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佳 羅倩 梁玉鳳 劉盈 潘紅燕 孫可可 羅楠 王濤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著女性生命健康。近年來,據中國乳腺疾病防治研究中心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乳腺疾病發(fā)病人群呈年輕化趨勢,平均發(fā)病年齡提前10年[1]。目前,高校女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女性,其健康與否會直接對未來的生育和發(fā)展造成影響[2],并且此類人群普遍具有久坐、心理壓力大、生育年齡推遲等多項乳腺癌風險因素[3]。美國癌癥協(xié)會發(fā)布的乳腺癌篩查指南顯示,20歲以上女性應堅持每月進行乳房自檢[4],而乳房自檢通常也是發(fā)現(xiàn)該人群乳腺問題的唯一方式。乳房自檢(Breast self-examination,BSE)既簡單經濟又實用,且不受醫(yī)療條件、經濟和時間的限制,是乳腺癌早期篩查的有效方法,雖該方法目前飽受爭議,但適用于我國國情,可顯著提高乳腺疾病的檢出率,并培養(yǎng)女性的乳房健康意識,仍對乳腺癌早期篩查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5]。本文通過查閱文獻,闡述國內高校女大學生進行乳房自檢的現(xiàn)狀,深入分析其行為影響因素,以探究乳房自檢的有效實施策略。
1.乳房自檢知曉率不高
大量調查顯示,仍有大量女大學生不了解乳房自檢,缺乏乳房健康意識。據對天津市1 446名高校女大學生進行乳房自檢相關調查顯示,聽說過乳房自檢的人只有66.4%[6];周春蘭等人對廣東省875名女大學生調查顯示了解乳腺癌預防知識者占65.5%[7];在一項杭州市的調查中,1 141名女大學生中僅有469人知道乳房自檢,占總人數的41.1%[8];在對南充市的調查中,873名女大學生有25.45%的人完全不知道乳房自檢的要點[9];王娟等人的調查顯示,在732名女大學生中知曉乳房自檢方法者僅占23.2%[10];蘇州高職院校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完全知道乳房自檢的人僅占總人數的42.9%[11];另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在校女大學生對乳腺癌知識的知曉率不高,但其中有89.9%的女大學生表示愿意接受乳房自檢知識的學習與指導[12]。女大學生對乳房自檢知識知曉率不高,反映了目前對于乳房自檢知識的普遍欠缺,學校和社會需要加大對女大學生的宣傳力度。
2.乳房自檢實施率低
高校女大學生雖對乳房自檢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真正落實到實際行動中的僅有少部分人,“只知道不行動”成了一種普遍現(xiàn)狀。廣東地區(qū)相關調查顯示,46.9%的女大學生曾做過乳房自檢[7];在對長春市女大學生的調查中,乳房自檢的實施率為29%[5];來自杭州市的調查結果顯示女大學生的自檢率為26.9%[8];趙蕊等人對上海某高校女大學生的調查顯示,445名女大學生中乳房自檢的實施率僅為20%[13];黃淑敏等人的研究顯示進行乳房自檢的實際操作者僅占18.9%[6];龐震苗等人的調查顯示女大學生進行乳房自檢者僅占14%[14];另一項來自蘭州的調查表明女大學生的乳房自檢現(xiàn)狀亦不容樂觀,進行自檢者僅占16.9%[15]。而對國外相關調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國外女大學生乳房自檢實施率的范圍為19.7%~76.5%,可見國外女大學生乳房自檢實施率比國內高[16-20]。我國高校女大學生乳房自檢實施率低,反映了目前女大學生乳房自檢由“知”到“行”仍存在較大的障礙,宣傳力度及宣傳方法有待提高和改善。
3.乳房自檢實施缺乏規(guī)范性
