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杰
摘 要 琵琶輪指質(zhì)量的好壞,對琵琶演奏藝術成功如否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掌握扎實的琵琶輪指技術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它與琵琶快速彈挑技術難度近乎相同,兩者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必須經(jīng)過漫長而科學的練功過程才能從根本上掌握琵琶輪指技巧。
關鍵詞 琵琶 輪指 技巧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琵琶輪指是琵琶演奏中右手指法的重中之重,也是集中體現(xiàn)琵琶藝術靈魂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著名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長詩《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名句,準確地刻畫了琵琶輪指藝術的音響效果。因此,琵琶輪指質(zhì)量的好壞,對琵琶演奏藝術成功如否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掌握扎實的琵琶輪指技術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它與琵琶快速彈挑技術難度近乎相同,兩者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必須經(jīng)過漫長而科學的練功過程才能從根本上掌握琵琶輪指技巧。那么,琵琶輪指怎樣才能達到“玉珠落玉盤”那種清脆明亮,晶瑩剔透的藝術效果呢?筆者認為右手輪指應提高如下四個演奏能力。
(1)提高輪指力度能力,解決軟弱無力問題。手指具備相當?shù)牧Χ群湍土Γ茄葑嗪门幂喼傅母净A。由于我們的雙手在人體結(jié)構(gòu)中屬于末梢神經(jīng)部位,處于微力狀態(tài),加之琵琶輪指要求四根手指向外方向彈出且用小關節(jié)運動,這就更增加了輪指的難度。那么怎樣解決手指無力的問題呢?實踐證明,一是要固定規(guī)范的輪指手型。輪指的手型和彈挑的手型相同,都要形成半握拳狀,手指的小關節(jié)都要彎曲孤起,大指和食指指尖捏在一起,手虎口呈圓圈形,右大臂自然下垂,右小臂和手背角度與琵琶面板形成平面,整體上保持輪指的自然準備狀態(tài)。二是要放慢速度進行空弦輪指練習。因為只有放慢速度練習輪指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科學方法。我們可先從食指起板開始,然后中指、無名指、小指依次向外彈出;也可以從大指起板,然后從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依次向外彈出。指與指間隔的時間要與鐘表秒針走動的聲音一般快即可。
(2)(食指)四(中指)三(名指)二(小指)一(大指)的循環(huán)練指。第一遍前行是大指起板,返回則是食指起板。每個手指完成彈弦后要迅速放松,由較直的指形恢復到半握拳的準備狀態(tài)。
(3)要創(chuàng)造條件模擬輪指練習。如行走,可以利用上衣對襟左側(cè)邊線做琴弦,左手捏住對襟下端將衣襟拉緊,右手可在衣襟上邊練習輪指;如上課和就餐時,可以把桌子面和桌子腿的邊楞線作為琴弦,在不影響學習和就餐之余練習右手輪指;再就是可以把墻角做為琴弦,只要路過墻角時,右手就要不失時機的在墻角線上練上幾遍。這樣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右手五指的內(nèi)在力量和輪指技術就會不知不覺的逐漸加強。
(4)提高輪指獨立能力,解決相互依賴問題。開始學習琵琶輪指時,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右手指分不開,五指連在一起,相互粘連,動一指全軍覆沒,甚至因此動搖了學習琵琶的信心。那么怎樣解決手指互相依賴,不能獨立出指的弊端呢?經(jīng)驗表明,一是要練習反輪指法。這樣可以打破傳統(tǒng)輪指的常規(guī)習慣,讓每一個手指得到有效的獨立鍛煉,尤其是對無名指和小指的獨立鍛煉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要進行手指分解輪指練習,鍛煉五個手指獨立操作,既節(jié)省時間又提高了輪指能力。三是要進行挑輪練習。具體指法就是大指挑里弦在前,然后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彈一弦在后??梢哉f挑輪指法是琵琶演奏最難掌握的指法。開始要先練習慢節(jié)奏的四分音符曲子,大指按每拍一個輪子挑一次的數(shù)量進行;然后再練習節(jié)奏比較快的八分和十六分音符。這個階段的挑輪效果,就形成了大指唱主角,其他輪一弦的四個手指就成了唱配角的關系。
(5)提高輪指純凈能力,解決雜亂無章問題。一是要左手指按弦的位置要得當。如果手指尖按在相、品的大上端,離相、品距離較遠,弦身與相、品接觸不實,彈弦后琴弦震動搖擺與相、品發(fā)生摩擦,就回發(fā)出唦唦的噪聲;如果手指按在相、品的頂端,妨礙了弦身的震動,就會產(chǎn)生木啞之聲。正確的按音位置應按在離相、品很近的上端,手指下側(cè)緊挨著品的上邊緣,右手輪指時左手按指要用力按實,讓弦身與相品接觸處不留縫隙,使相、品上端的琴弦沒有震動的余地,這樣就會發(fā)出干凈明亮、顆粒飽滿的樂音。二是要有正確的輪指手勢。輪指時左右碰弦的原因主要是手指小關節(jié)僵硬機械,缺乏彈性,收放不自然,動作不靈活,手指沒有及時收回,而是繼續(xù)伸直運作且動作過大而碰幢到其他琴弦發(fā)出的噪音。正確的輪指手勢是,右手指彈弦后馬上回復到半握拳準備狀態(tài),彈弦時小關節(jié)要產(chǎn)生壓弦感覺,能夠較好的利用琴弦的彈性對手指產(chǎn)生反彈作用,使手指自然地返回到半握拳位置。手腕要配合輪指上下輕微旋轉(zhuǎn),其力量要與手指的用力相均衡。如果手腕的力量大于手指的力量,就會導致手指的活動范圍擴大而碰弦產(chǎn)生噪音。大指挑弦后中關節(jié)要立即彎曲,不要總是伸直狀態(tài),大指的具體運作是,準備挑弦要低頭,挑弦時要抬頭,手虎口始終保持圓形狀態(tài),這樣就能夠預防和消除碰弦機會。三是左手按指要與琴弦嚴密結(jié)合。要養(yǎng)成用手指尖按弦的良好習慣,手指尖按弦的好處是力量集中、柔和,擊弦面積小,能夠充分發(fā)揮左手指中、小關節(jié)的彈性作用。兩者之間嚴密實在,將弦身控制在穩(wěn)定狀態(tài),輪指后就會發(fā)出干凈透明,富有顆粒飽滿的金石之聲。四是右手輪指觸弦位置要得當。輪指時五個手指的擊弦點要集中到琵琶的第32品和復手之間的二分之一處,大指與小指的擊弦點(即觸弦距離)上下不超過5公分,這樣輪指的音色就會結(jié)實、統(tǒng)一、明亮。
綜上所述,熟練地掌握琵琶輪指技術和技巧是一件較難的事情,這就需要有一股刻苦練琴的信心和毅力。要耐心的度過三個過程,即不會輪到會輪,不熟練到熟練,不滿意到滿意的三個階段,要不間斷的鞏固、發(fā)展、再鞏固、再發(fā)展輪指能力,直至使兩手達到外柔內(nèi)剛的程度,琵琶輪指技術就會收到爐火純青的演奏技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