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型警務機制下,警察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成為警察類院校英語教研的新課題,公安院校作為警察類職業(yè)教育的主要角色,對于其警察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肩負著主要科研角色。本文主要從培養(yǎng)原則、技能培養(yǎng)方式、學生自我培養(yǎng)、以及教學組織四大方面對警察專業(yè)生的應用能力培養(yǎng)進行綜合分析,旨在為公安類院校在大學英語及警務英語教學和課程設置方面提出有用的建議。
【關鍵詞】公安警察類專業(yè) 英語應用能力 終身學習 合作學習 自我研修
公安警察類專業(yè)在職業(yè)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屬于行業(yè)特殊性較鮮明的專業(yè),旨在為公安行業(yè)培養(yǎng)具有職業(yè)性和可發(fā)展性的新型警務人才。而對于公安警察類專業(yè)學生來講,在新的國際警務領域融合、合作的大背景下,將英語這一世界通用語言真正掌握并能應用于日常相關專業(yè)領域的學習和實踐中,已屬于亟待探討的問題。本文從培養(yǎng)原則、具體實施建議和教學組織形式等三個方面闡述了針對公安警察類專業(yè)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觀點,以求對公安類院校實際英語教學有所幫助。
一、為了使英語不僅作為公安警察類專業(yè)學生具備的基本文化語言能力,更成為在將要面臨的崗位上實際能用得到的工具,在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中,應體現以下幾項主要原則
1.日常溝通+結合實務實戰(zhàn)為首要原則。由于高考注重英語語法與讀寫能力,即使高考英語成績頗高的學生,在英語日常溝通能力方面也大多欠缺,存在不自信、不敢張口、對日常對話話題不敏感等方面問題。而絕大多數大學學生面臨的是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對于公安警察類專業(yè)學生來說,日常警務工作或涉外警務工作中的英語交流能力應成為這類專業(yè)學生在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中的首要考慮因素。
2.加強學生自我研修能力原則。眾所周知,終身學習理念的確立、終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乃至學習型社會的發(fā)展,已成為全球教育界的共識。信息化發(fā)展背景的知識更新速度加快,任何一所學校都無法給予學生能支撐其整個職業(yè)生涯的知識和技能。終身教育與終身學習要求學習者從被動的知識接受和被授予角色轉變?yōu)榻逃闹黧w,而這就要求學習者本身具備較強的自我學習自我研修能力?!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一種交流工具,擔負著知識傳遞載體的重要職能。對于將要進入警察崗位的學生來說,在未來的工作中,涉外警務中各類信息的處理和外文資料的研究,必然都是對其自身英語自我掌握和研修能力的考驗。
作為英語課程本身,其也存在知識更新的問題。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要以英語國家乃至世界各國的文化禮儀背景知識為依托,而這些知識本身就是在不斷變化更新的。
因此,在日常教學引導和培養(yǎng)的過程中,學校和教師應將終身學習理念貫穿其中,加強學生自我研修能力,繼而能夠培養(yǎng)出在工作崗位仍能緊跟瞬息萬變的知識更替、隨時掌握最新前沿技能知識的警務人才。
3.強化ESP在公安警察專業(yè)課程設置中的作用,注重英語通識學習與自身專業(yè)課結合的原則。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即專門用途英語理論,已成為高校及職業(yè)院校英語教學研究的一個熱門專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特殊的信息傳遞角色決定了英語不僅具備各個專業(yè)領域都涉及的普遍性,又具備了各個專業(yè)領域中的英語應用都具有專業(yè)性的特點?!靶g業(yè)有專攻”,覆蓋所有專業(yè)的英語“全才”是不存在的。而怎么在有限的學校學習時間內,培養(yǎng)我們的學生在將要從事的警務專業(yè)領域里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便是學校和英語老師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在ESP的大前提下,具體將警察類專業(yè)和英語教學科研結合起來,是我們公安院校英語教學應該研究的重要方向。
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具體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時,有目的地傾向警察類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也有利于已有警察類專業(yè)知識內化。
