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受到傳統(tǒng)園林之中疊石假山的啟發(fā),制造一組層疊錯落的“假山”,讓孩子們可以在這里盡情的游玩嬉戲。
韓文強
韓文強,中央美院建筑學院副教授,建筑營設計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主要研究基于傳統(tǒng)文化背景之下的當代建筑與室內環(huán)境,致力于讓空間成為人與人、人與環(huán)境交流的媒介,創(chuàng)造宜居生活。
設計團隊:韓文強、宋慧中、李云濤
設計公司:建筑營設計工作室
項目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達美中心
項目類型:教育空間
項目面積:770 m2
設計時間:2016.11—2017.1
施工時間:2017.3—2017.6
攝影師:王寧
撰文:韓文強
1 琴房走廊
3 平面圖
4 材料說明
2 手工區(qū)
這是建筑營為保利WeDo藝術教育機構設計的第二家兒童教學空間,地點在北京達美中心商場的二層。該機構主要教授孩子音樂、舞蹈以及茶藝、廚藝、手工等課程,空間設計需要為上述需求提供恰當?shù)慕虒W場地。設計受到傳統(tǒng)園林之中疊石假山的啟發(fā),制造一組層疊錯落的“假山”,讓孩子們可以在這里盡情的游玩嬉戲。
原建筑空間平面呈L型,入口位于盡端一側,由外向內流線比較長。設計采用連續(xù)的弧形墻面擠壓出一條曲折迂回的走廊,打破傳統(tǒng)直線走廊的枯燥乏味,激發(fā)孩子們探索的欲望?;⌒螇γ娣謩e劃分出音樂教室、接待區(qū)、廚藝區(qū)、茶藝室、娛樂區(qū)等。一系列正反拱形洞口進一步改變了各個區(qū)域之間的虛實關系,制造了層疊交錯的視覺趣味。當孩子們身處走廊之中,有時是幽暗封閉的山谷,有時是開放通透的山巔,有時則是只能容下兩個孩子的山洞。音樂教室由弧形玻璃密閉,保證隔音的需求又可實現(xiàn)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茶藝區(qū)與廚藝區(qū)由反拱形的墻面分隔,墻面就是讓孩子跨越、休憩、玩耍的道具。手工區(qū)處在走廊空間的轉角處,孩子們可以圍坐在一棵樹下做手工。九個鋼琴私教教室排布在走廊兩側, 每個教室被設計為一個山洞,拱形墻面有利于混音,保證教室的聲學品質。走廊基本由木色包裹,部分墻面為鏡面不銹鋼,材料的反射可以增加空間的進深感和眩暈感,以提升材料體驗的趣味性。
走廊的盡端為舞蹈教室,設計將其定位為一個與木色空間形成對比的 “室外空間”。建筑原本的結構管線全部裸露,地面鋪設的灰色地膠在臨窗的地方蜷曲成為座椅。通透的落地玻璃、落地舞蹈鏡與室外街邊的樹木掩映成趣,室內外場景自然連接。
5 前臺接待
1 舞蹈教室夜景
2 合唱教室
3 舞蹈教室
4 洞口窺視
5 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