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琴,韓 莉
(鄯善縣人民醫(yī)院,新疆 吐魯番 838200)
在臨床上,經(jīng)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由于具有操作比較簡單,安全可靠性比較強以及導管留置比較長等特點,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它不僅可以對藥物進行很好的稀釋,防止藥物對血管造成嚴重的刺激作用,還能夠有效避免多次進行靜脈穿刺而對患者的身體機能造成損傷,從而就對血管條件比較差,輸液時間比較長的患者輸液難題進行了很好的解決。但是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容易引發(fā)血栓、靜脈炎以及導管相關感染等并發(fā)癥,其中在PICC置管之后出現(xiàn)最早和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血栓性靜脈炎,專業(yè)、規(guī)范的管理維護是PICC置管安全的有力保證。
選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我院置管患者24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帶管患者23例,有1例置管者年齡18 ̄75歲,23例在上級醫(yī)院置管之后來到我院接受治療,維護時間1~5個月,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置入進去的導管都是采用來自巴德公司生產(chǎn)的三向瓣膜式PICC導管和BD公司4F、5F中心靜脈導管置入。
本組患者有2例穿刺口感染,采用每2日換藥1次,3天后治愈;敷貼過敏皮疹2例,避開穿刺點;改用無菌紗布覆蓋,用低過敏膠布固定每3天換藥一次,1周后皮疹消失給予更換貼膜;除其中1列老年患者導管自行脫落外,其余未出現(xiàn)其他并發(fā)癥
3.1.1 配備有資質(zhì)的護理人員,從業(yè)人員在上級醫(yī)院進修學習,成功護理過PICC患者具備高度的責任心、熟練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溝通能力,專門負責PICC管的維護。
3.1.2 規(guī)范換藥和沖管
貼膜每周更換1-2次,在對藥物進行更換之前要采取由下自上的手法對貼膜進行揭除,就能有效避免導管被拉出,減少導管位置移動帶來的感染風險。其次要對患者的疾病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有利于盡早的發(fā)現(xiàn)疾病,進而對疾病進行及時的診斷和治療。第三在對藥物進行更換的時候首先要使用乙醇(75%)對皮膚表面的污漬和皮脂進行清除,促使局部部位的細菌群受到抑制,然后使用碘伏(0.5%)進行消毒,進而達到對局部部位的消毒效果,再使用75%的酒精進行脫碘,最后再對穿刺部位的皮膚進行消毒。第四,自然待干,可保證貼膜與皮膚更好的粘合,并且針對導管體外的部分S形彎曲要對其進行固定,就能對導管的拉力進行大大降低,從而有效防止導管在身體內(nèi)部和外部移動及活動時打折造成斷管或堵管。第五,貼透明貼膜時的手法可采用無張力法,由導管中央逐漸粘向兩邊,肢體保持放松,自然放置,可有效避免張力性水泡,患者自我感覺舒適。第六,在不使用導管的情況下,每個星期要采用鹽水對導管進行沖洗一次,在輸液之前要注入10 mL生理鹽水,保證導管暢通無阻,不可以抽回血,從而對導管出現(xiàn)堵塞的情況進行有效避免。同時患者在每次輸液之后要使用20 mL生理鹽水,采取脈沖的方式對導管進行沖洗,且正壓封管,需要使用超過10 mL的注射器對導管進行沖洗。第七,若有輸血、血漿、脂肪乳等高濃度的液體也要沖管后再繼續(xù)輸液,連續(xù)輸液者需每12 h沖管1 次。
3.2.1 對患者的自護進行指導,提高患者自護能力以延長導管的使用時間
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醫(yī)務人員應該對患者和家屬進行治療,患者可以帶管進行鍛煉和洗澡,但在洗澡之前要使用保鮮膜將手臂包裹住,用膠布上下貼好,不可以讓水進去。洗澡時間做好在更換藥物之前,倘若不小心打濕了貼膜,要馬上告訴護理人員對其進行更換。其次在日常生活中不可以使用置管一側(cè)手臂大幅度活動或者超重物體,并且要穿比較寬松的衣服,在穿衣服的時候要先傳自管一側(cè)手臂的衣服袖子,脫衣服的時候要后脫置管一側(cè)手臂的衣服袖子,從而避免導管被帶出來。此外要對PICC管出口的局部情況進行觀察,觀察貼膜是不是平整和牢固的,手臂有沒有出現(xiàn)腫脹和硬結(jié),標識是不是清楚等,倘若出現(xiàn)異常情況要馬上告訴護理人員。
3.2.2 應用合作性護患關系
對患者建立PICC維護登記本,對每一位置管患者的疾病進程情況進行記錄和登記,登記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 姓名、性別、年齡、疾病種類、電話、導管類型、置管時間、置管部位、置管長度、外露長度、臂圍以及使用維護時候出現(xiàn)的情況和對問題的處理方法等。同時將PPIC中的項目、具體的維護流程等告訴患者和家屬,并且要求他們按照具體的要求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監(jiān)督,如果有任何問題或者異常情況要馬上與護理人員聯(lián)系。
條件成熟成立PICC護理質(zhì)量控制小組,護士長任組長,小組的成員在PICC方面要具有比較豐富的經(jīng)驗,并且要有PICC??谱o士資格,還要專門負責小組質(zhì)量控制技術工作,宣傳PICC相關科普知識、了解服務需求為主要工作內(nèi)容,提高護理服務質(zhì)量,保證護理安全。
24例患者的成功維護,使我們對PICC管的有關知識進行了全方位了解,且要求無菌操作,做好與患者的溝通工作,以及對其宣傳教育相關知識。同時質(zhì)量控制、環(huán)節(jié)管理是重心,據(jù)質(zhì)控標準規(guī)范操作流程,降低相關感染等不良反應,對帶管的安全性能進行大大提高,保證患者長時間進行輸液。
[1] 袁 玲,葉惠華,葉明枝,等.腫瘤患者PICC插管未到位所致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9,19(2):178-179.
[2] 高 玲.循證護理在防治PICC導致機械性靜脈炎中的應用[J].護士實踐與研究,2009,6(6):23-25.
[3] 喬愛珍,蘇 訊.外周中心靜脈導管技術與管理[M].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