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業(yè)
【摘 要】信息化社會已經到來,信息技術已成為現(xiàn)代信息社會人們所具備的能力,所以,作為基礎教育的初中信息技術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率勢在必行,這也成為教師要認真思考的課題之一。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任務導向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257-01
當前,計算機與網絡逐步滲透于各行各業(yè),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貼近,網絡電話、智能小區(qū)、網上銀行逐一亮相,數(shù)字化城市、數(shù)字化地球的呼聲逐日提高,加上各商家、新聞媒體的推波助瀾,使人們清醒的看到:不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基本技能,將難以在現(xiàn)代信息社會中有效地工作、學習和生活。信息技術成為一個現(xiàn)代人必須具備的技術之一。因此,加強信息技術教育越來越重要,已成為中學生的必修課之一。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呢?筆者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獲得一些體會。
一、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前提是研究教材,熟悉學生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課堂,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則是課前的備課。只有在課前深入研究教材,熟悉自己學生,我們才能在確定三維教學目標時準確無誤,在確定教學重、難點時富有針對性,在實施教學過程中采用合理有效的策略和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有效的掌握知識點,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在課前應深入研究課程標準,研究教材,明確本學段的教學目標及要求;從不同角度準確解讀教材。而且還要熟悉自己的學生。教師只有充分了解了學生,才能合理的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才能精心準備教學所需設備和教學資源,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重視挖掘知識的趣味性,激發(fā)興趣
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的發(fā)展,一些流行軟件、網絡游戲、QQ及網上沖浪獵奇等對中學生有極大的誘惑力,幾乎找不到不喜歡玩電腦的學生,但喜歡上信息技術課的學生卻為數(shù)不多。作為計算機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并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積極的心理因素,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挖掘知識的趣味性,設計出能夠引發(fā)學生好奇心和產生興趣知識點,從而縮短學生同教材的距離,使他們樂學、想學、好學。也可將相關的知識有機整合,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實現(xiàn)知識的整體架構,則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認識與運用。還可將以前學過的知識同即將要學習的知識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突出新授內容的優(yōu)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是誘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是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挖掘知識的趣味性,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大膽放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著名的教育家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的。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币虼耍趯W習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精心設計一些有意義的學習情景,指導學生自己去嘗試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參與解決問題,探索研究問題,努力使學生更多更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成為學習的主體。只有具備良好的學習動機,學生才能對學習積極準備,集中精力,認真思考,主動地探索未知的領域,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所以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留有想象的空間,應大膽放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要授之以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其終身學習打造技術平臺。
四、運用科學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要保持學生學習的動力,就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保持學生學習的動力,就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一般可采取的教學方法有“吸引教學”法、“實例操作”法和“任務驅動”法等,堅持“以應用培養(yǎng)”的原則,使學生在應用信息技術完成操作任務的過程中不僅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親身體驗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到探索、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與成功的喜悅,同時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這對于培養(yǎng)有較強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五、適時表揚,合理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上老師多表揚,多評比。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在完成過程中對它失去了信心,那最后的結果則是以失敗而告終。因此,我在計算機學習過程中以激勵為主,多鼓勵,少批評,通過各種活動來增加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與決心。信息技術教師在考核評價時應該多使用模塊式、任務化的考核評價方式。模塊式就是說我們每學完一節(jié)就可以給學生一個測試(檢查),模塊設置不宜過大,不宜花太多時間,留給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和創(chuàng)新空間。最后還應注意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因材施教,適當降低操作任務的難度,讓每個學生都有一種成功感,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效果都及時給以肯定,教師在設置教學任務時應考慮進行合理的分層。
總之,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xiàn)代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學習方式。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水平和動手實踐能力,以提高未來建設者的科學文化素質、能力和科技意識,已成為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根本任務。作為一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我深切感受到,教師務必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和保持學生濃郁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才能使我們的計算機教育更上一個臺階,同時也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軟硬件的更新、教學對象的差異的變化而變化,不斷探索,改革創(chuàng)新,找到符合學生學習發(fā)展的教學新路,使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更適應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佚名.《淺談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效率》.
[2]郭紅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
[3]徐連君.《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效率》.
[4]姚林英.《淺談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
[5]李劍.《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南昌市城北學校.
[6]陳源.《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柳州市第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