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保麥218原名“2018”由江蘇保豐集團公司選育而成,在江蘇漣水縣種植產量、性狀表現較好,具有高產、優(yōu)質、抗性強、穩(wěn)產和適應性廣等特點。比較適合漣水縣土壤及種植茬口,適宜大面積推廣種植。
關鍵詞:保麥218;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一、保麥218的特點
保麥218是江蘇保豐集團公司2003年以高產抗倒小麥品種淮麥20為母本,高產優(yōu)質小麥品系周麥18為父本經有性雜交,通過諸多農藝性狀聚合,早期篩選等方法育成的高產、穩(wěn)產、多抗、廣適小麥新品種。
2012——2014年度參加江蘇省淮北組小麥區(qū)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54.04公斤,較對照淮麥20增產4.67%,兩年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14——2015年度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3.54公斤。較對照淮麥20增產3.96%。產量表現較好,表現為高產、優(yōu)質、抗性強、穩(wěn)產和適應性廣等特點。2016年秋在漣水縣朱碼鎮(zhèn)、梁岔鎮(zhèn)、岔廟鎮(zhèn)、高溝鎮(zhèn)等鄉(xiāng)鎮(zhèn)種植。種植面積達321530畝。在朱碼鎮(zhèn)余東村高產示范中畝產取得561.3公斤較好成績。
1.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半冬性中早熟品種。幼苗半匍匐,葉片寬長,葉色深綠,分蘗力較強,抗寒性較好。株型較緊湊,穗層整齊,長芒白殼白粒,株高83厘米左右,平均畝成穗數42—44萬左右,每穗32粒左右千粒重44—46克。
2.產量表現。2013—2015年在江蘇淮北地區(qū)徐州、連云港等地區(qū)進行豐產性、適應性試驗和高產栽培試驗,均表現出較好的適應性,產量穩(wěn)定在540—630公斤,高產田塊超過630公斤以上。
3.綜合表現。該品種品質經農業(yè)部谷物品種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兩年區(qū)試測定平均結果:容重794克/升,粗蛋白含量13.6%,濕面筋含量28.2%,穩(wěn)定時間1.9分鐘,硬度指數65.7??共⌒越浗K省農科院植保所三年接種鑒定,感赤霉病,紋枯病,中感白粉病,感小麥黃花葉病毒病,在高產栽培中注意赤霉病防治。
二、高產栽培技術
高產栽培技術:主要包括播前準備,適期播種,田間管理,適時收獲等。供種植戶參考。
1.藥劑拌種、化控壯苗。播前每25公斤種子用6%戊唑醇懸浮種衣劑(立克秀)10ml兌水300ml攪勻后噴到麥種上,充分拌勻后堆悶2—3h晾干,防治小麥病害。每畝選用“春泉”小麥拌種劑20g或用矮苗壯20g加水0.5—0.75kg稀釋后拌種6 —10kg,要求拌種均勻,現拌現播,促進生根、發(fā)蘗壯苗,施足基肥。有機肥每畝施用量應在1000kg以上。尿素10kg,磷肥15—20kg,鉀肥5—10kg,深翻前施于地面,整地時做到土地平整,土壤松碎,上虛下實。田間清潔,地邊整齊,墑情適中。
2.適期、適量播種。該品種在漣水縣適宜播期為10月中下旬,中等以上肥力田塊種植,畝基本苗12—16萬,遲播應適當增加播種量,適期播種是培育壯苗的關鍵,冬小麥自播種到越冬前有50—60d生長時間,易形成壯苗。有利于安全越冬,易獲高產。適期播種的同時,要抓好播種質量:采用15cm等行距條播,要求做到播行距直,下籽均勻,播深適宜(一般2—3cm),土壤偏旱時3—5cm,覆土良好,鎮(zhèn)壓踏實。同時帶肥下種,種肥每畝5kg三元復合肥為宜。播種量10—15kg,早播可少,晚播可以適當增加播量,確保一播全苗,實現齊苗、勻苗、壯苗。
