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葉瀾教授的這句話已經(jīng)成為教育界最具有感召力的聲音。這是對人的生命價值的尊重,對師生共在的課堂生命質量的關注。什么樣的書法課堂是有生命力的?筆者認為,應該是給予兒童需要和發(fā)展的,指向書法教育的核心的——文化傳承視野下的課堂才是有生命力和生長力的。2018年開始,無錫蘭亭小學以“書法文化蒙養(yǎng)現(xiàn)代兒童”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校本化探索與研究。我們研究中國古代蒙學時發(fā)現(xiàn),我國歷代的蒙學教育其實都是集德育功能、學科教學功能、書法教育功能等為一體的文化教育。我們的書法課堂,當然也不應僅僅是簡單的書寫技能教育,而應該讓學生走進一個個鮮活的漢字,去感受漢字背后的文化、故事和溫度,在親近漢字的過程中激發(fā)寫好漢字的愿望。
基于這樣的理念,筆者在設計三年級硬筆寫字課《有溫度的老字頭》的教學中,從當下流行和學生歡迎的繪本閱讀為切入點,追溯漢字的造字本源,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書法課堂呈現(xiàn)出濃濃的人情味和文化味兒。在書寫技法的教學中,摒棄傳統(tǒng)的老師講授,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設計了觀察比較、小組研究、操作體悟等多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觀察、質疑、探究的深度學習中發(fā)展書法的思維。
以下筆者就以《有溫度的老字頭》為例具體談一談書法文化蒙養(yǎng)下的書法課堂創(chuàng)新和學生發(fā)展。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操作體悟等研究性學習學寫“老”字頭和“老”“孝”“考”“者”4 個漢字,掌握“老”字頭書寫要領和老字頭結構的字的一般書寫規(guī)律。
2.師生共讀繪本故事《時間都去哪兒了》,了解甲骨文、金文中“老”和“孝”的造字緣由,感受漢字的文化魅力。
3.完成繪本最后創(chuàng)編,為最后一幅畫配以文字,弘揚有“溫度”的孝道,引導學生記住父母的陪伴,懂得孝順。
【教學過程】
師:今天的書法課很特別,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繪本故事——《時間都去哪兒了》,它畫了一對父子,記錄了兒子很小的時候爸爸陪他玩的一些情景,一起看他們在干什么?
學生簡單描述。
師:把剛才我們看過的畫串聯(lián)起來,就是父母陪伴下的快樂童年。
【設計意圖:繪本故事的閱讀,讓寫字課也有了吸引學生眼球的故事,讓一個主題能貫穿整節(jié)課的教學,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更濃厚,學習的痕跡也能留得更久一點?!稌r間都去哪兒了》這一主題,它淺顯易通,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是學生童年生活的縮影,又能引發(fā)他們對于時間流逝,父母老去,從小要懂得盡孝道的思考。】
師: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們一天天長大。爸爸會一天天變老。從哪里看出爸爸變老了?
