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萌萌
摘 要: 近幾年來,群文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方法被大家所重視,群文閱讀就是教師指導學生運用一定的閱讀技巧在一定時間內(nèi)閱讀關聯(lián)密切的或者類型相同的多篇文章,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做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閱讀技巧,拓展學生的閱讀量。群文閱讀需要以單片文章為基礎,重點在于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提取并整合多篇文章的信息,本文將闡述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
關鍵詞: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關于群文閱讀的教學,教師要致力于對學生群文閱讀技巧的指導,不斷地擴充學生的閱讀量和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這樣能夠改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彌補傳統(tǒng)閱讀模式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擴大學生的閱讀范疇和閱讀量,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提高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保證閱讀教學的綜合質(zhì)量。
一、? 群文閱讀的特征
(一) 開放性
群文閱讀的開放性涵蓋了議題的開放性、教學結構的開放性、交流互動開放性和教學評價開放性。
(二) 主體性
主體性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有獨立的思考時間和空間,放飛自己的個性,實現(xiàn)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三) 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性質(zhì),對閱讀來說是指文章的組織交叉性,在群文閱讀教學中,交互性是通過集體的構建和交流互動來實現(xiàn)。
(四) 探究性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有賴于師生的共同合作進步,是一個不斷探索學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所有都是未知的,沒有既定的答案和限制,是一個開放性的學習空間,在老師的“教”和學生的“思”中不斷地產(chǎn)生新的知識,開拓新的思路,這就是所謂的探究性。
二、 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 提高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
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涵蓋甚廣,文化底蘊尤其豐厚,在現(xiàn)代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文化知識的積累越來越被重視,要想有夯實的基礎,學生需要大量地閱讀來充實自己,僅靠小學教材遠遠不夠,而群文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教材的基礎上向外延伸增加閱讀量,有效地拓寬了閱讀的覆蓋面。
(二) 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
在當今這個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我們必須培養(yǎng)學生有超強的閱讀能力和信息吸取能力,以便掌握更多的信息??焖匍喿x這項技能需要長期的培養(yǎng)和訓練,非一日能成,群文閱讀教學讓學生閱讀文章的數(shù)量增加,閱讀的時間相對穩(wěn)定波動不大,這就需要學生具備快速閱讀的能力,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具備一目十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信息搜集的能力和速度,對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也有很大的幫助。
(三) 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老師對文章的講解占很大的比重,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簡單閱讀和詳細的習題練習,讓學生自主解讀文章的時間縮短很多,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在課堂中往往是被動保守的,而群文閱讀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閱讀、思考和整合信息,讓學生真正的學思結合,改變往??菰锏拈喿x模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閱讀技巧和知識。
(四) 深化學生的閱讀
傳統(tǒng)的單篇閱讀文章類型繁多但是每個類型的文章數(shù)量較少,學生的閱讀印象不夠深刻,在文章的理解、解讀上角度也比較單一,學習不夠深刻。而群文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面對同類型文章時有更多的比較和選擇,在對比之下可以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和疑難點,學生可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同一個類型的文章,閱讀更加深入,更加具備綜合性,深化了學生的閱讀。
三、? 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 文章按主題分類整合
群文閱讀既然是以一篇文章為基礎,搜集并整合多篇同類文章的信息,那么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最重要的便是將文章按照主題進行分類。教師要將文章進行篩選,將主題一致、內(nèi)容相關的文章整合起來,形成有序的閱讀,避免文章雜亂毫無條理。教材每章的文章數(shù)量相差不大,類型總有重疊,教師要仔細分析單元主題和文章主題,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整理,并搜集更多合適的文章讓學生一起學習,對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充實擴張,讓學生對文章的主題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 根據(jù)結構層次進行文章的組合
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文章的結構一定要有條理性和規(guī)律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邏輯的連貫性,讓學生有清晰的閱讀思路,閱讀的效率更高,達到最好的閱讀效果。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老師要給出相應的指導,讓學生進行練習,加深閱讀的效果,利用反復式閱讀、遞進式閱讀、舉例式閱讀等方法,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分解、思考、聯(lián)系,強化自身閱讀能力。還要讓學生學會對文章的框架進行提煉,后續(xù)再對框架內(nèi)容進行補充,這能檢驗學生是否真正跟上了閱讀的進度和作者的思路,對于學生以后的寫作也有很大的幫助,提高了老師的教學質(zhì)量,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 設計問題,帶動學生思考
老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對學生的提問,教師可以針對文章的不同類型設置相關的問題。在閱讀前設置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快速閱讀,為閱讀增加了目的性和目標性,這能促使學生在閱讀中重視信息的搜集,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字句的多重含義,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閱讀技巧;在閱讀之后提出問題,可以檢驗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和閱讀效果,對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有一個大致把握。教師可以將多篇文章作為一個整體,讓學生尋找文章間的聯(lián)系和對比,給學生設置沖突性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尋求突破點,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四、 結語
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教師應該積極采取群文閱讀教學方式,為語文教學創(chuàng)造更大的上升空間,讓學生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內(nèi)容,進行更廣泛的知識獲取,主動地進行思考學習,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鞏固學生的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使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都有了穩(wěn)步的提升。我們應該積極探索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將群文閱讀教學方式普及應用,推動語文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梁健.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J].文學教育(下),2016(9):74-76.
[2]張萍.群文閱讀教學:概念、范式與價值[J].上海教育科研,2016(4):75-78.
[3]劉大偉,蔣軍晶.群文閱讀教學:概念、價值及實踐路徑[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6,32(1):33-37+123.
[4]李開忠.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