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新
將武術散打比賽引入到高校教育中去,對于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提升和相關能力的發(fā)展就比較積極的作用,通過引入高校中能夠鍛煉大學生的毅力,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武術散打比賽和其他的內容有比較大的不同。在將武術散打比賽引入的高校教育中之前,我們必須要對高校教育中開展武術散打比賽的可行性進行細致的研究。只有真正確認將散打比賽引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是可行的,我們才能夠進行實際操作,這樣既能夠保證學校的資源能夠發(fā)揮真正的價值,也能夠保證學生的教育質量得到提升。
在高校教育中引入武術散打比賽對于教育學生的民族精神可以起到極其重要的積極作用。其實早在第16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就明確地指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其實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包含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和自強不息,這些共同構成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幫助中華民族走過了坎坷的歷史,并且在新的時代創(chuàng)造出了更加輝煌的歷史,所以高校教育必須要重視對學生的民族精神的教育,因為未來幾十年內我們同樣還會面對巨大的挑戰(zhàn),包括小康社會的建立、民族復興的進程,中國夢的實現(xiàn)等,都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持,同時在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信息技術不斷的發(fā)展,使得信息的交流越來越順暢,但是這同樣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不少西方國家惡意的散布一些消極的信息到中國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都會嚴重的影響到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使得大學生的民族精神出現(xiàn)一些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展相對應的教育就顯得極其重要。我認為開展武術散打比賽能夠比較好地實現(xiàn)這一目標。在2004年,相關的部門就提出了一些要求,要求將中華民族傳統(tǒng)武術納入到相關的教育活動中去,其實武術散打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武術的發(fā)展離不開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傳承,離不開對中華文化的學習反思,其實對武術的學習也是對中華文化的學習,武術中包含著中華文化的精神,所以說對武術的學習,同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繼承和發(fā)展中華文化。其實對當前的實際情況有所了解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對中華文化的學習和傳承其實是力不從心的。因為相關的教育力量的缺位以及相關理念的影響,學生受到的愛國教育其實是比較少的,所以高校體育教學中可以借助武術散打教學,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愛國教育,真正的發(fā)揮好教育的價值。
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將武術散打比賽引入到課程中去有助于學生的個性的進一步發(fā)展。在大學時期,學生的相關價值理念雖然已經(jīng)形成了,但是,合適的教學模式仍然可以會對學生的價值觀念和個性發(fā)展形成巨大的影響。武術散打比賽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激烈的打斗,這會使得學生熱血沸騰,使得學生產(chǎn)生更多的想法,最直接的一點教師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男子氣概。而武術散打比賽的場地一般來說比較大,人數(shù)比較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會產(chǎn)生一些巨大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教師對一個人的情緒的渲染。比賽的過程中,運動員不怕失敗、永不氣餒的精神會對學生進行深刻的實際教育。當前社會中我國獨生子女家庭的情況比較普遍,所以總體來說,受到溺愛的學生人數(shù)比較多,運用武術散打比賽也能夠比較好地解決溺愛可能帶來的一些問題。在比賽的過程中,運動員需要直接的強烈的進行肢體對抗。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會影響到比賽的結果,但是心理素質同樣會影響到比賽的發(fā)展,運動員必須在這個過程中,打破自身的生理極限,同時要不斷的挑戰(zhàn)自己的心理面對的問題。學生在觀看這樣的比賽的過程中可能會學會獨立思考,可能也會被這樣的情緒所渲染,然后反思自己的行為,并且在日后的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開始嘗試解決好自己存在的問題,比如說猶豫膽怯懦弱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能夠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起到巨大的幫助作用。而且總體來說,武術散打比賽的節(jié)奏是十分的快的,這就需要運動員在這個過程中,及時的抓住時機,冷靜的處理自己面對的問題。所以通過觀看比賽,學生也能夠學習到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學習到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冷靜沉著,這對于日后學生走上社會上分析和處理問題,能夠起到巨大的幫助。
將武術散打比賽引入到高校教育中去,還需要考慮的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教師安全問題,因為武術散打比賽其實是比較激烈的,如果不能夠保證學生的安全心的話,那么,引入必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實際上武術散打比賽能夠比較好地保證學生的安全性,因為武術散打比賽之前,學生和教師都會進行長時間的練習,在不斷的練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抗擊打能力就能夠得到巨大的提升,同時學生也能夠在面對危險的時候,采取最正確的方式躲避這些危險,武術散打雖然要求運動員嘗試制服彼此。但是實際上,無數(shù)的最終目的其實是提升一個人的身體素質,讓一個人變得更加的健康,所以在進行競賽的時候,會有一系列的規(guī)定來保障運動員的安全,比如說在打斗的過程中,運動員可以穿戴一些必要的護具來保證一些關鍵性的部位的安全。同時,規(guī)則也要求運動員在進行比賽的過程中不能夠擊打一些特定的部位,比如說襠部頸部等。這些部位是不能夠被擊打的這樣就能夠有效地降低學生的危險系數(shù),比較好地保證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安全問題。除了保護以外,我們也應該正確的認識到武術散打畢竟是一個格斗類的比賽,因此在運動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損傷是在所難免的,這些損傷其實并不會真正的對學生的身體產(chǎn)生威脅,反而會鍛煉學生的意志,所以在進行訓練的時候。這樣的訓練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進入武術散打比賽,其實還要求我們必須要進行相對應的武德教育,誤導教育是從事武術活動的人在不斷的活動的過程中形成的一整套規(guī)矩和道德品質。這同樣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之一。所以高校在引入,武術散打比賽的時候,也必須要引入武德教育。此外,在真正引入武術散打比賽以后,學校還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以及面對的問題,對武術散打比賽進行適當?shù)母母?,讓武術散打比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價值。
總結:在當前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引入武術散打比賽是利大于弊的??茖W的使用武術比賽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時,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學習,這樣學生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成長,學生才能夠不斷地發(fā)展。
[1] 孫向豪,李賀林.中西體育文化融合視角下競技武術散打爭論的再認識[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3,29(1):51-55.
[2] 范燕美.武術散打商業(yè)賽事發(fā)展歷程、現(xiàn)狀與對策:以“中國武術散打百強爭霸賽”為主要案例[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5,39(5):83-88.
[3] 范銅鋼,郭玉成.武術散打與奧運會同類項目技術標準化水平比較:以拳擊、摔跤、柔道、跆拳道項目為例[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6,40(3):62-67.
[4] 卓磊.山東省高校體育院系武術散打專項選修課教學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研究[J] .山東體育科技,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