目前,女大學生對于實施乳房自檢存在一定障礙,對于實施的規(guī)范性更是有待提高。上海的一項調查顯示,實施乳房自檢的女大學生有89人,但其中總是規(guī)范進行自查的人數僅有9人(2%)[13];在對天津市的調查中,分別有15.5%和16.4%的女大學生掌握正確的乳房自檢時間和正確操作[6]。而在對廣州女大學生的調查中,定期進行乳房自檢者僅占0.8%[14];另一項來自24個國家10 810名女大學生參與的研究顯示乳房自檢實施率為59.2%,但只有9.1%的被調查者在過去的一年中每月都規(guī)律進行乳房自檢[21]。乳房自檢的目的在于對乳腺疾病的早期篩查,其操作的正確性直接影響乳房自檢的效果及意義,在面對女大學生進行知識普及和操作指導時,我們不僅需要擴大宣傳范圍,更應同時注重宣傳的質量和效果。
4.發(fā)現(xiàn)異常后就診率不高
在實施乳房自檢的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就診,有利于乳腺疾病的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但是仍有部分女大學生在發(fā)現(xiàn)異常后沒有選擇就診。在趙蕊等[13]對女大學生乳房自檢的行為及影響因素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大約有1/3的女大學生認為去醫(yī)院進行乳腺檢查是一件尷尬的事;在江鈴等[8]的調查中顯示有83.9%(957/1 141)的女大學生會在乳房自檢發(fā)現(xiàn)異常后及時就診;曾洋等[9]對南充市女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在發(fā)現(xiàn)乳房異常后有61.8%的人選擇不處置。目前,女大學生在發(fā)現(xiàn)乳房異常后就診率過低,這直接反映出這一人群對于自身乳房的健康意識薄弱并且進行乳房保健的行為亟待提高。
1.就讀專業(yè)
醫(yī)學專業(yè)乳房自檢率較非醫(yī)學高。醫(yī)學專業(yè)女大學生對乳腺疾病相關理論知識更為了解,乳房保健意識更強,而非醫(yī)學生對相關醫(yī)學知識極為缺乏。據楊淑嫻等[15]人的調查顯示,醫(yī)學生的乳房自檢知曉率為38.0%,非醫(yī)學生為9.1%,醫(yī)學生乳房自檢的實施率為26.8%,而非醫(yī)學生為7.5%;來自復旦大學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專業(yè)方面,護理專業(yè)女大學生的乳房自檢實施率更高,其優(yōu)勢是其他專業(yè)的平均效應的6.62倍[13];王娟等[10]人的研究認為醫(yī)學專業(yè)女大學生在自我保健方面較非醫(yī)學專業(yè)女大學生占優(yōu)勢,醫(yī)學生乳房自檢知曉率為非醫(yī)學生的4倍,同時醫(yī)學生的自檢實施率也接近非醫(yī)學生的4倍;這與周春蘭、龐震苗、黃淑敏等[6,7,14]人的研究結果相似。非醫(yī)學專業(yè)女大學生獲取乳房自檢知識的途徑相比醫(yī)學專業(yè)的要缺乏,且不具備醫(yī)學專業(yè)基礎,應作為乳房自檢知識宣傳與培訓的主要對象,能否提高非醫(yī)學專業(yè)女大學生自檢率是促進女大學生整體乳房健康的關鍵。
2.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越高,開展乳房自檢比率越高。相對于高學歷高年級的女大學生,低學歷低年級者接受相關的學習相對較少,對自身的乳腺健康的重視程度也相對較低。來自復旦大學的調查結果顯示,碩博學歷的女大學生開展乳房自檢的比率是本科學歷的2.2倍[13]。來自天津醫(yī)科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年級對于女大學生乳房自檢的認知有著顯著的影響,年級越高,自檢知識問卷得分越高,兩者呈正相關;在對廣東省某高校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年級差異同樣也是影響女大學生進行乳腺癌預防行為的主要因素[6-7];國外一項對沙特女性的調查也顯示,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越容易自覺開展乳房自檢[22]。因此,需注重對低年級和對本科女大學生的乳房自檢知識指導。
3.乳腺疾病史和家族史
