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瑾
摘要:德富蘆花是日本著名的社會派小說家,散文家,也是明治時期最暢銷的作家。蘆花的作品尤為重視自然,他對自然的描寫因清新鮮有而廣受好評。蘆花由于運用寫生方法簡潔描繪自然,給人以生動形象之感。其作品中也有不少自然描繪蘊含著作者特殊的情感,抒發(fā)作者的情懷,暗含作者的思想。蘆花筆下的自然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作者又在其中注入了怎樣的情感與思想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關(guān)鍵詞:自然;文學(xué)思想;文學(xué)情感;審美意識
一
蘆花于明治元年十月二十五日出生于肥厚國葦北郡水俁(現(xiàn)熊本縣水俁市),父親一敬,母親久子,他是家中的次子。本名健次郎。明治二十年因感情緣由中途退出同志社。二十二年赴東京加入兄長蘇峰的民友社,致力于文學(xué)創(chuàng)作修養(yǎng)。三十六年離社自立。三十八年,在富士山頂暈倒而人事不省,以此為契機,經(jīng)歷了內(nèi)心變革。三十九年赴圣地朝拜,并訪問了托爾斯泰。四十年,遷入東京府下千歲村粕谷,開始過上自封為“美的百姓”的生活。昭和二年九月十八日在伊香保病逝。(1)
二
《不如歸》是蘆花最初的成名作,文章開篇寫浪子于主人公新婚旅行時的情景,蘆花如是描繪到:“這兩片豐柔可愛、大可盈抱的云,慢慢地離開了赤城山頂,在萬里無遮的大空中像雙飛的金蝶一般發(fā)出光輝,悠悠然地向足尾山方面移行。不久夕陽西沉,寒風(fēng)乍起,這兩片云就褪成薔薇色,向上下分飛,在夕暮的天空中越離越遠(yuǎn)地飄浮了一會兒;下面的一片漸漸地小起來,不知不覺之間消失得形跡全無;殘存的一片變成了灰色,茫茫然地在空中榜徨?!保?)這并非單純的自然描寫,也揭示了主人公的命運,這兩片云正是兩位主人公的象征。其中夾雜著作者的同情與無奈,筆下的自然也染上了一層淡淡的哀傷,借自然描繪娓娓道出二人人生軌跡逐漸走入灰暗之中的彷徨,仿佛隔著時間的長河隱約聽到了蘆花的一聲輕嘆。
《不如歸》中展現(xiàn)了蘆花初期的自然觀,在講述主人公悲傷命運時也不乏有作者對人生、自由以及生死的思考。武男陪伴病中的浪子海邊漫步之時,蘆花筆下的海是“風(fēng)平浪靜”的,“一波碧海泛著點點白光,一望無際的大海沒有一絲波瀾”,“山海都沐浴在春日的陽光中靜靜沉睡”(3)等詞句,這時的海是平和的存在,猶如浪子的心聲,包裹在柔光中的海洋溫和寂靜,浪子的內(nèi)心在丈夫的陪伴下也歸于難得的平靜,丈夫的溫柔與關(guān)愛安撫了她的內(nèi)心,眼中的風(fēng)景也一片祥和。
蘆花筆下的自然不但道出主人公的心境,也有撫慰人心的力量,讓浪子在自然的包圍中忘卻俗世,重拾愛的力量。文章結(jié)尾一段海的描寫“風(fēng)吼、海嘯、山鳴、一片浩蕩的之音充斥天地”(4)浪子在自然之力的感召下選擇了自盡,然而在蘆花筆下卻有著不同的定義,是浪子抵抗現(xiàn)世,追逐自由之舉,投身于包容萬物的自然,從封建社會桎梏中獲得解脫也是蘆花獨特的自然審美意識與表現(xiàn)力。
《自然與人生》是蘆花散文創(chuàng)作達到頂點的作品集在《自然與人生》中作者探求自然與人生的連接之處,從自然中“尋找”人生的答案,就如蘆花自己講述的一樣“自然為主,人為客”。蘆花筆觸細(xì)膩,用作家特有的敏銳感知力體會著身邊的自然,他筆下的自然生動細(xì)致,有如溪水流淌般靜靜地沁入心脾的,又有如洶涌的波濤一般呼嘯而至的,他時而低聲絮語娓娓道來,時而高歌吶喊直擊人心。蘆花于自然是熱愛與敬畏并存的。
蘆花是一位扎根于人道主義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家,他站在弱者的角度,抨擊社會的不公。筆者認(rèn)為蘆花筆下的自然正體現(xiàn)了他人道主義。尤其是隨筆集《蚯蚓的囈語》,對自然的描繪越是悠然自得,樂在其中,越是無聲地批判了城市的虛偽浮躁,一切的欲望幾乎都來自金錢與權(quán)力,在粕谷農(nóng)村的生活,去除浮華安于平淡,遠(yuǎn)離塵世喧囂與爭斗。成為美的百姓的蘆花正是親自踐行反淫奢,身體力行地站在弱者(大眾人民)的角度,證明返璞歸真,融入自然才是真正美好的生活。
三
蘆花筆下的自然在其作品中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蘆花借自然表達主人公的情感,借自然表達自身對主人公抱有的心情和寄與的希望,蘆花也借自然之手糾正社會的矛盾與不公,批判現(xiàn)世的不足之處。蘆花從自己筆下的自然中尋得安慰與解脫,也從中獲得新生,并渴望自然也可以解救當(dāng)時的日本國。他筆下的自然不僅蘊含個人的情感,也體現(xiàn)了蘆花的人生觀與自然觀。欲讀蘆花,欲讀懂蘆花,他筆下的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課題。
注釋:
淺井清、松井利彥等編集.《研究資料現(xiàn)代日本文學(xué)(第1卷)》[G].明治書院.1980年(昭和55年)3月5日.76頁.(筆者譯)
德富蘆花著.豐子愷譯.《不如歸》[M].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年4月
德富蘆花.日本文學(xué)全集6.明治文學(xué)全集42.[M].東京筑摩書房.1966年5月.(筆者譯)
同③
參考文獻:
[1]淺井清,松井利彥等編集.研究資料現(xiàn)代日本文學(xué)(第1卷)[G].明治書院,1980-3-5.
[2]德富蘆花著,豐子愷譯.不如歸[M].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4.
[3]德富蘆花著,林敏譯.自然與人生[M].四川文藝出版社,2012-6.
[4]劉晶.從《不如歸》來看德富蘆花的審美意識[D].吉林大學(xué),2013-6.
[5]金子孝吉.關(guān)于德富蘆花對伊香保的自然描寫—以《自然與人生》-[面對自然的五分鐘]為中心[J].滋賀大學(xué)經(jīng)濟學(xué)部研究年報,2005 (12):12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