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學習是高中生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聽說讀寫其他活動的前提。高一新生往往記不住單詞,因此失去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作為一線教師,作者從目前高中生詞匯學習所存在的問題入手,對于高中生如何更加科學地,高效地記憶單詞提出了具體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來實現(xiàn)新課程的要求。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學習;科學;高效
Nation(1990)認為,詞匯是語言學習中的重要內容。沒有詞匯就沒有語言。只有掌握大量的單詞,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得以提升。但很多學生很頭疼背誦單詞。好多學生由于高中英語詞匯數(shù)量多,而且比較長,對英語的學習就漸漸地失去興趣。學生只有掌握大量單詞,聽說讀寫能力才能有較快地發(fā)展。
一、 詞匯教學的現(xiàn)狀
(一) 詞匯死記硬背,費時費力
高一新生,剛剛進入高中,學習方法并沒有出現(xiàn)轉變,仍然采用初中的多遍重復的方法,不求甚解。尤其是早讀,看起來大聲朗誦,激情飽滿,但是一到詞匯檢測環(huán)節(jié),就很難寫出對應的英語單詞,錯誤百出。
(二) 學習方法不科學,不知更新
學生背誦單詞,只會音形義,不會記憶單詞詞性。更別說按照單詞的詞性類別記憶單詞。對于越長的單詞,感覺越吃力。比如必修1 unit 1 concerned總寫成concened,單詞記憶沒有重點,很茫然。對于很多實詞,不知道掌握三形變化。Fly—flew—flown和flow—flowed—flowed總是弄混淆。對于名詞不會關注其可數(shù)還是不可數(shù)。對于形容詞,不會關注其轉化為副詞。對于所有單詞,無論實詞還是虛詞,都重點記憶。
(三) 單詞缺乏情境,很少運用
學生只知道孤立地記憶,不知道將單詞代入課文語境記憶或背誦經典例句。在實際生活情境中,不會恰當?shù)剡\用,學生很少用英語來寫日記或者演講。
(四) 很少依賴同伴,進步較慢
高一新生背誦單詞往往單槍匹馬,采用默記的方式,這會導致自己覺察不到單詞存在的問題,如發(fā)音不清晰。高一新生的自尊心比較強,有不懂的單詞或者迷茫時,不知道向同伴或者老師尋求幫助。缺乏同伴,導致無法實現(xiàn)學習的監(jiān)督和鼓勵,容易喪失目標和動力。
(五) 單詞記憶缺乏計劃,缺乏目標
高一新生在學習某一個單元時,單詞的印象比較深刻。往往對于上一個單元的詞匯,沒有任何印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及時鞏固,忽視復習的重要性。對于單詞檢測,學生也僅僅是臨時抱佛腳,缺乏主動復習的意識,單詞的記憶僅僅停留在短時記憶。
二、 如何科學高效地培養(yǎng)高中生的詞匯能力
(一) 以方法促認知,樹立學生信心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要求高中生有3500的詞匯量,而初中僅僅要求學生有1500的詞匯量。這對于高一新生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教師必須探索出科學高效的詞匯教法,來提升學生記憶單詞的效率。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以多種形式呈現(xiàn)單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上課多采用圖片、聲音等多媒體設備,來加深學生對單詞的印象。比如dusty可以將披滿灰塵的桌子圖片展示給學生。王篤勤指出,教師要變換閱讀媒體,給學生帶來感官的愉悅,提高課堂效果。同時,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是當?shù)匮a充相關的背景知識、文化和社會等,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加深對英美語言國家文化的了解。
高中學生也可以就某一個話題記憶相關詞匯。構詞法對于學生記憶單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單詞是由前綴,詞根,后綴構成的。前綴只改變詞義,后綴只改變詞義。例如unwilling是由前綴un,詞根will,和后綴ing構成的。對于閱讀中的詞匯,可以引導學生猜測單詞。閱讀的過程就是意義構建的過程。Enrich指出,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時,會利用上下文不斷揣摩,同時,會調取腦海中的相關經驗來推斷或者猜測該詞的意思。對于名詞要歸類,分為人、事情、物體等;對于形容詞可以猜測詞的色彩。具備科學的方法,學生就可以將機械記憶轉化成理解記憶,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英語的熱情。
(二) 以活動為載體,提升學生表達能力
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讓學生通過活動的方式參與其中,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每天上課之前,可以讓優(yōu)等生在黑板上整理重點單詞,并讓優(yōu)等生檢測全班。這樣不僅能夠起到復習的作用,還能樹立優(yōu)等生的信心。教師在結束單元時,可以提前就話題做3分鐘的英語演講或者復述。不僅可以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還能營造良好的學習英語的氛圍。單詞大賽,可以定期舉行,檢測學生最近單詞的掌握情況。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予以獎勵。對于后進生,可以和優(yōu)秀的學生結成師傅,建立師徒制。
(三) 以閱讀為軸,提升學生素養(yǎng)
詞匯被認為是閱讀理解的最重要的影響因素(Heilman, Blair&Rupley;,1998)詞匯必須在語境中記憶才會有意義,印象更深刻。否則會出現(xiàn)碎片化的閱讀。高中英語新課程目標規(guī)定,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達到30萬左右。Krashen(2010)指出,廣泛閱讀是語言學習中最有效的工具,讀得越多,越會讀,寫得也好,詞匯量也越大,對復雜語法結構的把握也越到位。袁永芳(2003)研究表明,培養(yǎng)學生欣賞型動機,提高學生閱讀興趣依然是提升閱讀能力的根本。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回歸閱讀的第一目的,即獲取信息,來調動學生的閱讀動機,提高學生的詞匯量。
同時,針對課內本單元詞匯,可以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復述來鞏固。學生學習完一個單元之后,學生可以就本話題,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描述文章。利用閱讀內容將相關詞匯串起來進行教學,使學生形成以主題意義為核心的詞匯鏈,并能夠利用這些詞匯談論和主題相關的內容。
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詞匯學習不是單一地對概念意義的理解,而是一個復雜的,積極的,多層次的認知過程。教師要避免單調的詞匯教學,要采用多種方法實現(xiàn)對詞匯的深層次加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Enrich, J. F. Vyhotakian inner speech and the reading process. 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6(6):12-25.
[2]陳澤航,王薔.以主題意義為核心的詞匯教學探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0(3):20-25.
[3]王篤勤.英語閱讀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李玉平,河北省衡水市,河北衡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