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暉暉,益西措姆,次仁央金,巴桑央金,李 慧
(1.西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 檢驗科;2.拉薩市白定醫(yī)院 檢驗科,西藏 拉薩 850000)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性傳播疾病,具有高度傳染性。近年來,中國梅毒感染率不斷增加[1],這需要實驗室提供更加準確的實驗數(shù)據(jù),以利于疾病的診治。目前,實驗室診斷方法有梅毒病原體直接檢查和梅毒特異性抗體檢查[2]。
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hemilumines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法由于可實現(xiàn)自動化,具有較好的靈敏度及重復性,可快速報告結(jié)果,廣泛應用于臨床梅毒的篩查,但存在假陽性。梅毒螺旋體抗體明膠顆粒凝集試驗(treponema pallidum gelatin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法作為當前臨床實驗室的確認試驗[3],可作為篩查試驗的補充試驗。本研究通過確立適合本實驗室特異性梅毒抗體檢測的最佳S/CO值,使用CMIA法進行初篩,同時對可疑結(jié)果進行TPPA法確認,以指導臨床,減輕患者就醫(yī)負擔,減少醫(yī)療資源的浪費。
1.1.1 對象:收集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西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檢驗科的臨床疑似梅毒患者血標本共149份,分離血漿,-20 ℃保存。
1.1.2 試劑:CMIA法采用美國雅培公司ARCHITECT-i2000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及配套試劑;TPPA法采用日本富士公司的TPPA試劑盒。
表1 CMIA法與TPPA法檢測結(jié)果比較
表2 CMIA法和TPPA法檢測結(jié)果比較
表3 CMIA法不同S/CO值和TPPA法檢測結(jié)果比較
梅毒螺旋體為一種營養(yǎng)要求比較復雜的微生物,人感染梅毒螺旋體后,在其血液中可以檢測出特異性抗梅毒螺旋體抗體。目前實驗室主要通過檢測患者體內(nèi)抗梅毒螺旋體抗體診斷梅毒。CMIA法為目前廣泛應用的梅毒篩查試驗,但存在假陽性的缺點。而TPPA法,雖特異性較好,但效率較低,不適合做大批量標本的篩查,因此常作為CMIA法篩查的補充實驗。
本研究通過對本科室CMIA法和TPPA法對標本進行檢測,繪制ROC曲線,確定本實驗檢測特異性梅毒抗體的最佳S/CO值為3.08。這與參考文獻[4]等報道S/CO值為25.92有較大出入,可能與高原環(huán)境有一定關(guān)系,后期我們將進一步研究。
通常,篩查實驗要求操作簡單快速,準確率高,以達到排查目的,但允許一定的假陽性率[3]。而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提高實驗室對梅毒檢測的準確率,必須輔以TPPA法對可疑標本進行確認。通過本研究表明本實驗室CMIA法S/CO值在1.0~3.08時需要采用TPPA法進行聯(lián)合檢測,以排除假陽性患者。
[1] Yin F, Feng Z, Li X. Spatial analysi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philis incidence in China, 2004-2010[J]. Int J Std Aids, 2012,23:870- 875.
[2] Janier M, Unemo M, Dupin N,etal. 2014 European guideline on the management of syphilis:giving evidence priority [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6, 30:e78-e79.
[3] 郭慧娟,尚曉泓. 微粒子化學發(fā)光發(fā)檢測梅毒抗體陽性結(jié)果分析[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1, 8:2444- 2445.
[4] 譚延國, 韓強, 田野, 等. 一種化學發(fā)光酶免疫分析法檢測梅毒特異性抗體結(jié)果的正確解讀[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7, 14:153-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