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華
(山西大同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山西大同037009)
體操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學校體操的發(fā)展越來越被“邊緣化”,面臨著“教師倦教、學生厭學”困境。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以及實施健康中國戰(zhàn)略”。在了解學校體操發(fā)展現(xiàn)狀的基礎上,本文從國際、國家、學校三個角度分析了我國學校體操發(fā)展的前景,旨在進一步推動我國學校體操運動的開展,增強學生體操能力,提高體操教學質量。
自改革開放以來,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國家和地方在學校體育體操方面頒布和實施的法律法規(guī)及政策累計有超百項之多,這些法律法規(guī)雖然在學校體操教學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因為諸多因素,學校體操在發(fā)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不利因素。
(1)體操教材存在不足。體操項目本身的特殊性,一些技巧和杠上動作需要保護和幫助方可完成,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和危險性;其次體操教材雖然在章節(jié)數目上增多,內容不斷豐富、教材具有多樣性,但是在設計過程中缺乏一個完整的體系,沒能把握教材發(fā)展的趨勢與走向。僅僅是針對競技體操,對學校體操的教學,以及實用方法等的教材較少,不能很好地指導實踐。
(2)體操課內容被取代。體操被稱為運動之父,是人體進行全面運動的最佳項目,所以從遠古時期就受到了人們的尊崇,而近代西方器械體操的傳入,使得當時的體操盛興,學校開設的是體操課,應該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占重要地位。但是在很多學校,由于健美操、體育舞蹈等項目因其危險性低,動作優(yōu)美,得到了廣大體操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引起了學校體育管理者的重視,逐漸替代了體操教學內容,一定程度制約了學校體操的發(fā)展。
(3)教師的體操知識和技能較差。近十幾年來畢業(yè)的無論高校還是中小學體育教師,體操技術技能水平都很低,有些動作示范做不了,也不會保護,所以只能不上或者只上難度較小的簡單動作,對學生形不成感染和向往的影響力。關于學校體操的科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高校體操普修課的教學及課程改革,關于中小學的體操教學研究很少。
(4)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較差。體操運動對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的要求較高,學生是體操教學過程中的主體,現(xiàn)階段學生的身心素質較差,注意力不集中,意志比較薄弱,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而體操教學要求精力充沛、注意力高度集中,目前學生肥胖者增多,普遍身體素質較差,難度較高的動作無法完成,甚至可能造成運動損傷。
基于以上原因,造成了大中小學生體操課難度質量下降、學生體操運動能力低下的結果。
在奧運會或其他賽事上,體操是中國獲得獎牌主力項目,成績一直排在前三,占據優(yōu)勢地位,這些有利于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1]。體操相關領導對體操的重視,激發(fā)了國民對體操的認識,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校體操的發(fā)展。但是對于日本、美國等國家體操的蓬勃發(fā)展,體操后備人才數量儲備巨大,競爭逐漸激烈,凸顯競技后備人才危機。學校體操運動必須蓬勃發(fā)展,才能源源不斷地為我國競技體操輸送優(yōu)秀的后備人才。
2016年里約奧運會,作為奪得金牌的主力項目,我國體操失利了,引起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的重視,全國高校體操教練員培訓、快樂體操進校園、增加了體操比賽等,吸引更多的人來了解和參與體操。在此之前,國家也頒發(fā)了部分體育政策,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等強調學校體育工作相關人員對學生體質健康的認識[2-3]?!督處煿べY待遇的暫行規(guī)定》《全民健身綱要》和十九大報告加快體育強國建設等都將從側面促進學校體操的發(fā)展。
2.3.1 體操教材
體操教材是學生學習體操知識的通訊錄,學生通過對體操教材的學習,加深對體操知識的了解,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體操教材雖然隨著學校體育的發(fā)展不斷更新,但依然缺乏時代性。各個版本的體操教材都是針對的競技體操的教學方法、原則和練習的手段等,對學校體操教學過程、組織等方面的研究不足。雖然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在教學過中會通過增加游戲,或改變練習難度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在教材中卻沒有這方面的章節(jié)。此外,隨著國家領導人在不同的時期對體育有不同的解釋,從“健康第一”到“終身體育”,學校體操教學有何變化,沒有出現(xiàn)在學校體操教材中。對于小學生來說,體操教材過于枯燥、單一,不能吸引其目光,增加其學習的興趣,這些都將阻礙學校體操的發(fā)展。
