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非常崇尚禮儀,有“禮儀之邦”之稱?!墩撜Z》中說:“禮數恭儉莊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不學禮,無以立身?!币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中學生是中華禮儀的傳承者,對中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培養(yǎng)文明有禮的新一代,重塑中華民族“文明禮儀”的新形象,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1.知識目標:了解與中學生有關的家庭之禮、學校之禮、社會之禮、國際之禮。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在不同場合的禮儀應對能力,培養(yǎng)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好青年。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學生感受“禮儀之邦”的民族自豪感,認同并傳承華夏文明是當代中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在主題班會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把活動的設計權、話語權、評價權還給學生。教師通過價值牽引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與自我發(fā)展,讓主題班會融入生活,讓生活走進德育之中。
本次班會圍繞“以‘禮’致青春”主題,以“點滴思‘禮’”“眾口談‘禮’”“經典說‘禮’”為具體模塊,通過設置不同的情境內容,采用不同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參與、感受、體悟,從而在形、神、情中將本節(jié)班會課的德育目標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過程。
教師場外語:歡迎來到某班班會現場,有請禮儀督導員入場。
學生主持人(禮儀督導員)入場。(背景音樂:少先隊入場曲)
主持人(男):我們是班級的文明禮儀監(jiān)督員,眾所周知,我們國家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儀對于我們炎黃子孫來說,是一個人教養(yǎng)和品位的體現,也是我們將來走向社會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的必備素質。
主持人(女):在中國古代,先圣孔子曾說“不學禮,無以立身”,由此可見禮儀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是多么重要。
主持人(男):中華民族素來注重通過適合的形式表達人們內心豐富的情感,比如說節(jié)日中的禮儀,商務活動中的禮儀等,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中學生禮儀。下面請大家來看一看我們的文明禮儀監(jiān)督員所觀察到的一些校園微行為。
【設計意圖】引入式開場,新鮮、生動、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背景音樂節(jié)奏感強、學生表演活躍班會氣氛。設置班級禮儀督導員,貼近本次班會主題。
(播放學生自拍視頻——校園微行為)
主持人:大家能看出來微行為視頻中有哪些是不合乎中學生禮儀的嗎?請大家說說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是我們中學生不應該有的行為?
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設計意圖】校園不文明行為的揭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貼近學生心理,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學生由視頻聯想到自己生活,增強學生的參與性,深化學生對“禮儀”的感悟。
主持人:剛剛大家講得都很準確、到位。作為中學生,要遵循禮儀還要了解禮儀,下面時間交給大家。大家分成四個組,討論討論中學生在家庭、校園、社會中與走向國際舞臺時所應具備的禮儀。
學生展示:
第一組:中學生家庭禮儀
第二組:中學生校園禮儀
第三組:中學生社會禮儀
第四組:中學生國際禮儀
【設計意圖】學生以不同形式展示所知禮儀,親自參與、感受、體會中華禮儀的魅力,同時反思傳承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增強自身的認同感和責任心。
主持人:剛剛大家講得非常好,正如我們所知,禮,自古以來是我們傳統文明重要的一部分,作為中學生,我們肩負著傳承禮儀的使命?!把员匦小笔嵌Y,“以德報德”是禮。
我相信大家此刻都明白了遵守禮儀的重要性。下面請大家看一則小品,想一想,我們對父母應該有什么樣的禮儀?
學生表演小品。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小品演繹,把禮儀規(guī)范具體化,并通過小品中的父子演繹、現場學生與家長的對話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主持人:我們今天的禮儀行還是很有收獲的,雖然我們看到了不文明的現象,但大家也對中學生應有禮儀進行了更準確的解讀,從經典中汲取了我們可以踐行的點點滴滴,關于青春、關于感恩、關于責任、關于禮儀……
教師總結:非常感謝同學們的精彩呈現!可能之前我們或多或少在“禮”的踐行中留有遺憾,但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坐而論道,視而不見。只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尊重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做起,禮儀學習便不會晚。
如果我們今后對待任何人和事,都能知禮行儀,我們的生活中就會多一些愉悅與和諧,而國家、社會就會多一些有序與文明。同學們,踐行、傳承中華禮儀的責任落到了誰的身上?故今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
同學們,此刻的你準備好了嗎?準備好把知禮行儀落到實處了嗎?準備好以“禮”致我們最美麗的青春了嗎?準備好把傳承中華禮儀文明的大旗扛在肩上了嗎?
【設計意圖】將學生的演繹高度化、深度化。發(fā)出號召,讓學生再次感受中華禮儀的源遠流長,讓學生再次明確肩上的重要責任,再次體味以“禮”致青春的必要。
本次班會形式新穎,充分體現課改精神,真真實實地將文化課程理念移植到德育課程之中;主題鮮明,選題具有基礎性、針對性、人文性、優(yōu)秀文化傳承性。如果時間允許的話,能在文明禮儀內涵上再增強一點點厚度和深度,可使本節(jié)主題班會的德育功能得到強化。當然,在短短40分鐘時間內,想完成中學生的禮儀教育那確實是不現實的。如果后期能形成禮儀系列專項教育,并長期堅持下去,特別注重在實踐中落實,教育的效果將更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