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天軍
摘要:個人所得稅從2011年9月修定實施至今,7年多的時間社會經濟水平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現(xiàn)行的個人所得稅作為一種直接稅已經很難發(fā)揮其稅收的調節(jié)作用,體現(xiàn)在廣大以工資為主要收入的低收入人群尤其顯。隨著社會整體經濟水平的提高,工資薪金所得的費用扣除標準已經不能體現(xiàn)公平稅負的原則。本文從當前經濟水平、技術手段和個稅現(xiàn)狀進行了綜合分析,提出了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并結合GDP增長水平提出的費用扣除標準的區(qū)間范圍。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改革;費用扣除標準;稅收公平
中圖分類號:F8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21-0264-01
一、個人所得稅的發(fā)展歷程
個人所得稅制度于1994年改革以后,分別于1999年、2005年、2007年、2008年和2011年進行了一次修訂,其修改內容如下:一是逐步調整儲蓄存款利息征稅的規(guī)定;二是逐步提高工資、薪金所得費用扣除額和累進稅率級次,自2006年1月1日起從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600元,2008年3月1日起提高到每月2000元,2011年9月1日起提高到每月3500元。三是修改納稅申報規(guī)定。個人所得稅制度實施16年以來運行平穩(wěn),收入逐年快速增長,從1993年的46.7億元增加到2014年7376.61億元,22年間增長157.9倍,個人所得稅收人占全國稅收總額的比重也從1993年的1.1%上升到2014年的6.19%。目前個人所得稅已經成為中國稅制中的重要稅種,最近十年個人所得稅收入在國家稅收總收入中的比重穩(wěn)中略有下降。
二、改革個人所得稅法勢在必行
至今個人所得稅已有7年停留在原有的征稅標準下,遠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對美好物質生活的需要,改革勢在必行。2006年,個人所得稅改革方向寫入“十一五”規(guī)劃,2010年“十二五”規(guī)劃中又明確提出“逐步建立健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完善個人所得稅征管機制”,2015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提出加快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2016年3月7日直到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年內個人所得稅法的草案將提交全國人大審議。
三、個人所得稅改革中的熱點問題
在個稅改革中涉及廣大民眾切身利益的主要是工資薪金所得和費用扣除項目,因為以工資為主要收入的人群主要是低收入群體,而且這個龐大的群體以工資收入為主,基本沒有其他收入,同是該群體根本沒有轉嫁稅負的能力。以工資為收入的低收入人群的家庭生活負擔往往很重,目前的個稅分稅制下又得不到任何費用扣除。因此工資薪金費用扣除是低收入人群關注的焦點問題
四、費用扣除標準的設計原則
費用扣除項目的設計要利用個稅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功能,通過降低中產階級稅負,對富人階層征稅,來實現(xiàn)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稅收公平的目標。
五、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幾點思考
1.提高并制定差異化的個稅起征點,以家庭為單位制定差異化費用扣除標準
關于起征點的設立,應該以GDP為依據(jù),國內知名的經濟學者和著名財經評論員馬光遠指出世界公認的個稅起征點為人均GDP的2倍,相對而言我國應該調高個稅起征點。
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2017年GDP達到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全年人均GDP為59660元,比上年增長6.3%。以全年人均GDP計算個稅起征點為59960÷12×2=9993(元),綜合考慮個人繳納社保與住房公積的扣除因素后,個稅起征點應結合地區(qū)經濟水平制定定在不低于7000元差異化區(qū)間標準。以家庭為單位的費用扣除是指家庭教育、醫(yī)療的重大支出應給予免稅。在互聯(lián)網與大數(shù)據(jù)技術的基礎上,實現(xiàn)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征稅制、實現(xiàn)精準征稅、嚴格監(jiān)管已經不是難題。
2.提高高收入者的稅負以促進公平
公平優(yōu)先論主張者羅爾斯、勒納、瓊·羅賓遜等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自由競爭會導致貧富差距并由此引發(fā)權利和社會的不平等,主張無論是市場分配還是政府分配都應該以公平為目標,政府應通過政府應通過一定的政策手段矯正市場分配不公。個稅的應設置5檔稅率,最低兩檔稅率應減少級差,最高兩檔應加大級差,才能充分體現(xiàn)直接稅調節(jié)貧富差距的作用。
3.提高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征管水平
相比單純提高邊際稅率不一定能夠改善收入分配。稅務機關應不斷充實個人所得稅的數(shù)據(jù)庫,完善稅收征管體系。建立稅務、住房、車輛、銀行、證券等相互銜接的協(xié)稅護稅系統(tǒng)和信息共享機制,動態(tài)掌握自然人處分財產權的變化情況。
4.推進房地產稅改革
在間接稅整體下降水平下,要保住稅收整體水平穩(wěn)定的前提下,只能增加直接稅征收額度,在企業(yè)所得稅這一主要直接稅種降低情況下推進高房地產稅改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