2.3.2 課程實施
體操課程的實施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環(huán)節(jié),是學校體操發(fā)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為適應新時代要求,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學校體育各級管理部門加強了體操課程實施管理,是體操課程順利實行。體操課程因需要保護和幫助,對體育教師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學校的學生逐漸增多,男女比例相差較大,而在體操項目中男女生項目不同,需要男女體操教師分別任教。在大多數學校,專業(yè)的體操教師人數配備較少,且上課的人數較多,教師的責任大,任務重,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具有很大的難度,更甚者在部分中小學取消了體操課。但是在高校體操專修課因健美操、瑜伽的等課程的增加,而課時逐漸減少。學生對體操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雖然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無法進行較高難度動作的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師體操水平不高的后果,惡性循環(huán)當然就會影響體操的普及程度。
2.3.3 教學內容
體操教學內容包括分為基本體操和競技體操。目前學校體操的教學內容主要有技巧、廣播體操等基本體操[4]。其內容豐富,動作簡單,形式多樣,可以發(fā)展學生的身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組織紀律性,全面鍛煉身體,培養(yǎng)時空感覺、空間定向和自我調控能力,對調節(jié)情緒,煥發(fā)精神,增強團隊意識都有積極的作用。部分學校引進競技體操訓練的方法、內容、并對其進行篩選和簡化,應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豐富了體操教學的內容,促進了學校體操的發(fā)展。但是多數學校的體操內容如跳山羊、單雙杠等都沒有設置。這對學生果敢、頑強等意志品質以及力量等運動素質的培養(yǎng)有所欠缺。
2.3.4 場地器材
場地、器材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和工具,是學生認識體操、學習體操過程中的主要“武器”。是教師和學生交往過程中“信物”。體操動作難度較大,練習者往往需要保護與幫助,這不僅要求練習者有較好的身體素質,而且要求場地和體育器材符合標準。隨著我國經濟和綜合國力的飛速發(fā)展,國家加大了對場地和體操器材的投資,使得體操教學設施逐漸完善,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損傷,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體操的熱情。器材,在許多中小學,為了便于練習者練習,對體操器械進行了簡化,降低了單雙杠的高度或用其他同等效果的器械來代替等,使得體操動作簡單而富有樂趣。但是部分學校體操場地器材明顯不足且利用率不高,這將直接影響體操教學的效果。
2.3.5 教學評價與反饋
科學的教學反饋是學校體操較好發(fā)展的保障。對體操教學進行評價反饋,提高了體操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自覺性,做到持證上崗,責任到人,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教學反饋不僅體現(xiàn)在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教師對教師的評價,而且體現(xiàn)在學校領導對體操教師的評價與反饋,學生家長對體操教學的反饋。擴大教學評價的主體,使體操教學獲得更加顯著的反饋效果,促進學校管理者、教師、學生共同努力。此外可為教學評價提供多種渠道,完善信息反饋渠道,確保反饋結果及時更正和修改不合時宜的學校體育教學大綱,保證教學的高效性。
(1)國際競爭逐漸增強,后備人才明顯不足,促進了學校體育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后備人才。
(2)國家及地方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guī),組織的各項活動與比賽提高了學生參與體操的熱情。
(3)學校的體操教材不能順應時代的要求,競技體操居多,內容不夠豐富,雖然場地器材配備較為完善,但是利用率不高,內容不夠全面,高校體操課時數不斷減少,學生身心素質較差。
(1)加強學校體操教育,重點是要提高高校的體操教學水平,培養(yǎng)合格的全面發(fā)展的體育教師,為競技體育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后備人才,提高國家的國際地位。
(2)認真貫徹執(zhí)行國家及地方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積極組織參加比賽,提高全民參與體育熱情,維護保證教師和學生的合法權益。
(3)豐富學校體操教材的內容,出版關于體操教學的教材,激發(fā)體育教師參與體操教學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豐富體育課的內容,正確進行體操教學評價與反饋,促進我國體操發(fā)展,加快體育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