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qū)平江新城實驗小學 馬俊瑛
珠心算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和開發(fā)兒童的智力水平。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采用的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就是數(shù)形結合,珠心算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同時也可以更好地解決小學數(shù)學中的各種難點和問題。將珠心算運用到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速度,同時也可以有效完成教學任務,可謂一舉多得。珠心算在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也可以有效開發(fā)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本文結合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就珠心算對提升小學數(shù)學教學質(zhì)量方面,提出了幾點策略。
小學生的智力水平有限,同時處于一個好奇、貪玩的年紀,單純的數(shù)學教學是枯燥無趣的,很難使得小學生投入其中。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到的事物或者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設計一個形象直觀且生動有趣又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情境,在這種情境中進行教學活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生處于兒童時期,兒童的天性就是對新鮮且有趣的事物感興趣,而珠心算是一個需要長期不斷進行練習的一個學科,久而久之,學生就容易失去最開始的新鮮感,而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使用珠心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口算。因此,教師要在珠心算的教學中,將其與口算結合到一起,使學生在學習珠心算的同時也可以接觸到口算,從而掌握好口算能力。數(shù)學教學中的數(shù)學思維包括三種,分別是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主要是以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為主,這兩種思維也更容易被小學生掌握。小學生在使用珠心算時,可以更好地訓練他們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如在進行20以內(nèi)的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時,一般采用的是“湊十法”和“破十法”,珠心算也是運用了這種方法,三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口算、心算與珠心算緊密融合到一起,進一步加深小學生對這兩種方法的接觸和理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計算速度與計算準確性。又如在進行乘法的教學時,珠心算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數(shù)連加是乘法的基礎,利用算盤進行操作,讓學生對同數(shù)連加產(chǎn)生認識,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乘法的概念,可以讓學生對乘法與同數(shù)連加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認識,理解更加清晰,記憶也更加深刻。
21世紀,計算機的運用更加廣泛,利用計算機進行工作和學習已經(jīng)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手段,未來也將是電子計算機的時代。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上的競爭日趨強烈。眾所周知,現(xiàn)在是知識競爭的社會,知識更新速度快,如何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且學習新的知識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將計算機運用到教師的日常教學中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設計生動有趣的PPT課件,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種方法比單調(diào)地進行數(shù)學講解更加具有感染力,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相對于文字,有趣的圖形和動聽的聲音更有趣,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并設計生動有趣的PPT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鬃佑性疲骸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計算機的輔助教學可以通過視頻和音頻來進行,在吸引學生的視覺的同時,也可以吸引學生的聽覺,取得更佳的學習效果。這種方法可以使得學生打開對學習的興趣之門,讓學生成為“好之者”,并進一步成為“樂之者”。珠心算是利用算珠進行計算的一種速算方式,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珠心算是算珠在大腦中進行運算的方式,將算珠的運算方式在腦中不斷模擬,這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數(shù)學教學。如果只靠教師的講解,即使花費了很大的心血,但是往往取得的效果很低,收效甚微,事倍功半。如果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圖形的移動、色彩的變化、圖形的閃爍、有趣悅耳的聲音來進行講解,在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同時,還可以更好地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同時也可以使得學生更早地接觸到計算機,可謂一舉多得。
將珠心算與數(shù)學教學緊密結合,使得小學數(shù)學教學得到改革,可以更好地適應目前教學體制改革的大趨勢,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其具有的感染力可以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興趣,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有效完成數(shù)學教學任務。這種教學方式值得廣大教師不斷進行推廣和學習,也需要我們不斷對其進行努力和探討。
[1]周國勝.淺談珠心算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J].珠算與珠心算,2015(06):34-35.
[2]羅忠強.淺談珠心算與筆算除法課堂教學的整合[J].珠算與珠心算,2015(01):16-17.
[3]李峰.淺談珠心算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J].珠算與珠心算,2016(0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