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詞俠
乒乓球作為球類運動之一,是通過在桌子中間用一張網作為間隔,進行輪流擊球的一種方式,誠然,該項運動的設備相對簡單,但是對技巧的要求十分高。通過長期的訓練能夠全面訓練運動員的應激反應以及協調能力,因此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積極的意義[1]。同時,由于這項運動在場地以及設備方面的要求較低,所以在民間十分普及,擁有眾多的愛好者。乒乓球在我國體育運動項目中的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不僅是我國的國球,同時在各類世界性的比賽上屢屢取得佳績。由于乒乓的運動速度較快,因此路數眾多,主要依賴于選手的技能、反應速度和所采用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所以,就乒乓球運動員的技能培訓來說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通過專業(yè)人士的訓練,乒乓球運動員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必要的球技,從而為提高自身能力素質奠定基礎。在這一過程中,對培訓人員的要求十分嚴格,不僅要求具有專業(yè)的技巧,同時還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只有積累了大量的比賽經驗,才能提高對運動員的培訓水平[2]。此外,還要根據每個運動員自身的情況和專業(yè)素質進行有計劃的訓練規(guī)劃,從而充分挖掘運動員的潛質,使其在比賽中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從比賽競技的需要來看,進行乒乓球打球球技訓練的方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1 思想狀態(tài)指導著人的一切活動,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能夠使個人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而消極的態(tài)度則會影響訓練結果。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教練需要時刻注意運動員的心理動態(tài),保證其始終處在一個最佳的狀態(tài)接受訓練,如此才能使訓練的效果實現最大程度的提升。同時,由于運動員的性格各有不同,因此,教練在進行培訓計劃制定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運動員的個性,對其球技水平以及身體狀態(tài)有一個很好的了解,如此,才能保證每個運動員的水平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從而提高訓練的效率。
1.2 教練在進行專業(yè)訓練時要起到表率作用,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以及超強的直覺性,對運動員的各方面素質有一個準確的判斷,除此之外,還要有計劃、系統(tǒng)性的提升自身專業(yè)水平和技術能力,通過對基礎技能的不斷鞏固,進而全面提高訓練的方式以及訓練的效果[3]。
1.3 就乒乓球運動技能的培訓來說,主要分成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乒乓球的球性進行了解,只有做好這一前期工作,在這一基礎上才能進行接下來的訓練;乒乓球訓練的第二個階段就是對球技的打法予以初步掌握,也就是所謂的“入門”,然后經過不斷地練習和夯實最終達到第三階段,也就是技能鞏固階段,當運動員對乒乓球的技術達到了一定水準就能夠順利的進入第四階段,即靈活運用的階段,通過反復訓練,運動員在對各種球技的運用上達到熟練的程度[4]。經過這一系列的訓練過程,才能有效的實現球技提升的目標。而這個過程建立在教練科學的訓練方法基礎之上,所以,教練要就這一養(yǎng)成計劃進行各類培訓計劃的制定。
1.4 由于個體之間的差異,使得運動員在接受訓練的過程中,其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這就要求教練根據運動員的自身能力運用靈活的訓練手段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技巧講解,全面提升培訓效果。
在乒乓球比賽的過程中,通過對拉球的幅度進行控制,將球拍同球之間的摩擦力增強來實現對球的掌握。當接球時,通過降低幅度和穩(wěn)固動作來增加球和球拍之間的摩擦力,從而加強對乒乓球的擊球力度,通過這種“攻”的態(tài)勢來克制對手[5]。從專業(yè)的角度來講,這項球技相當于反手彈擊技術,同時又有所不同。橫拍反手快撕的技術主要在于從發(fā)球的力度進行把控,在揮拍的時候將手腕向內輕微的收斂從而保證球拍的穩(wěn)固,當球落到球拍上時通過快速發(fā)力實現摩擦力的增加,這一動作要領的目的在于防止球由于旋轉而影響發(fā)球的力度。當接球時,提高接球的球拍高度以確保乒乓球正確的落在拍子中間??偨Y起來就是當在比賽中,當接對手的發(fā)球時,通過這一防守方式做到輕松回擊的效果,從而形成壓倒性的態(tài)勢。然而,在掌握這一技術的前提首先是要經過大量的訓練,以提高技術的使用靈活度,尤其是要對可能出現情況進行了解。
