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予
【摘 要】口語交際是人類特有的社會活動,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和與世界各國之間日趨頻繁的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和較強的英語能力水平的復合型人才已經(jīng)成為英語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針對大多數(shù)高中生英語口語表達困難的教育現(xiàn)狀。本文分析了高中生英語口語表達困難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口語教學實施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教學策略
口語交際是人類特有的社會活動,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和與世界各國之間日趨頻繁的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較高的信息素養(yǎng)和較強的英語能力水平的復合型人才已經(jīng)成為英語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各級各類考試不重視口語能力的測試,口試分數(shù)還未計入高考總分,所以“重知識輕能力,重書面輕口頭”的思想依然存在,口語教學并沒有得以重視。因為缺少良好的口語教學環(huán)境和教師重視程度的不足,導致高中生英語口語表達困難,大多數(shù)學生在進行口語練習時,常常會產(chǎn)生嚴重的焦慮感,影響其口語的表達。針對這一現(xiàn)狀,本文分析了高中生英語口語表達困難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口語教學實施策略。
1 中學生口語表達困難的原因
1.1 學生心理障礙
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設認為,學習者的情感狀態(tài)或態(tài)度(如:動機,自信心,焦慮)直接影響語言學習,而學生在學習情緒最優(yōu)化時,最容易習得語言。[1]因此,在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或實施任務驅動教學,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欲,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來促進教學的有效性,事學生有效的排除口語交際中的“情感”障礙。
1.2 應試教育的影響
高考依然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風向標。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對高中教教學內容和方法起著極大的導向作用。簡單的說,就是高考考什么,老師教什么。各地區(qū)雖然有口語加試,但加試成績并沒有計入高考總分。因此,重讀寫,輕聽說的觀念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轉變。在高考這一指揮棒下,學生自身也未能重視口語訓練,絕大部分學生甚至家長都認為學好語法才是提分的關鍵,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進行口語操練。
1.3 教師對口語交際教學認識的片面性
許多教師認為,口語交際教學就是聽說教學,口語就是通過聽說法和直接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沒有認識到口語交際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是一個多層次的動態(tài)復合系統(tǒng)。美國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提出了交際能力的四個要素:語法性, 可行性,得體性和現(xiàn)實性。由此可見,影響口語交流的因素除了聽說雙方主體外,還有語言環(huán)境,交際動機,文化差異,交際策略等。[2]
2 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2.1 模仿法
模仿不僅僅是聽老師,同學的發(fā)音,還要聽磁帶,廣播,看英文原版電影,聽英文歌曲學唱等等。學生在欣賞和傾聽中感受優(yōu)美的語音語調,進而主動模仿,跟讀。在與原版的對比中不斷找不足,縮小差距,不斷增強學生學習口語的興趣和信心。比如,我們可以剪輯電影名片冰雪奇緣中的片段,反復播放冰雪皇后和小公主的對白,然后讓學生模仿并配音。學生在模仿喜歡的角色中找到了興趣點,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口語的教學也就事半功倍了。
2.2 復述法
口頭復述是要求學生獨立的用自己的語言連貫的敘述聽過或讀過的材料。開始時可以先讓學生練習復述課文。有了一定基礎后,復述的題材可選擇錄音剪輯,佳片欣賞等。這樣的教學實踐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理解力和記憶力的提升,如制作課件時,我們可選取Forrent Gump (阿甘正傳)的片段,然后讓學生復述主人公的故事,這既可以讓他們鍛煉口語,又可以學習主人公雖智商低下卻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2.3 現(xiàn)場翻譯法
這種教學方法初聽起來似乎對一個高中學生來說要求過高,但只要難易程度符合學生實際,這一手段也是切實可行的。學生在聽他人進行英語交流時,可根據(jù)自己的語言掌握水平,在不妨礙他人的前提下,邊聽邊在心中默默翻譯。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事先不知道所聽到的內容,只能邊聽邊翻譯,強制實施語言的輸入與輸出,這種強化訓練能增強學生口語的應變能力和語言轉換能力,而且由于經(jīng)常要把漢語口語中的很多俚語或俗語翻譯成英語,所以也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擴大知識面。
3 課堂教學中的口語訓練
現(xiàn)實高中英語課本中,每一單元的內容都可作為口頭練習材料,Workbook 中也有口語練習題,對這些素材的處理,教師可把他們分為三種。
3.1 故事復述法
高中課本中有很多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如外研版選修六第三單元Roys Story, 選修七第三單元Oliver asks for more;人教版高一第13單元的Necklace等,這些故事情節(jié)感人至深,人物形象鮮明,內容深受高中學生喜愛。教師可先讓學生聽錄音范讀,在進行領讀,最后讓學生自己練習有感情的誦讀,最后讓學生復述主要故事情節(jié)。在學生復述之前,教師可把一些關鍵詞或短語寫在黑板上,以免學生復述的不全面。一名同學完成后,可讓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和評價。這樣反復操練不僅大大提高學生的聽說水平,還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讓他們了解自己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習效率。[3]
3.2 討論解說法
對于課本中牽涉到的科普,地理及環(huán)保方面的文章,教師可啟發(fā)學生進行討論或者解說。如教學人教版第二冊第一單元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 時,可讓學生對中西方飲食習慣進行評述,分析利弊,討論飲食健康的重要性;也可向同學介紹自己的飲食習慣,請同學評價自己的飲食是否健康。教學第二冊第五單元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時,教師可使用實時報紙,讓學生了解并闡述不同報紙的特點,了解學生是否經(jīng)常閱讀報紙,如何獲取新聞,還可引導學生討論隨著網(wǎng)絡新聞媒體的侵入,紙質報紙能否繼續(xù)生存。這樣做不僅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達到學科滲透的目的,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學好文化知識,報效祖國的決心。
3.3 人物訪談法
高中課本中涉及到名人趣事的篇目較多,對于這類題材的教學,教師可組織學生兩人一組練習口語,一個當記者,一個當名人,進行面對面的訪談交流。如Chinese Astronaut Back on Earth 一課中,可請一名同學充當航天英雄楊利偉,另一名充當記者,對楊利偉的飛天前訓練情況,在太空中生活感受,著陸后的思想狀況等進行采訪。這樣,既能增強學生對口語訓練的興趣,也能加深他們對課文知識的記憶,幫助他們學好用英語對人物的描述的技巧。
總之,要想有效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案,實施切實有效的訓練方法。同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也應該意識到提升教師自身素質的必要性,畢竟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是成功進行英語口語教學的前提。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不斷探索,總結經(jīng)驗,我們的口語教學就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Brown,G.&Yule,G.Teaching the Spoken Language,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胡春洞,王才仁.《外語教育心理學》,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3]肖力.《英語創(chuàng)造性聽說讀寫》,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