代第一部百科全書《普通百科新大詞典》,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到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杰出的貢獻是應當載入史冊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