二、公安警察類專業(yè)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針對各項英語技能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建議
任何一種外語的學習都從聽、說、讀、寫、譯這五個基礎技能出發(fā)。從公安院校警察類專業(yè)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在具體的英語教學實踐中,可分別從口語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以及翻譯能力四方面進行警務英語應用能力的教學。
1.口語和聽力。
(1)培養(yǎng)內容:日?;緫?警察專業(yè)特色。由于相對讀寫來說,英語口語聽力基礎薄弱,在日常教學中應主要以日常基本交流應用為主,并適當與其專業(yè)特色結合,以確保學生日后在工作中的應用。
(2)培養(yǎng)形式:聽說課程設置+影音資料提供。對公安警察類專業(yè)學生設置相當比例聽說課程,選取以日常交流為主要題材的聽說教材,并增加警務場景及實務類的聽說資料,使學生基本具備在能在工作中獨立應對日常涉外警務的英語應用能力。另外,在網絡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國外優(yōu)秀經典的法政罪案類影音資料,供學生自行觀賞學習,也可大大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2.閱讀能力。
(1)培養(yǎng)內容:普通社會文化閱讀能力+法律類、心理學類等資料解讀能力的培養(yǎng)。
(2)培養(yǎng)形式:開設警務英語類泛讀課程。警務英語主要以涉外警務的常見場景或事物為主題,以培養(yǎng)學生處理涉外警務能力為目標。針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公安警察類專業(yè)開設英語泛讀課程,主要給學生提供通識類社會文化方面及法律類、心理學、社會學等題材的警務類英語專項閱讀訓練。由于警務日益與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等學科結合,因此在警務英語的閱讀選材上,可以有代表性地涉及人類心理學、人類行為以及與犯罪有關的領域(如指紋學、遺傳和組織工程學等)。
3.寫作能力。
(1)培養(yǎng)內容:一般書面表述能力+法律類涉警類應用文體寫作能力。
(2)培養(yǎng)形式:在寫作方面,應首先注重培養(yǎng)學生日常書面表述能力,如書信、申請、匯報等應用文體的寫作能力,與此同時,適當加入警察類專業(yè)學生工作中會涉及到應用文體寫作,如涉外警務類公文書函 (起訴意見書、立案決定書、居留證等),有些司法程序涉及的、非警察機關直接相關的公文書函,也應予以熟悉,并能理解。endprint
4.翻譯能力。
(1)培養(yǎng)內容:基本的中英互譯筆譯能力,并以法律類資料翻譯為主??谧g能力可作為培養(yǎng)的深入目標,不作必要要求。
(2)培養(yǎng)形式: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中英互譯的相關理論,如在課文解讀過程中,可針對課文中的典型句段進行特定翻譯技巧和理論的講解。在泛讀閱讀過程中可對某些段落篇章組織的翻譯技巧進行分析;在英語教學中加入翻譯專項訓練,以法學類資料理解和翻譯為主。
三、警察類專業(yè)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組織形式建議
1.任務導向下的情景化模擬實戰(zhàn)演練。職業(yè)教育面對的是畢業(yè)后直接走上工作崗位?!肮W結合、產學研一體化”是職業(yè)教育的基本宗旨。因此,針對警察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教學,在日常教學中,加入以警務類任務為導向的情景化實戰(zhàn)演練不失為一種工學結合的具體操作形式。設置特定情境(如搜查拘捕現場、審訊現場等),指導學生以角色扮演和情景化小品等形式進行實操演練,融趣味性和實用性為一體。
2.基于合作學習理論下的小組活動。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一種倡導以小組活動為基本形式、學生各自分工、小組協(xié)同完成任務的一種互動式學習理念。其主要特點是“異質分組”、“分工合作”、“團體互動”。在一定的任務目標驅動下,經過小組互助協(xié)作完成。學生在團體協(xié)作完成任務時,不僅鍛煉了其互相合作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獨立負責的具體任務分配,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自己的任務,并要為小組整體任務的完成提供有效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個人綜合利用資源進行學習研究的能力。
在警察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教學中,我們可將合作學習的小組活動利用到公文公函應用文寫作、英語聽說教學中,教師向小組布置特定主題的任務,各小組由組長具體分配個人任務,再匯總個人任務結果形成統(tǒng)一報告,以小組為單位向老師匯報。匯報形式可為書面報告形式(如公文寫作教學),也可為課堂展示(如聽說課程中的Presentation)。
