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穎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空前迅速,中國這條巨龍已經逐漸飛得更高更遠,在世界各地都能看見中國人的影子,這使?jié)h語言文化也得到了更好地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漢語言文化,他們也是在變向學習我國的文化背景,加之漢語言文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極具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有必要加大研究力度?;诖?,筆者展開了深入分析,對漢語言文學做了一個簡單概述,并探討了網絡時代下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與體驗的問題。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閱讀;體驗;網絡時代
一、引言
在過去閱讀僅局限于書本,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閱讀方式變得多種多樣,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閱讀的便利性,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我國漢語言文學的發(fā)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積極與消極并存。
二、漢語言文學意義和內涵
漢語言文學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千百年來積淀下來的傳統(tǒng)文化,不僅傳承了漢語的特點,同時也極具藝術魅力,在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學習者的文化水平以及文學素養(yǎng)。漢語言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大到文學名著、民族語言,小到字詞句段、篇章結構,深到思維邏輯、語法修辭。我國傳統(tǒng)文化多種多樣,千姿百態(tài),漢語言文化只是其中的一種,可以為讀者創(chuàng)造最良好的閱讀體驗,體驗到文章的內涵和情感的真諦。
三、網絡時代給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與體驗帶來的問題
(一)時代差距問題
很多學生長期在網絡的影響中學習,逐漸形成了一種浮躁的心態(tài),而漢語言文學經典中所描述的大多都是歷經時間沉淀和歲月積累的,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相較于現代社會來說早期社會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對于在網絡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學生來說要想真正理解漢語言文學的真諦存在難度,影響了學生的閱讀體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于漢語言文學的閱讀興趣。
(二)表現形式問題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很多學生都習慣利用網絡技術查詢學習資料,網絡成了學習的主要工具,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節(jié)省了時間、開闊了視野,但是事實上還有些學生并不會利用網絡的便利性閱讀漢語言文學經典,多數都是瀏覽一些娛樂八卦、網絡新聞,閱讀內容淺顯無內涵,不僅影響了對于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也養(yǎng)成了一種不良的閱讀習慣。
四、網絡時代下漢語言文學閱讀與體驗的正確方式
(一)學會入情入境,強化閱讀體驗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不僅可以幫助人們豐富知識,也能影響人們學習效率。漢語言文學經典是經過我國千百年的文化沉淀下來的,它具有強烈的社會時代背景特性,因此身為一名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定懂得入情入境,拋開時代背景差距,將自己充分融入作品中去,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如《三國演義》這部作品反映的是三國時代的歷史文化;《茶館》這部作品則反映的舊社會的社會現象,這些作品中所描述的東西都與現代文化相差甚遠,對此要想更加深刻的感悟這些經典作品的文化內涵,人們必須要懂得將自己想象成時代的一份子,努力處身于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中,這樣才能更好地體會文學作品中的情境與內涵,深化閱讀體驗。
(二)結合文字與影像,深入體會作品內涵
漢語言文學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和藝術感,有些甚至是文言文的形式,不僅閱讀具有難度,也不太容易理解,對此人們要靜下心,慢慢的閱讀,感受經典作品的情感,感悟作者的寫作情境,必要時候選擇一些視頻觀看,更加深入的感受作品的內涵。如在閱讀《雷雨》這部作品的時候也是如此,閱讀完文章之后可以在網絡上觀看一下雷雨話劇,通過這種更深層次的藝術展現形式實現與作者的心靈溝通,更加深刻地體會文學作品的文化內涵。
(三)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充分發(fā)揮積極作用
身為一名學生,必須認真聽從老師教會,對于網絡的應用要把握好一個“度”,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尋找并閱讀漢語言文學經典作品,不看娛樂八卦、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內容,避免在學習的過程中受不良信息的影響,充分發(fā)揮網絡的積極作用,將其變成自己最有利的學習工具。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閱讀文學經典,提高學習能力,實現身心健康發(fā)展,努力成為一名積極向上的新時代高中生。
五、結語
總之,目前網絡發(fā)展尤為迅速,這給漢語言文學的發(fā)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二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網絡的進步不僅促進了漢語言經典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新,也給人們的閱讀方式帶來了一定的改變。作為一名高中生,必須要正確面對網絡帶來的沖擊,合理利用網絡資源,積極尋找二者融合的切入點,充分發(fā)揮網絡的積極作用,選擇合理的閱讀方式,在強化閱讀體驗的時候促進漢語言文學作品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登宇.網絡時代下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與體驗簡述[J].新媒體研究,2016(1).
[2]關雪平.淺析網絡時代背景下的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與體驗[J].鴨綠江月刊,2015(1).
[3]徐秋梅.網絡時代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與體驗分析[J].文學教育,201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