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敏
摘要:社會的不斷變化和發(fā)展對于教育也有著新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新課程標準也應運而生,為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新課標的影響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也受到了新教育理念的影響,有了新的改變和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隨著社會的改革和發(fā)展,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是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一種表現(xiàn)。社會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場所,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社會,要想實現(xiàn)快速發(fā)展,必須適應社會的改變。教育作為我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受到社會的影響,需要適應社會的變化與發(fā)展。
新課程標準就是在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出臺的,新課標帶來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糾正了傳統(tǒng)教育中的錯誤,完善了傳統(tǒng)教育存在的不足,為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帶來了新的生機。
一、新課程下的教育改革
1.改變教學切入點
傳統(tǒng)教學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放在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上,從而造成教學活動缺乏對學生學習需求的了解,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大大降低了學習的效果。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課堂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中心。如果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并改善教學方法,就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改革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切入點。傳統(tǒng)教學采用滿堂灌的教學形式,教師忽略了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和生活經驗,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新課時的教學,這種教學形式完全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教師選擇的教學切入點往往是教師所熟悉的,而不是學生所熟悉的,這種教學模式很容易在教學過程中引發(fā)學生的困惑。加之教師的生活閱歷廣,思考問題的方面多,也容易在教學中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造成學生的學習困惑。新課程下的教學改革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知識積累為教學切入點。
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切入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以生活經驗為主的教學切入點,能夠在教學中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學生雖然對新知識是陌生的,但是卻熟悉生活、了解生活,如果把生活經驗作為新知識教學的切入點,找到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教學知識的共同點,就能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識。
2.改善教學氛圍
教學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教學環(huán)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學生的學習活動都是在教學的大環(huán)境下進行的,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學環(huán)境,教學環(huán)境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學氛圍濃厚的班級,學生的學習效率要比普通班級效率要高,而且學生之間相互比較、相互競爭,還能幫助一些厭倦學習的學生加入到學習的隊伍中來,這就是學習環(huán)境的魅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注重平等、民主、開放,這便是對教學環(huán)境的要求。民主、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能夠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是不允許學生進行反駁的,所以,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氛圍是壓抑的,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精神,學生只能被動地、機械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使得學生的地位和老師的地位是平等的,學生可以對教師傳授的知識提出質疑,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溝通和討論。這種開放的學習氛圍,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高效率地學習。
二、新課程下的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作為文本解讀活動,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學習活動。閱讀教學是一項綜合性的教學,它反映了學生多方面的知識和素質,也是多種學科都會涉及的交叉學科。閱讀不僅僅是文科課程,它在很多理科課程中也有涉及,比如:數(shù)學題目的解讀、物理知識的理解都需要閱讀來作為知識教學的基礎。所以,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完善語文閱讀教學在教學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1.課堂閱讀教學要進行師生互動
課堂閱讀教學應當成為學生和老師雙向互動的教學,閱讀教學的靈活性很強,學生的主觀性占很大的比重,閱讀教學中學生的主觀意識發(fā)揮了主要作用,閱讀教學就是激發(fā)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思考,所以,只有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才能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幫助他們積極思考和不斷質疑。只有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才能營造出輕松、民主、開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多布置主觀性較強的作業(yè),比如:對閱讀的看法和建議、你有什么提高閱讀水平的好點子等,這些作業(yè)可以幫助學生民主地參與教學。而且還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閱讀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使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更好地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況進行教學。
2.語文閱讀教學要循序漸進
閱讀的主要目標就是讀懂文章,而這個“懂”是分層次的,它包括閱讀主體對語言的認知,對文本負載的重要信息的提取與整合,對文章內容與表達方式準確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簡單地說就是認讀與解讀這兩個環(huán)節(jié)。
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對文章讀懂的程度就不同,這就需要老師及時進行引導和歸納,讓學生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由淺入深,由整體到局部,由表象到內在,循序漸進。在閱讀的不同理解梯度當中,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發(fā)揮,并且能夠互相學習,了解別人所理解的內容,而不僅僅局限在自己的理解當中。
在新課程的影響下,語文閱讀教學有了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理念,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將探索更多的適合語文閱讀教學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積極貫徹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