3.基于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課外多元化指導。在互聯(lián)網+時代背景下,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已不再是單一的課上面對面指導。我們借助互聯(lián)網和各種網絡終端,可隨時隨地給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導。例如最近興起的手機終端操作的云課堂,教師在APP建立班級,利用云課堂可實現實時隨地的簽到、任務布置、任務完成監(jiān)控、還有小組討論和學生實時的學習研究成果分享。這樣的線下藉由網絡和多元終端的課外指導和互動也可應用于對警察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教學指導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課下時間,將課堂要進行的內容活動主題先行預熱和導入,將相關背景知識事先上傳,以供學生預習,并可隨時隨地進行對其進行指導。
4.運用多元化英語應用能力評價形式。既然是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就涉及到定期的能力檢測,除了每學期的期末考試,教師組織利用多元化形式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如課堂搶答、主題辯論、情景再現小品表演、輪流報告(Duty Report)等形式,并由此建立學生的平時表現評價體系。
四、警察類專業(yè)學生英語應用能力自我培養(yǎng)的具體建議
對于學生來說,在英語應用能力上的自我研修能力的提高也是極其重要的。面臨如今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知識更替加速,對于公安警察類專業(yè)學生來說,應從以下幾方面來有意識培養(yǎng)英語自我研修能力:
1.網絡多媒體熟練應用掌握。知識大爆炸背景下,知識更新的加速度要求我們,如要跟上節(jié)奏,就不能局限于傳統(tǒng)的學校、老師、課堂、課本這些知識來源。網絡和多媒體等工具的使用掌握必然是決勝千里之外的不二法寶?;ヂ?lián)網上有各種權威英文知識檢索的資源,例如Google、WebCorp(http://www.webcop.org.uk/)等。對網絡資源檢索和獲取的熟練應用,讓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更新和累計可以隨時隨地,不受課堂限制。
2.自我整合學習資源的能力。自我研修的效率和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學習資源的自我整合上,其實質就是知識內化的過程。很多學生只注重學習的刻板模仿和記憶,也就是說,在學習中只是機械地將知識從書本和網絡上平移到自己的筆記本上甚至大腦中,不經過自己的理解和總結,不將知識內化到自己的理解范圍內,因而最終仍是徒勞。因此,自我整合學習資源應貫穿從課堂到課下,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所有階段。其具體形式主要體現在如何記筆記整理筆記,如何定期回顧復習所學內容。
3.與自身專業(yè)興趣結合的能力。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在英語的應用能力培養(yǎng)上,更是如此。作為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對其使用和掌握是最終目標,因此學生應具備將英語學習和自身興趣點相結合的能力。對于警察類專業(yè)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去聽英語播報的新聞,上網搜集各類國外警務實戰(zhàn)類影音資料,娛樂的同時也練習了英語口語聽力。學生還可自行收集各類國外知名司法、法學專家的相關講座和案例,在掌握最前沿警務類信息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英語實戰(zhàn)能力。
公安警察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是在新警務機制下的一種嘗試性探討,個人一點淺薄的建議,希望能和廣大公安院校的英語老師一起探討,為公安警察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尋找更貼合學生將來工作中警務實務的應用的途徑。
本文屬于陜西警官職業(yè)學院2016教改課題,課題項目編號:【YJJG1608】,課題名稱:公安院校英語大班教學有效性創(chuàng)新研究,課題組成員:馮琳娜(主持人)、賀丹妮、金燕。
作者簡介:賀丹妮(1980-),女,陜西寶雞人,陜西省警官職業(yè)學院人文部講師,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警務英語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