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曉瓊
【關鍵詞】 中學生;信息技術;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23—0108—01
泰戈爾說:“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日臻完美。”筆者認為,課外閱讀和學生的關系,就是水和鵝卵石的關系,只有“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才能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的境界。在信息時代,通過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是語文教學的新方式。語文教師應利用信息技術的科學性和先進性,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突破狹小的課堂空間,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萬花筒般的大千世界。
一、 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積極閱讀各類名著
教師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主動閱讀的愿望。四大名著是我國古典小說的精華,也是中學生的必讀書目,若能積極引導,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閱讀前,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播放四大名著主題曲,如,《三國演義》主題曲《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教師對歌詞簡單分析,激發(fā)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也可以播放名著的精彩情節(jié),播放《西游記》中的“三打白骨精”片段,誘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上好閱讀課,為學生課外閱讀助力。
二、利用信息技術,讓課外閱讀成為愉悅的生命旅行
教師可播放美麗的湘西風光圖,引導學生閱讀沈從文的《湘行散記》,隨作者旅行到猶如一幅唯美寫意畫的湘西世界,欣賞明朗樸野的湘西風光,感受這里活潑強健的生命氣息。播放老北京的胡同圖片,引導學生閱讀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學生從中看到了鬧市僻巷的老北京畫面,胡同井中緩緩的駱駝隊。讀蕭紅的《呼蘭河傳》時,可欣賞東北冬日邊陲小城特有的風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呼蘭城的風俗習慣、民情、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使課外閱讀變成一場愉悅的生命旅行。
三、利用信息技術,巧妙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閱讀成果
利用信息技術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批注、摘要和讀書筆記,既鼓勵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又能使其他學生學習借鑒。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說:“手中有一支鉛筆,會加深你對作品的理解?!迸ⅰ⒄妥x書筆記是課外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學生讀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三周后的“讀書交流品評會”,學生結合自己的讀書筆記分析作品的特色,從人物描寫、景物描寫來感受人物身上的光彩和個性,以及俄羅斯秀美的大自然風光。
四、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徜徉在詩歌的殿堂
中國的唐詩、宋詞是古代詩詞文化的精髓,值得細細品味,所以教師應舉行詩歌朗誦會,要求學生背誦一些經典的詩詞,養(yǎng)成背誦古典詩詞的好習慣,讓學生徜徉在古典詩歌的殿堂,沐浴著古典詩詞的雨露成長。在詩歌朗誦會上,學生利用多媒體為自己朗誦的詩歌配樂、配圖,既提升了學生運用多媒體的能力,欣賞了優(yōu)美的輕音樂,又激發(fā)了學生對詩歌的熱愛,提高了朗讀詩歌的水平,達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
五、利用信息技術,讓課外閱讀煥發(fā)新的魅力
教師要想讓課外閱讀煥發(fā)新的魅力,可以讓學生觀看中央電視臺董卿主持的《朗讀者》《詩詞大會》等節(jié)目,通過觀看這些節(jié)目,不但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而且使學生對名作、名著有了更深的理解。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課外閱讀中最喜歡的文章配樂朗誦,并且說明喜歡的原因。既讓學生展示了自己的閱讀成果,又達到了“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品評賞析的目,調動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展示課上,學生朗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中關于“火燒云”變化的描寫片段,配樂優(yōu)美,讀得聲情并茂,讓師生贊嘆。朗讀讓學生從另一個側面感受到了課外閱讀的魅力,讓學生們真正愛上了閱讀。
佛語有“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筆者想說“一花一世界,一書一人生”。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但要重視紙質閱讀,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拓寬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使學生通過閱讀體會到充實、幸福和不平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