該技術在比賽的過程中,能夠使運動員在進行回球時更加具有針對性。該技術是在一次對戰(zhàn)德國隊的過程中而聞名,直到現在,這一技術在擊球方面也是極具優(yōu)勢的。從其動作要領來說,主要分為幾個方面,第一,就運動員的站立姿勢來說,要保證平行的姿態(tài),當球傳過來時,通過小幅度的動作把拍子轉移到腹部,這一目的主要是為了把控時間,從球拍中部偏上的位置進行回擊,同時將身體的重心向前傾斜[6]。從訓練的角度來說,主要通過對上懸球的回擊進行訓練。在對球進行落點訓練中,主要是以中路的回擊方式來進行訓練,當對上述技術數量掌握以后,再進行進一步的訓練。從運動員的角度來說,在進行相應訓練時,最為關鍵的是要將發(fā)球的力度控制好,這也是這一技術的要點所在。
該技術可以分成握拍、發(fā)力和實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傳授運動員具體的握拍技巧,即用拇指勾住球拍的手柄,然后用食指輕放于球拍的拍柄上,并將中指放在拍面上,同時無名指和小拇指也置于拍面之上。訓練過程中,始終保持中指的位置不動。比賽的過程中,為了防止由于運動員緊張或者是比賽賽時較長造成的選手手部出汗,可在賽前通過利用砂紙對球拍進行打磨,從而保證球拍不會出現來回滑動。第二環(huán)節(jié)發(fā)力的動作要領在于將腕關節(jié)帶動手臂發(fā)球。在實踐的過程中,當來球在左側臺面或者是中間部位時,運動員在接球的過程中將右腳向前跨步,同時上半身微微探入臺中進行接球[7]。
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幾方面問題。首先,當在接球時保證球在接觸到球拍的瞬間不發(fā)生旋轉。當臨近球網時,保持拍子向前傾斜,處在來球的上方,且當來球即將接觸到球之前迅速將球拍回撤,并借助來球的力度予以回擊。
由于在比賽中,拉下旋一分鐘之內最多出現一次,而后便進入到對峙的轉臺,所以在此拉下旋的可能性很 小。然而這一動作環(huán)節(jié)必須要堅持不懈的訓練。就目前的比賽情況來 說,這一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頻率十分高。在訓練的過程中,首先進行 組合訓練,通過對下旋的控制,而后發(fā)起進攻。但是,由于這一技術屬于 搓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還關系到得以及攻防中間的連續(xù),因此必須保證 其準確無誤的運用,不能出現任何閃失。一旦出現閃失,一些輔助類的 技術很難進行運用。而且不懂得搓攻就等同于沒有掌握任何技術。誠 然,上旋球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技藝,但是存在著被對手識破的風險,進 而會遭受到強烈的攻勢,隨之接下來的發(fā)球優(yōu)勢也會喪失。因此,只有 充分的掌握了下旋球的打法,才能有效的保證在比賽過程中始終處于主 動狀態(tài)。
自信是打贏比賽的關鍵因素,一個信心滿滿的運動員在比賽場上往往能夠超常發(fā)揮。而信心的建立在于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底,從而在內心上有所支撐。因此,比賽的結果不僅同運動員的運動技巧有關,同樣還與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有著緊密的關聯。在比賽過程中,自信沉穩(wěn)的心態(tài)能夠保證運動員冷靜的面對任何突發(fā)情況,極大的提高比賽的賽事情況。所以,在日常訓練當中,在對運動員進行基礎的技能訓練同時,還要從心理上對其進行輔導。同時,根據運動員的心理情況制定出科學有效的訓練計劃,使其在學習技能的過程中不斷增強信心,進而轉化成球技提高的基礎性保障,并配合有效的訓練方法,實現提高球技的目的。
通過對比賽斤進行真實的模擬,來實現運動員提高技能和增強心理素質的目的。尤其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對比賽的一切因素進行真實模擬,從內心上培養(yǎng)運動員實戰(zhàn)的素質,此外,為了保證情景模擬的真實性,可以適當的邀請一些體育愛好者作為觀眾。同時,邀請專業(yè)裁判參與到比賽中來,促使運動員真實水平的發(fā)揮,通過如此反復的訓練,使運動員逐漸適應比賽的場景,從而不斷提高各方面綜合能力。
乒乓球作為一項體育項目,在比賽的過程中既是對運動員基本功的考驗,同時還是對其心理素質的考量,所以,從這兩方面來說,運動員要想贏得比賽,必須經過大量的專業(yè)訓練和心理訓練,以此來保證真實水平的發(fā)揮,在綜合素質的協調配合下才能順利的取得比賽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