乳腺疾病史是影響女大學生進行乳房自檢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這一人群乳腺健康意識更強,更能意識到自身對于乳腺癌的易感性以及患乳腺癌的嚴重性。在胡潔蔓等人的研究中認為有乳腺疾病史或親友中有患乳腺癌的女大學生乳房自檢實施率較高[5-7];在Abolfotouh[22]的調查中也顯示,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的危險因素之一,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更傾向于進行乳房自檢。另一項調查表明,當控制影響乳房自檢的其他因素后,有乳腺疾病史的女大學生乳房自檢實施率是沒有相關病史者的12倍左右[13]。因此,乳腺疾病史是女大學生進行乳房自檢的重要動機之一,患病經歷可以增加女大學生對自身乳腺健康的關注。
4.乳腺癌的預防態(tài)度
態(tài)度是重要的行為改變因子,對于預防乳腺癌的態(tài)度越積極,越有利于乳房自檢行為的實施。趙蕊等的調查結果顯示女大學生對乳腺癌的預防態(tài)度與乳房自檢的實施率呈正相關;兩項來自馬來西亞的研究也表明,實施乳房自檢的信心會促進乳房自檢的進行;這與相關的研究結果一致[15-18]。另一項研究表面,對預防乳腺癌存在錯誤認知或負面心理,不僅會使人焦慮恐懼,更會因消極情緒延緩治療而加重病情[23]。
5.情緒的調節(jié)能力
黃淑敏等的研究認為女大學生情緒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高低是影響乳房自檢認知水平的因素之一;另有研究表明,情緒調節(jié)能力差極易使人產生消極情緒,而這種消極情緒未得到及時調節(jié),則會影響高校女大學生對乳房疾病的認知[6]。因此,在進行乳房保健行為指導的同時,應注重培養(yǎng)女大學生的情緒調控能力,以提高女大學生的自檢率和認知水平。
6.母親受教育程度
母親受教育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女大學生對乳房自檢的認知情況。來自天津市的調查結果顯示,母親受教育程度直接影響著女大學生乳房自檢認知[6]。母親是女大學生最信任的同性陪伴者,母親的影響既有認知方面也有行為方面。女大學生未來將成為新時代的年輕母親,加強對女大學生乳房自檢的指導和教育也有利于新一代女性的健康意識培養(yǎng)。
7.乳房保健知識獲取途徑
缺乏相關知識獲取途徑,使女大學生乳房自檢知識得不到普及,進而影響乳房自檢的實施。一項廣東省關于女大學生乳腺癌預防知識行為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顯示,乳腺保健知識途徑是影響高校女大學生乳腺癌預防行為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另一項調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杭州市女大學生自檢率有所提高,推測與近年網絡的普及有關,知識獲取途徑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女大學生的自檢率得到提高[7-8]。因此,對于乳房自檢的知識宣傳模式應該多樣化、便捷化、專業(yè)化,以提高女大學生的乳房健康意識,有利于乳房保健行為的進行。
總之,我國女大學生乳房自檢不容樂觀,乳房自檢知曉率、實施率、正確性以及發(fā)現(xiàn)異常后就診率均有待提高。乳房自檢的行為影響因素包括專業(yè)、學歷、乳腺疾病史和家族史、乳腺癌預防信心、情緒調節(jié)能力、母親受教育程度以及乳房保健知識獲取途徑等。學校、社會、醫(yī)療保健機構在進行宣傳的同時,更要注重宣傳的模式多樣化和適應性。未來,我們可以探究通過網絡、乳腺自檢相關課程開發(fā)等為女大學生提供更多便捷、專業(yè)的學習途徑,提高女大學生乳腺自檢的相關知識和知曉率;適時地根據年齡、學歷和專業(yè)調整女大學生的乳腺自檢知識的宣傳方法和力度以滿足不同類型女大學生的需求;注重對女大學生情緒的關注,通過心理課堂、一對一的指導等方法幫助女大學生調節(jié)情緒,提高對乳腺自檢的適應性;為女大學生提供私密性良好的醫(yī)療咨詢渠道,以提高女大學生發(fā)現(xiàn)異常后的就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