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增然
摘要:體育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十分有利的?,F階段,由于各種原因造成學生身體素質大幅度削弱,體育鍛煉的呼聲也逐漸高漲,學校越來越重視體育教學,意識到學生不僅要有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還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隨著新課程改革,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高中體育教學;途徑;分析
高中體育課是一門傳授體育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的一門專業(yè)課以外的選修課,它的宗旨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培養(yǎng)學生的身心健康,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許多課程秉承新課程改革理念---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新世紀人才,高中體育教學也是旨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一、高中體育教學的現狀
高中學生以學習專業(yè)課作為學習的全部,這種現象十分普遍,除少數體育特長生除外,他每天以體育訓練為主,并花一部分成績攻克文化課。由于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幾乎說是很少,自然而然導致老師的上課積極性也隨之而減少,學生不積極配合老師的體育教學,導致教學無法順利開展,影響課堂效率,對于老師和學生雙方都是十分不利的。
1.1 教學理念不相適應
在大多數人眼里,高中的一切學習都是為了應戰(zhàn)高考,為高考做鋪墊,殊不知,一個健康的體魄也是至關重要的,它是學習效率提高的基礎,體育鍛煉不僅不會耽誤學習時間,反而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而獲得更多的學習時間,體育課與文化課這件失衡的天平是可以互相協調的,它們是和諧統(tǒng)一的,不應該是互相對立,彼此互不相容的。同學體育課興致不高也是由于體育課缺乏吸引力,所以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觀念,重視體育課的開設,這也是順應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表現,體育教師努力改進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享受體育課,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1.2 體育軟件設施缺乏
由于對體育課缺乏理性的認識,導致對體育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學校所雇傭的體育老師寥寥無幾,一個老師甚至身兼數職,教師的知識和年齡結構與新課改要求不相適應,甚至不能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完成體育教學工作,這是多年來的痼疾。學校對高中體育課的不重視,引發(fā)一系列不良后果,由于缺乏相應的體育老師,并且一個體育老師身兼數職,導致體育課開展的效率不高,并且學校也沒有提高相應的經費鼓勵體育老師參加培訓,及時更新體育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對于現代化的學生而言,自然無法具有吸引力。
1.3 體育硬件設施不完備
影響體育課正常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體育器械,它是輔助體育課開展的重要工具,沒有這些工具,許多體育課如排球、籃球等教學就無法開展,教學的效果無法體現,沒有這些器械輔助進行娛樂,學生的積極性受損。
1.4學生自身原因
當前學生面臨著嚴重的升學壓力,為了最大程度地獲得更多的時間學習文化課,很多學生把原本體育課時間用來學習英語、數學等文化課,當體育老師強制要求點名和每個學生必須到時,學生也只是僅僅為了敷衍老師而被動地參加體育課。根據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體育鍛煉意識不強,根本不愿意上體育課。
二、創(chuàng)新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對策
(一)豐富教學內容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有限,比較單調乏味,只是進行簡單的田徑項目,而籃球、健美操、瑜伽等內容涉及的比較少,而對于經歷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生而言,田徑項目一直是體育課的主導,也就因教學內容枯燥而缺乏興趣,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優(yōu)化教學內容。所謂優(yōu)化教學內容指納入更多體育運動知識,傳授一些體育運動的基本原理,這樣讓學生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不單純只是進行簡單地練習,為了學生更好地互動,可以增添一些體育小游戲,讓學生陶醉其中,幫助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有利的。
(二)因材施教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然而對于有些理論知識并沒有進行深刻的理解,缺乏自身的認識,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技能是無益的,一方面使學生的積極性被扼殺了,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潛能沒有被有效地開發(fā),某種程度上束縛了學生體育方面的發(fā)展,在新課程背景下,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主導,因材施教,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更重要是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做課堂的主導者。
(三)吸引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關鍵,如果沒有興趣,就會覺得壓抑,對于學生來說是件十分痛苦的事,不但不會增加學習興趣,長此以來會導致學生產生厭惡心理,對于學生是十分危險。新課程背景下創(chuàng)新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就應該把關注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作為一個重要指向標,重視學生的切身感受,不要讓教學內容脫離學生??梢酝ㄟ^做老師講述自己以前的體育比賽經歷,讓學生感同身受,拉進學生與老師的距離,人作為感情與理性動物,會因對老師的感情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這樣有助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教學評價
新課程背景下,對老師教學評價是一項檢驗老師教學成果的重要衡量指標,是學生對老師教學模式的反饋,在此基礎上,幫助老師進一步改善教學方式。此外,教師也可以對學生上課表現進行積極評價,對于學生而言,學生更多地希望獲得老師的鼓勵與表揚,會使學生增加學習興趣。如在示范完籃球要領時,高中體育老師讓學生上臺操作,以此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對于表現好的同時,進行稱贊,讓他繼續(xù)努力,對于表現差一點的同學也進行適當地鼓勵,讓他多加練習。
三、結語
在新課程背景下,體育教學模式也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而得到相應的改變,隨著當今現代經濟的發(fā)展,要求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學校也要改變以往只重視培養(yǎng)學生文化課的傳統(tǒng)觀念,轉而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技能,這對于以后學生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是十分有利的。學校在高中體育課改革扮演重要的角色,它關系到高中體育課發(fā)展的前途命運,而高中體育課的教學模式需要由體育老師進行積極探索,及時更新自己的體育專業(yè)知識,加強同別的學校老師的交流與學習,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作用,幫助教師改革體育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胡志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模式探析[J].考試周刊,2016(39):122.
[2]張愛蘭.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體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16(14):106.
[3]陳亦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措施研究[J].時代教育,2015(10):1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