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考數(shù)學中,排列組合問題是每年的重要考點。其通常出現(xiàn)在填空題中,屬于中低檔類型的題目,因此其也是考生必須拿分的題型。但該類題目類型比較多,而學生在解答此類問題時往往會因為沒有分清題目類型,錯用解題方法從而導致題目解答錯誤。
關(guān)鍵詞:高考數(shù)學;排列組合;常見題型;解題技巧
排列組合常見的題型有:元素的“在”與“不在”的問題、元素的相鄰問題、元素的相離問題等。雖然排列組合的題目并不難,但是其題型種類較多且比較難判斷。并且不同類型的題目其使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解答此類問題時,先要判斷其題型,然后使用對應的方法,方可正確解題。
一、 元素的“在”與“不在”的問題
在解答元素的“在”與“不在”的問題時,既可以從元素入手,也可以從位置入手,但是必須要始終牢記的是誰“特殊”誰優(yōu)先排列。如果從元素入手,則先給特殊的元素安排位置;而如果從位置入手,則先給特殊位置安排元素。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兩種方法只能獨自使用,不能同時使用。
例1班級上6個人準備拍照,此時將6人排成1排,要求小明既不站在最左邊也不站在最右邊,求共有多少種站法?
解析方法一:從位置入手,通過審題可知,最左邊和最右邊是最為特殊的位置。
第一步:先從其他5個人中選擇2個人分別站在最左邊和最右邊,有A25種站法;
第二步:剩下的4個人站在空著的4個位置,有A44種。從而可得一共有A25A44=480種方法;
方法二:從元素入手,由題干可知,小明同學是最為特殊的一個元素。
第一步:先將小明安排到中間的4個位置的任意一個,有A14種方法;
第二步:剩下的5個人站在空著的5個位置,有A55種方法。從而可得一共有A14A55=480種方法。
點撥本題運用兩種方法解題,通過相比較發(fā)現(xiàn)從元素入手,比較容易理解。此外本題也可以采用間接法進行解題,即先假設6個人的排隊是無限制條件的,從而算出其總有A66種方法;然后再將特殊情況去除掉,即小明站在最左邊和最右邊時6人排隊情況。從而可以算出一共有A66-2A55=480種方法。
二、 相鄰問題
相鄰問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排列組合的問題,通常情況下,題設往往會給出同一元素必須要相鄰的限制條件。解答此類問題的方法為“捆綁法”,即將同一元素看成一個整體,將其當作一個元素同其他元素進行排列,然后再將看成整體的部分再排列,即可算出種類。
例2有3個高三(1)班的學生、4個高三(2)班的學生站在一起,其中(1)班同學必須相鄰,(2)班的同學也必須相鄰,求共有多少種排列方法?
解析通過審題可知,此題為相鄰問題。
第一步:將3名高三(1)班的學生看成一個整體,看成一個元素,將4名高三(2)班的學生看成一個整體,看成一個元素。這兩種元素排列一共可有A22種方法;
第二步:將高三(1)班、(2)班的學生分別進行內(nèi)部排列:高三(1)班的學生內(nèi)部排列共有A33種方法,高三(2)班的學生內(nèi)部排列共有A44種方法。所有共有A22·A33·A44=288種方法。
點撥通過此題的解題過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運用“捆綁法”進行解題,其思想為先整體再局部。此外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的是,在使用此方法時一定不能忘記對整體內(nèi)部的排序,特別在有些不只一個整體的題目中,對其內(nèi)部的排序不能有遺漏。
三、 相離問題
相離問題即不相鄰問題,該類問題的模型為將n個不同元素排列,其中有k個元素互不相鄰,求排列方法的種類。解答此類問題的方法為“插空法”,即將無要求的元素先排列,然后將互不相鄰的元素的插到已經(jīng)排好的元素之間的空隙中,即可算出種類。
點撥由題意可知,本題的解題思想為先分步再分類,其中其分步是根據(jù)題干中所要求的偶數(shù);而分類則是根據(jù)特殊元素來進行分類的。而在解答不相鄰的問題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進行分類計算時,一定看準有多少空位,特別是在排列的數(shù)量比較多的問題時更需要注意。
綜上所述,在解答排列組合的問題時,其關(guān)鍵就是密切關(guān)注題干中的一些限制條件,從限制條件中判斷題目所屬的類型,然后運用適當?shù)姆椒ㄟM行解題。此外需要學生特別注意的是,在解答此類問題時其解題過程最好分步書寫,這樣往往會使解題思路清晰,從而提高正確率。并且對一些常用的解題方法要有一個很好的認知。
作者簡介:
田飛,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第四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