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和材
(巴中市中醫(yī)院神經外科 四川 巴中 636000)
重型顱腦損傷是神經外科常見多發(fā)的危重疾病,該病主要由于駕駛意外、高空跌落或物體砸傷導致,疾病復雜多變,病情危重,臨床死亡率極高[1]。目前針對重癥顱腦損傷多采用開顱手術,方案的選擇包括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及常規(guī)骨瓣開顱術兩種[2]。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62例重型顱腦損傷合并惡性顱內高壓患者,探討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手術應用于顱腦損傷合并惡性顱內高壓的臨床效果,將研究內容報道如下。
本研究選取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2例重型顱腦損傷合并惡性高血壓患者,并隨機劃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1例,實驗組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平均年齡(41.6±7.9)歲,GCS分數(shù)均低于8分;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平均年齡(41.5±7.6)歲,GCS分數(shù)均低于8分。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嚴重程度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數(shù)據具有可比性。
實驗組患者采取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取顴弓上耳屏前1cm,于耳廓上方向后上方延伸至頂骨正中線,然后沿正中線向前至前額部發(fā)際下作為切口;采用游離骨瓣或帶顳肌骨瓣,頂部骨瓣必須旁開正中線矢狀竇2~3cm;盡可能切除蝶骨嵴外部分,露出蝶骨平臺,要求骨窗達到(10~12cm)*(12~15cm)水平;T字弧形切開額顳頂部硬腦膜,依據顱腦損傷狀況對壞死腦組織、血腫進行清除,放置引流管;減張縫合硬腦膜,縫合顳肌和頭皮切口。對照組患者在采取常規(guī)骨瓣開顱手術,祛除骨瓣(6~8cm)*(8~11)cm,對硬腦膜行擴大減張縫合手術。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具體依據GOS評分法進行評估,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并發(fā)癥情況,觀察兩組患者腦脊液漏、骨窗壓和外傷性癲癇狀況,對頭顱CT進行復查,評估硬膜下積液、腦組織切口和顱腦積水狀況。評估標準:GOS分數(shù)5分為良好,GOS分數(shù)4分為中等殘疾,GOS分數(shù)3分為重度殘疾,GOS2分數(shù)2分為植物人狀態(tài),GOS分數(shù)1分評定為死亡。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情況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死亡率分別為16.12%、38.70%,實驗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并發(fā)癥情況對比實驗組患者腦切口疝的發(fā)生率及硬膜下積液的發(fā)生率明顯好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情況對比例(%)
表2
顱腦損傷是臨床常見的急危重癥,部分患者合并惡性顱內高壓,常表現(xiàn)為突然嘔吐、持續(xù)頭痛及意識障礙,主要依據顱腦CT對病情進行診斷[3]。顱腦損傷合并惡性顱內高壓以往多采取內科保守或外科開顱手術,傳統(tǒng)開顱手術對機體損傷較大,且顱內血腫清除不完全,容易遺留部分血腫及組織殘塊,這對患者疾病恢復十分不利[4]。隨著外科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手術得到廣泛應用,業(yè)內對該手術的療效較為認可,但臨床效果及術后并發(fā)癥仍存在一定差異。
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手術具有切口設計合理、手術視野清晰、顱腦降壓充分的優(yōu)勢,在手術中能夠依據患者情況祛除骨瓣或保留骨瓣,且手術切口對外觀影響較小。本研究探討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手術應用于顱腦損傷合并惡性顱內高壓效果,實驗組患者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腦切口疝的發(fā)生率及硬膜下積液的發(fā)生率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梢姌藴释鈧蠊前觊_顱手術臨床療效較好,且手術并發(fā)癥較低,該手術能夠依據手術情況實施內外減壓的調整,有效降低腦水腫的出現(xiàn),這對降低顱腦損傷合并惡性顱內高壓的死亡率意義重大。
[1]陳小軍,黃軍.標準外傷大骨瓣與常規(guī)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對照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0,20(19):2972-2974,2977.
[2]李軍.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15):91-92.
[3]劉洪生,謝延風.47例重型顱腦損傷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的臨床體會[J].重慶醫(yī)學,2011,40(18):1781-1782.
[4]宋飏.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45例臨床分析[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0,10(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