學生交流。
師:這些都是衰老的表現(xiàn)??醋钤绲奈淖旨坠俏闹械摹袄稀保虏孪袷裁??(本義:頭戴冠冕、毛發(fā)很長,拄著拐杖的老人。)
【設計意圖:寫漢字,離不開講漢字。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而記錄這些遙遠而美好內(nèi)容的正是漢字。每一個漢字其實在造字之初,都反映出我們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像繪本故事中的“老”在造字時就很有講究,本義是拄著拐杖的老人。在帶學生了解漢字的造字緣由中,學生不知不覺地親近了傳統(tǒng)文化,也能將這些好的傳統(tǒng)由認知到傳承,在學習中涵養(yǎng)品質素養(yǎng)?!?/p>
觀察分析:師范寫老字頭;交流寫好老字頭的注意點;學生書寫
小組研究:師范寫“老”字;四人學習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
學習形式:成員交流
討論時間:3分鐘
研究小組上講臺集體匯報研究成果,根據(jù)匯報概括書寫要點。
學生書寫。
【設計意圖:三年級的學生,在寫字過程中對于字形的分析、比較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方法和經(jīng)驗。但有時候,我們往往發(fā)現(xiàn)老師講得再多,都不如他們自己去觀察比較、探究學習來得更有實效。學生由仔細觀察、體會,到寫好老字頭需做到“首橫短,二橫長,豎畫上伸,撇畫斜插長而緊”,老師再加以點撥,簡要歸納為“土部略扁撇稍緊”。在此基礎上,4人一組開展研究性學習,探究得到寫好“老”字的書寫要點,學生寫的時候就真正理解入心了?!?/p>
師:看到曾經(jīng)英俊瀟灑的爸爸一天天老去,你最想做什么?你真是個孝順的孩子??!看金文中的“孝”,兩個部件各表示什么?(本義:兒孫攙扶老人;引申義:奉養(yǎng)父母、長輩)
師:補充《三字經(jīng)》“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的典故。
【設計意圖:學生從剛才學習“老”的造字起源中得到啟發(fā),觀察金文的字形,猜一猜就可以推想出它的本義,無形中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從“孝”字的引申意義過渡到《三字經(jīng)》“黃香溫席”的典故,并與我國古代蒙學教育有機進行了整合,讓學生知道了中華民族很早以來就提倡尊老,崇尚孝道,而且孝傳承至今,已經(jīng)成為很多同學家里的好家風,必將繼續(xù)一代代傳下去?!?/p>
出示“老”“孝”“考”“者”,師質疑:是不是所有老字頭的字上下兩個部件都是對齊才好看呢?老師建議用拼部件、找位置的方法來論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物理課來說更是如此。初中物理在學習難度和學習強度上都遠遠大于其它課程,再加上初中生剛剛結識物理學科,對于一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知識會產(chǎn)生學習的恐慌感。隨著新課改和基礎教育改革的推進,物理課堂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以生為本。為此,初中物理教師必須轉變思想,采取有效的對策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人學習小組根據(jù)操作單上任務進行研究學習。
附操作單任務:
請用“土”與4個部件組合,拼出4個漢字,注意美觀;
觀察“土”字頭與下部的位置關系;
思考為什么這樣布局?
學生上講臺拼一拼,說一說。
師根據(jù)學生交流概括書寫并范寫。
學生書寫。
【設計意圖:同一部首、且結構相同的字在書寫時一般都有規(guī)律可循。這樣的規(guī)律在這節(jié)課中選擇了讓學生動手操作——拼部件、找位置的方式來尋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痹诓僮鞯倪^程中,學生需要通過更深入的思維來獲取書寫規(guī)律,這樣,他們的書法思維品質也得到了鍛煉,既體現(xiàn)了學生應該在課堂中央的理念,又是對傳統(tǒng)書法課堂求異求變的一種嘗試?!?/p>
師:父母終會老去,我們在漸漸長大,以后可能還會離開父母,到外地求學、工作。如果不能陪伴在父母身邊,你想到哪些好的方式盡孝心?
學生交流。
請學生為繪本最后一幅畫配一句話,寫下讀完故事后最想表達的意思。
展示作品。
師做課堂總結:希望小朋友們能記住,是爸爸媽媽給了我們生命,陪伴著我們每一天的成長。我們也要懂得孝順,把愛和陪伴送給爸爸媽媽。
作業(yè)布置:回家后請與父母分享今天的繪本故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課堂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參與到繪本故事文字的創(chuàng)編中,學生有了創(chuàng)作的愿望,對孝道的認識也能通過文字得到升華。這樣,繪本故事像一根情感線一樣貫穿于整堂寫字課而非流于形式,學生飽含深情寫下的漢字充滿溫度,能溫暖人心,也像一顆種子一樣,能在他們的心里萌芽、生長?!?/p>
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探索,以兒童的視野帶學生走進有“故事”,有“文化”,有“溫度”,有“生命力”的書法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