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宏燦+陳巧玲
摘要 介紹西葫蘆在高海拔地區(qū)的栽培技術,包括育苗、整地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內容,以供高山西葫蘆優(yōu)質高產栽培參考。
關鍵詞 高山西葫蘆;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42.6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1-0073-01
西葫蘆含有較多VC、葡萄糖等營養(yǎng)物質,具有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清熱利尿、消腫散結的功效,常吃可促進人體內胰島素的分泌,有效預防糖尿病,增強人體免疫力,藥用價值極高。西葫蘆喜溫喜濕潤、不耐干旱、不耐高溫,本為秋冬茬作物,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2~27 ℃[1-2]。河南省靈寶市蘇村鄉(xiāng)東里村地處海拔950~1 100 m,自然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2%以上,工業(yè)污染少,生態(tài)條件優(yōu)越。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豐富的土地資源,為高山蔬菜生產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非常利于蔬菜養(yǎng)分的積累,使蔬菜產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營養(yǎng)豐富,口味獨特。栽培西葫蘆可以填補夏天沒有西葫蘆的空白,栽培的西葫蘆汁多質脆、果肉有韌勁、有嚼頭、口感極好,深受人們的喜愛。現(xiàn)將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1 培育壯苗
育苗可在4月下旬至5月初之間進行,使第1茬西葫蘆可以在6月底上市,那時市場蔬菜正是淡季,數(shù)量少,品種單一,能充分發(fā)揮高山蔬菜的優(yōu)勢。育苗前,先將苗床澆透水,然后對苗床進行殺菌滅蟲處理,可用惡霉靈3 000倍液進行噴灑,然后擺放育苗穴盤,選擇籽粒飽滿的種子,均勻擺放在穴盤里,上面覆蓋3~5 mm厚的基質土,均勻灑水,然后用薄膜覆蓋,保持濕潤,保持穴盤溫度在20~25 ℃之間。前期主要做好控水控溫,盡量保持密封,避免病毒雜菌感染,后期破殼出苗后適當增加通風量,增加日照,幼苗有3~4片真葉及時疏苗、定苗,拔掉穴盤里的雜草。幼苗移栽前7~10 d,揭膜,控水,通風,煉苗[3]。
2 整地移栽
西葫蘆是高產作物,為了達到優(yōu)質、高產的目的,選擇在大棚內種植,選用規(guī)格為8 m×60 m的拱形棚有利于后期鋪設防蟲網(wǎng)和拉繩吊蔓工作。選擇土層深厚、土地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施充分腐熟有機肥30 t/hm2、餅肥1 500 kg/hm2、復合肥1 500 kg/hm2作基肥,然后深翻25~30 cm,耙平后,做成寬100 cm、高20 cm的高畦,每畦2行,然后鋪設滲灌管,上面用150 cm寬的黑色地膜覆蓋,可以防草保濕。然后按株距45 cm、行距60 cm挖定植穴,挖好后即可定植。定植時一手握住含有基質塊的幼苗根部,另一只手拔開定植穴,放入后立即用浮土壓實。待定植完成后立即放水澆灌。定植密度為2.7萬~3.3萬株/hm2之間。由于高山上風大,飛禽、飛鳥比較多,定植完成后應立即鋪設防蟲網(wǎng),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保護作用。
3 田間管理
幼苗種植后3~7 d內,要及時檢查。發(fā)現(xiàn)死苗、缺苗的要及時補栽,緩苗后15 d,要定期查看。由于鋪設有黑網(wǎng)防草,一般不需要中耕除草,但若發(fā)現(xiàn)有個別雜草長出要及時拔除,拔除時要小心,避免傷到幼苗根部。保持土壤松散濕潤,每隔20 d可以放水滲灌1次,每次澆水需要8~10 h。待幼苗長出6~8個葉片時及時綁繩上蔓,然后每隔5~7 d進行纏繞,保證植株立體向上,不倒伏。待節(jié)間有小嫩瓜出現(xiàn)時可適當拉開兩邊防蟲網(wǎng)的高度,增加通風透光以有利于授粉坐果,減少畸形瓜的出現(xiàn),必要時可以加強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視植株的長勢合理留瓜,不宜過稠也不能太稀。30 d后可以適量增加肥水量,施肥要遵循“少量多次,適施氮肥、多施磷鉀肥,開花結果前少施、開花結果后重施”的原則。施用西葫蘆專用肥75 kg/hm2,均勻投放到?jīng)_施設備中,利用滲灌設備水肥一體施入到幼苗根部,每隔20 d左右施肥1次。植株長到80 cm以上時,可以合理采摘下面老葉,增加通風透光度,同時也便于管理[4]。采摘時單采掉葉片即可,盡量將葉柄留在植株上。采掉的老葉要及時運出,噴灑農藥滅菌后深埋。
4 病蟲害防治
高山蔬菜由于獨特的自然條件,一般少有病蟲害發(fā)生,但一旦發(fā)生,來勢兇猛,災害性較大,所以要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勤觀察,多留意,要把病蟲害消滅在初發(fā)期。幼苗進入到6月后隨著氣溫上升,溫度達到28 ℃左右時,西葫蘆容易感染白粉病、病毒病等,要加強防治??捎?0%粉銹寧2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 d噴1次,也可用40%杜邦福星乳油5 000倍液輪換噴霧。對于病毒病可用15%植病靈600倍液噴霧。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紅蜘蛛等。防治方法:①從源頭上防,選用抗病蟲性好的優(yōu)良品種,合理布局,切忌連作,鋪設防蟲網(wǎng),增強植株的抗病蟲能力,清理棚里雜草,深翻土壤,消滅越冬病源、蟲蛹,減少病蟲源基數(shù);②物理防治,可懸掛黃色粘蟲板或黃色機油板,誘殺蚜蟲。利用頻振殺蟲燈和性誘劑誘殺害蟲;③化學防治方面可用10%吡蟲啉1 0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對于白粉虱和紅蜘蛛,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5 000倍液噴霧防治。氯蟲苯甲酰胺是一種新型酰胺類內吸殺蟲劑,具有獨特的殺蟲作用,高效、低毒、殘留少、對人體無害。對于一般農藥控制不住的蟲害,有特別明顯的效果。
5 適時收獲
西葫蘆以食用嫩瓜為主,達到商品瓜要求時即可采收,以單瓜重600~1 000 g商品性最好。采收后截取過長果柄,用發(fā)泡網(wǎng)套好,然后裝袋或裝箱,及時進入銷售渠道以保證新鮮度。西葫蘆為高產作物,生育期喜歡大水大肥,采收1茬后要及時澆水和施肥,以保證植株旺盛。高峰期時幾乎每天都可采收1茬。
6 參考文獻
[1] 吳俊磊.西葫蘆的特征特性及地膜覆蓋栽培技術[J].上海農業(yè)科技,2016(2):70.
[2] 彭智通.西葫蘆高產栽培技術探討[J].南方農業(yè),2016,10(9):95.
[3] 趙麗麗,劉愛群,趙越,等.塑料大棚春茬西葫蘆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13(23):63-64.
[4] 朱江.西葫蘆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J].農業(yè)技術與裝備,2012(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