3.科學施肥,提高運籌水平。提倡施用有機肥和氮、磷、鉀配方的復合肥。按照高效施肥遵循“施足基肥,普施重施拔節(jié)孕穗肥”的原則。一般畝施純氮16—18kg?;剩浩胶夥剩喊喂?jié)孕穗肥比例為5:1:4。同時配合施用磷鉀肥,氮:磷:鉀:宜采用1:0.6—0.8:0.6—0.8原則。嚴格控制冬臘氮肥和返青氮肥施用,普施重施拔節(jié)孕穗肥(占總施氮的40%--50%,總施磷的50%)促壯桿大穗。拔節(jié)期掌握在倒3葉期,即葉色褪淡,高峰苗下降時施用。孕穗肥在劍葉露尖至破口期施用。后期再根據田間葉色情況及時噴施葉面肥,補充營養(yǎng),延緩早衰,提高粒重。
4.溝系配套。播種后及時開溝,做到溝系配套,內外相通,能灌能排,注意防旱防澇。
5.田間管理。播種10d后,出苗率低的田塊應立即以水輕灌,促進齊苗,及時灌好越冬水,冬灌時間以平均氣溫降至4—5度,日消夜凍時及時澆越冬水為宜,一般畝灌水60—80m,為了保證分蘗成穗可采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40—50g兌水50kg噴施,可促進有效分蘗,增加畝有效穗數。同時冬季還要做好適當鎮(zhèn)壓,保墑防凍。
(1)春季田間管理。遇倒春寒年月時,在凍害發(fā)生后及時補救。小麥拔節(jié)前耐寒力較強,主莖和大分蘗幼穗不易凍害。僅葉片凍害或主莖幼穗凍死率10%一般不必增施恢復肥。但拔節(jié)后遇-2度以下低溫時,主莖和大分蘗會逐級受凍而死。此時應根據小麥凍害嚴重程度確定追施恢復肥數量,一般主莖幼穗凍死率在10%—30%的麥田,每畝增施尿素5kg,凍死率超過30%的麥田每增加10個百分點,每畝增施尿素2.5kg左右。施肥上限值不宜超過15kg尿素。增施的恢復肥跟正常施用的拔節(jié)孕穗肥互不抵消。
(2)水肥管理。根據天氣和田間墑情,遇持續(xù)長時間干旱應在氣溫3度以上及時澆水,特別是在拔節(jié)孕穗期,沒有灌溉條件的麥田需進行葉面噴水,以緩解旱情。群體適宜的麥田,拔節(jié)孕穗水應結合追施拔節(jié)孕穗肥時進行,先追肥后澆水,以提高肥效。
(3)田間化除。在小麥拔節(jié)前,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8度以上的晴暖天氣時進行,要根據田間雜草發(fā)生特點,選準除草劑配方和用量,以看麥娘、硬草早熟禾等禾本科雜草為主的小麥田每畝用6.9%的驃馬80ml或10%精驃乳油70—80ml兌水50kg噴霧。以豬殃殃、婆婆納等闊葉類雜草為主的麥田,每畝用20%使他隆30ml+13二甲四淥 150ml兌水50kg,以大巣菜、薺菜等闊葉類雜草為主的麥田,每畝用苯磺隆10—15克或75%巨星1.5克兌水50kg噴霧?;瘜W除草時要掌握好土壤墑情、噴藥劑量和噴藥方法,避免藥害。
(4)合理化控。小麥返青拔節(jié)前,如麥苗長勢過旺,群體過大,在拔節(jié)初期使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50—70g兌水40—50kg粗噴霧進行化控。控制小麥旺長促根系生長,防倒伏抗病,增分蘗、增粒重、增產量。
(5)病蟲害防治。返青拔節(jié)期的防治重點是小麥紋枯病、紅蜘蛛、吸漿蟲。紋枯病的防治適期應根據苗情天氣情況,在每年的2月底3月初防治效果顯著。抽穗揚花期重點防治白粉病、赤霉病、蚜蟲。小麥赤霉病防治測重在小麥初花時,見花就防。做到揚花一塊防治一塊麥田的原則,并根據天氣情況決定是否進行二次防治,小麥灌漿期是多種病蟲害發(fā)生高峰期,是防治病蟲害奪取小麥高產優(yōu)質的關鍵時期,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藥劑及時進行防治。
6.適時收獲。小麥的最佳收獲期主要是蠟熟期,高產田塊收獲時適當提高留茬高度,降低機械收獲速度,以減少收割損失,確保豐產豐收。
參考文獻:
[1]安春生:主編《標準無公害小麥生產技術》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熟文美、王龍俊《小麥抗逆高產栽培技術》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3]嵇友權:江蘇省農業(yè)三新工程項目 《稻茬小麥抗逆高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漣水名人出版社.
作者簡介:張洪明,男,大學本科,農藝師,在農業(yè)一線長期從事農技推廣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