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yǎng)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思想道德是文化自信與自覺培養(yǎng)的土壤,本文主要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闡述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自信相互融通且貫徹的途徑,從根本上培養(yǎng)大學生對于文化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精神,提升大學生對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即文化自信。
關鍵詞: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一、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為文化自覺奠定基礎
1. 對思想政治理論教師自身提出高度的文化自覺意識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師作為大學生接觸文化的唯一實體來源,對于大學生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意識有著潛移默化的效果。然而,很長時間以來,思想政治教師對自身教育的有效性產(chǎn)生懷疑與迷惑,開始對自己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底氣,從而間接地影響大學生對文化的親身感悟。因此,作為大學生思想教育獲得的直接來源,我認為思想政治教師必須用高度的文化自覺武裝自己的大腦,從而更加有利于文化精髓對大學生的浸透。
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自身應有對文化自覺深刻的認識,以及對這門課程有著深入的理解與傳授能力,從而更有利于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完善與傳播,并能夠正確地領導大學生對社會核心價值的認識與運用。胡錦濤總書記就曾指出:“要充分發(fā)揮課堂教育教學的主導作用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理直氣壯地講授馬克思主義?!?/p>
2.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課程內(nèi)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作為社會文化的指南針,對于高校大學生對文化的理解與貫徹有著必不可少的聯(lián)系,因此各個高校應結合學校的自身情況,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歸納與整合,使得它成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現(xiàn)實實例,對學生加以引導與教育,融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來,更加有利于對大學生文化自覺意識的培養(yǎng)。
3. 將中外文化的比較研究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體系
在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個國家的政治思想以及傳統(tǒng)文化也在不停地碰撞與吸收,在課堂中融入對中外文化的對比,有利于大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以及對外國文化的正確審視。要想樹立大學生對文化自覺的培養(yǎng),必不可少的需要中外文化的強烈沖擊,應該正確的領導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維護與鞏固,幫助同學正確看待外國文化,自覺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yōu)勢與先進性,從而更加有利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更加有利于我國文化的發(fā)展,使之歷久彌新。
二、 實踐貫徹理論思想,培養(yǎng)文化課堂
1. 創(chuàng)建“知行課堂”,提升學生文化自育能力
當然,思想政治理論的真正貫徹只有理論的指導是不行的,還需要在實踐中深化理論思想,同時就展示了“知”與“行”相結合的重要性。學校可以利用課余活動開展各種實踐活動貫徹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的高度認同感,使得“知行合一”。
2. 引導學生參與學校文化創(chuàng)建
培養(yǎng)學生嚴謹、務實、求實、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思維,是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校文化創(chuàng)造,在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尊重文化學者,提倡學術氛圍,構建折中主義,學術自由的學術環(huán)境,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強度。此外,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使學生能夠積極開展文學和文化工作,促進學校文化的發(fā)展。
3. 使學生成為大學精神建設的主力軍,為他們提供很好的實踐平臺。
建校背景、發(fā)展歷史、文化傳統(tǒng)和辦學特色是各個大學之間的主要區(qū)別,所以不同的大學形成不同的大學精神。大學精神作為一所大學的主要精神支柱,主要體現(xiàn)在學校精神、學術氛圍、學習氛圍和師生行為上,而大學生可以從這些方面研究學校的歷史以及文化精神成因,有利于培養(yǎng)高度的文化認同感,讓大學生主動地加入到學校的文化建設中來,從而促進大學精神不斷發(fā)展。
4. 幫助學生主動參與大學文化軟環(huán)境的建設
大學文化的軟環(huán)境主要是指學風、校風、治學態(tài)度以及學術行為。
為了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風格,端正的學術研究態(tài)度,嚴謹?shù)膶W術行為,同時讓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系統(tǒng)建設,自我服務和自我管理,與學校文化一起成長。
文化建設作為強國建設的重要部分,開始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然而針對大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缺失,各界開始尋求解決方法,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作為文化自覺培養(yǎng)的土壤,逐漸深入到大學生日常生活教育中,究其根本,大學生文化自覺的缺失,是自身對文化認識的淺薄與社會文化氛圍的缺失共同作用下產(chǎn)生的結果,因此本文嘗試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從根本上對大學生文化自信即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進行培養(yǎng),希望取得很好的成果。
參考文獻:
[1]謝和平.大學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M].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
[2]費孝通.文化與文化自覺[M].群言出版社,2010.
[3]宋元林,吳懷友.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湖南大學出版社,2012.
[4]顧友仁.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M].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吳曉楠,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工程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