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是一門被公認的“最難學”的學科知識,隨著近幾年教育事業(yè)的深化改革,初中數學由于其所處的承上啟下位置,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相應地也對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作為初中教學課程中的基礎學科知識,當前的數學教學現狀并不容樂觀,一方面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使得初中數學的課堂效率降低。為此本文主要就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這一主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展開探討
一、 引言
初中生正處于數學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但是由于他們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間接使得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會更加的艱難。而當前數學教學存在的現狀主要表現為: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師的整體素質有待提升;學生課堂學習不夠積極……因此只有充分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后,才能進一步提高整個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并促進整個數學教育事業(yè)的良好發(fā)展。
二、 當前初中數學課堂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 沒有從本質上適應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雖然當下各大中高等學校都在宣揚新課程教學思想,但是很多教師都沒有將其在教學上進行深入的貫徹執(zhí)行,而是依舊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其中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
一是沒有很好的轉變自己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意識,依舊把自己當做教學的主體,而完全忽略了學生其實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與者,他們同樣是課堂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則是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比較傳統(tǒng),只是一味地根據備課內容把相關知識灌輸給學生,而忽視了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即全面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比如在教學關于“濃度”這一應用題的時候——一杯含鹽15%的鹽水200克,要使鹽水含鹽20%,應加鹽多少?就沒有考慮到使用情景教學法。
(二) 深受應試教育的嚴重影響
雖然新課程教學的改革已經進行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是初中數學并沒有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數學能力和各方面的思維能力也沒能得到整體的提升。其根本原因還是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依舊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
由于目前考試依舊是以分數為主,以致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也僅僅圍繞著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加上分數已經成為對學生優(yōu)秀與否的評判標準以及考察學生綜合能力強弱的方式。所以教師和學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都比較明顯,以致于長期以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都得不到提升,長遠來看,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和教育發(fā)展都是極其不利的。
(三) 初中數學教師的能力有待提升
當下大部分的初中數學教師雖然都有著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卻使得他們的教學模式容易固化,以致于對新的數學教學理念和方法產生比較排斥的情緒,這將對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帶來極大的阻礙。而為了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部分中學也從專業(yè)的師范類院校招聘了大量的年輕教師,但是他們在擁有新思想新觀念的基礎上卻缺少足夠的教學經驗,而且還存在責任心不足,心態(tài)過于浮躁等問題。
不管是難于轉變思想還是缺乏經驗,這些都是教師教學素質和能力不足的表現。而這些問題所產生的結果則是讓教師無法很好地駕馭課堂教學,無論是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還是回答學生所提出的各式各樣問題方面都存在阻礙。長此以往,不但無法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任務,還會使得班上學生的數學成績明顯下滑。
三、 促使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實現的主要途徑
(一) 完善初中數學教學體系
任何一門學科知識,加強對其體系的完善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而前提就是要對其教學內容進行更加清楚的認識和了解,并為此建立完善的教學體系;除此之外就是教學的方式也要相應地發(fā)生轉變。
從數學教師的角度看,就要力爭使數學教學的內容變得更加生活化。尤其是數學案例的呈現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并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生活的難題。
比如在應用題知識教學中,就可以舉這樣的例子:xx同學家附近的菜市場上,茄子為 3 元/斤,西紅柿為 2 元/斤,同學媽媽從菜市場一共買了5斤蔬菜,總共 13 元,難么,請問同學媽媽在菜市場上買茄子和西紅柿分別多少斤?
(二) 提高初中數學教師的綜合素質
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除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外,有效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也是極其重要的。
首先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作為學校,平時可以聘請一些優(yōu)秀的一線數學教學專家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同時還要加強同行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條件的學校還要積極組織教師到各地區(qū)參加相關的教學研討會。
除此之外,學校還要有意識地加強教師思想道德品質教育,讓教師深刻地明白自己所從事的這份職業(yè)是如此光榮,并深刻明白從事數學課堂教學工作除了向學生傳授基礎的知識外,還要幫助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所遇到的問題,從而將教學相長的教學理念進行深入的貫徹。
(三) 鼓勵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方式
在整個初中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活動都是從感性上升為理性的一個過程。因此,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構建起一個更加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作為教師就需要不斷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比如:利用多媒體技術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
例如:在講“圓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節(jié)課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事先做好“兩圓關系”課件模型,這樣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就能更加直觀的看到圓這一圖形的六種不同位置變化,進而也能通過理性認識歸納出圓的定理。
由此可見,抓住學生的性格特點,并通過多媒體技術的熟練運用,學生就能通過自己大腦思維得出更加準確的關于圓的概念,從而加深對幾何圖形相關知識的理解,當然也更利于整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四、 結語
初中數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知識,作為初中生,只有打好數學基礎才能在今后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更少的阻礙。而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是要盡可能利用有限的時間向學生傳遞更多的知識,這樣也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整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長遠來看,也更有利于我國初中數學教學事業(yè)的深化改革。
參考文獻:
[1]宋秋前.初中課堂教學現狀分析與優(yōu)化策略[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01.
[2]蔣正球.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析與運用[J].考試周刊,2015,09.
作者簡介:
肖金生,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qū)競暉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