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行知先生說:“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fā)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比祟愂澜绲闹R是無窮無盡的,教師教不完,學生也學不盡,我們?yōu)槿藥熣?,必須先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孩子們,教會他們學會學習、教會他們自主學習,把方法傳授給他們,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用老師教的方法去學習、去探索,永無止境地學習。
關鍵詞:歸類識字;識字方法;學會識字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要求老師教會孩子學會學習,利用教科書教給孩子們學習的方法。教是為了今后的不教。在低年級識字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力求激發(fā)識字興趣,注意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主動識字,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將識字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需要,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扎實地學字,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積累,隨時鞏固已獲得的識字成果,主動探究、掌握一些識字方法,在課外也能用自己的方法去識字,使孩子們逐步提高自學生字的能力。
小學階段識字教學的過程,要注意體現識字的階段性和連續(xù)性。低年級識字教學,要通過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教師還應該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為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打下良好基礎。
古人分析漢字的造字方法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二年級的教科書,將識字安排成以下幾種形式:詞串識字、看圖會意識字、形聲字歸類識字、形近偏旁的比較、特殊偏旁的認識。
一、 借圖思考會意字
看圖會意字是通過形象化的圖畫讓學生體會字義,提高識字興趣,同時初步認識象形字和會意字的造字規(guī)律。教材上冊的識字3、7屬于看圖會意識字。如“看、筆、歪”等字可以運用構字規(guī)律來分析字形。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活躍,學生通過自己的細心觀察,看著這些生字和圖片竟有那么多的聯系,學生在圖與字的對照學習體驗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原本枯燥的漢字學習中也隱藏著趣味。這樣學習漢字的方式孩子們其樂無窮。
二、 比比換換形聲字
教材上冊的識字4、8兩課列出了一些形聲字,形聲字歸類識字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形聲字形旁表意、聲旁表音的特點。如:識字4的教學中,先學“苗”,再教“描”,啟發(fā)學生懂得右邊的“苗”表音,所以讀作“miáo”。以后教學“瞄、喵、貓、錨”等字時,引導學生注意它們的聲母、韻母和“苗”相同或相近。課文后附加的韻文則提供了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理解字義。在識字8的教學中,“包”字比較易掌握,起初出示包的圖片時,學生憑借生活經驗說出了圖上所畫物品。低年級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所以,老師又出示了一系列圖片,在直觀、形象的圖中,學生認識了“苞、飽、炮、泡”,知道了“包”字,可以與“艸、氵、火、饣”四個偏旁組成新字,并根據老師出示的圖片推測出偏旁與字意之間的關系,教師引導學生看情境圖、朗誦兒歌,讓學生感受荷花含苞待放和盛開的美麗,感受金魚悠然自得地在水中嬉戲的情景,憑借這幅情景圖理解了“花苞、飽滿、水泡”的詞義。學生這樣的一個學習的過程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識得了生字,在圖片的幫助下獲知了詞義,也是在教師引導下自主學習的方式,這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過渡過程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上臺摸一摸飽滿的豆莢,從觸覺上學生體驗到了“飽滿”的含義。而后教師又設計了一個小游戲,根據要求把“包”字和“艸、氵、火、饣”組合成新朋友,學生在愉快的游戲過程中又鞏固了知識。教師還運用字盤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形象地出示了形聲字的聲旁與形旁,從而再次了解了形聲字的構字特點,將有關形聲字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識字能力。學生在這節(jié)語文課上不僅學到了教學活動所要求的內容,還學到了一種識字的好方法。這樣的教學,大大調動孩子們學習生字的興趣,不僅降低了識字的難度,還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三、 以熟帶生字牢記
對于小朋友,在字形教學上,我用更通俗的說法、更淺顯的方法教會他們,也是他們最喜歡的、最容易掌握的方法——“以熟帶生”。這也是如今在課堂上我的孩子們舉例最多的一種方法。我首先指導學生正確掌握隨生字出現后字形結構和偏旁,然后分析生字的組成。逐步指導學生根據生字特點,運用已掌握的筆畫、熟字、偏旁、結構、筆順等識字的基本知識去分析、記憶字形,向學生傳授幾種常用的記憶字形的方法:熟字加筆畫、熟字去筆畫、熟字換筆畫、熟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編兒歌、形象記憶法等。通過易記、有趣的識字方法,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使學生牢固記憶生字字形。
四、 巧借偏旁記字義
教材下冊的識字3、4、7、8都是根據偏旁歸類識字的。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觀察偏旁從實物到古文字、再到今文字(偏旁)的演變過程,讓孩子們初步認識它們所表示的不同意思。再根據偏旁和圖片探究生字的意思,其實都與這個偏旁有關。圖文對照,聯系生活實際,區(qū)分偏旁,借助偏旁巧記字義。這樣的識字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興趣盎然地有效識字。
一年多以來,我覺得小朋友學習生字已經有了自己的竅門。他們會積極開動小腦筋,想出許多不同的熟字來幫助自己記憶生字。比如:生字“京”和“申”。我引導學生看清字形后想出記憶生字的方法,學生馬上就說出了上節(jié)課學習的“涼”字和上學期學習的“就”字,兩個字中都有“京”這個部分,他們都在熟字上去掉了一部分就學到了一個新字。而“申”字讓他們想到的熟字就更多了,而舉手的小朋友都是爭先恐后。他們想到了“田、由、甲、里、神、電、中”,還有同學想到了把“十”和“口”組成“申”,但是和“田”也有區(qū)別,我在課堂上借機讓學生對幾個形近字進行比較,看看他們的異同點,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這樣用熟字記憶生字的方法非常好,將新知與舊知相聯系,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形近字異同點比較,加深學生印象,減少課后書寫錯誤。學生掌握得很快,觸類旁通,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思考找到屬于自己不同的方法。這樣學生在學校學知識的同時,也學到了學習的方法。
作者簡介:楊麗君,江蘇省太倉市朱棣文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