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
摘? 要:茶樹在進行病蟲害防控的過程中,一定要深入依照綠色植保的理念進行防控,加強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態(tài)調控等方法的使用,以農業(yè)防治為基本要求,與科學合理的化學防治相結合,進一步對茶葉當成農藥殘留進行控制,讓茶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確保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以及農產品的質量。
關鍵詞:茶樹;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F316.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1974/nyyjs.20181131038
1? ? ? 茶樹主要病蟲害
茶樹病蟲害的種類多種多樣,主要有茶白星病、茶輪斑病、茶煤污病、茶蚜、紅蠟蚧、綠盲蝽、長白蚧、龜蠟蚧、腳蠟蚧、大蟋蟀、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銅綠、金龜子等。
2? ? ? 茶樹主要病蟲害成災原因
伴隨當前產業(yè)發(fā)展速度進一步加快,茶樹病蟲害的種類逐步開始增多,危害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下面以我國西部地區(qū)某茶場為例,具體對茶葉種植過程中出現(xiàn)的病害原因進行分析。
2.1? ? ? 茶葉種植面積擴大
這些年以來,由于市場經濟快速發(fā)展,茶葉在種植面積方面進一步擴大,由原來的600m2逐步擴大到當前的6000m2,另外在3a之內,還需要進一步對種植面積進行擴展。由于茶園種植面積的擴展造成單位面積的區(qū)域內形成單一化種植,很多當?shù)氐睦ハx被迫對茶樹進行危害,另外由于茶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較好,造成大量的昆蟲繁殖。與此同時,由于大面積的連片種植造成茶葉當中流行病害大面積拓展,與此同時,由于茶葉單一化種植,墾荒毀林,嚴重影響了生物多樣性,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影響了茶園當中天敵的數(shù)量,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無法進行自我調節(jié)而造成病蟲害泛濫成災。
2.2? ? ? 茶園栽培管理措施的變化
伴隨當前人們進一步變革茶葉栽培的管理模式,從叢植逐步變成條植,只有茶園由原來的零星種植變成密植速成,為病蟲提供了更好的營養(yǎng)條件和適宜的環(huán)境,也讓防治的難度進一步加大。當前茶園為了讓茶葉的產量提高,大面積的種植氮肥,讓芽葉生長,也造成了一些假眼小綠葉蟬、螨類、茶餅病、茶枯病等病害的爆發(fā),由于大力推廣良種的種植,讓茶葉的產量大面積提高,但是因為茶2種營養(yǎng)含量高,而且芽葉肥壯,造成很多趨嫩性吸汁性的病蟲害大量繁殖,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茶炭疽病、假眼小綠葉蟬等,都已成為當前茶區(qū)的主要病蟲害。
2.3? ? ? 農藥使用不合理
在茶園當中會出現(xiàn)蟲害成災的問題,主要是由于生存空間和氣候條件適宜,而人為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對農藥的使用不科學、不合理,造成茶園當中的病蟲害的抗藥性進一步增強,而很多天敵出現(xiàn)大量死亡的情況。這是導致茶園病蟲害進一步成災的重要原因,多年使用農藥對小綠葉蟬進行防治,造成農藥的濃度進一步提高,將茶園當中的天敵大量殺傷,造成假眼小綠葉蟬這個危害進一步加重,逐步成為茶園當中的主要害蟲。
3? ? ? 茶樹主要病蟲害防控措施
3.1? ? ? 加強植物檢疫
加強植物檢疫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危險性的病蟲傳入到茶區(qū)當中,導致某些害蟲在茶苗當中大面積繁殖,利用檢驗手段引進無病蟲茶苗,是讓茶園病蟲害減輕的一種重要方式。
3.2? ? ? 農業(yè)防治技術
需要將茶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將茶園的生物群落結構保護起來,確保茶園的生態(tài)處于平衡狀態(tài),讓茶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能夠處于良性循環(huán)狀態(tài),將茶園天敵的繁殖的棲息場所建立起來,讓茶園具有一定數(shù)量的天敵;需要針對茶園病蟲害的生物特性以及發(fā)病規(guī)律,有針對性的進行清園和修剪工作,尤其是在越冬期間,需要做好清園修剪等工作,在秋冬季節(jié)需要注意深耕、施基肥、對枯枝敗葉進行清理,將茶根都和土中的幼蟲、蟲卵等進行處理,并且處理落葉、病殘枝以及表土。通過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的清園,將越冬的病蟲源消滅,讓病蟲基數(shù)減少,清園可以對茶毛蟲、卷葉蛾、茶餅病等病蟲害進行控制,通過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在越冬之前做好管理,可以讓茶園的病蟲害大幅度的減少。在茶園附近可以種植一些桂花等防護林和行道樹,在空閑的土地上可以種植黃花菜、除蟲菊等,讓生物多樣性增加,方便天敵進行繁衍。
3.3? ? ? 生物防治技術
可以通過天敵來對茶園當中的蟲害進行控制,依照茶園病蟲害出現(xiàn)的類型以及種群的數(shù)量通過以螨治螨、以蟲治蟲的方式進行處理,比如說,可以大量飼養(yǎng)寄生蜂、捕食螨等天敵,將它們在茶園當中釋放,可以對茶園病害進行控制;可以使用一些微生物原制劑和植物源制劑,可以選擇除蟲菊酯、苦參堿、蘇云金桿菌、球孢白僵菌等對茶園病蟲害進行控制,通過以菌治蟲的方式,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另外可以在茶園的林下進行雞、鴨、鵝等生物的繁殖,通常條件下可以讓雞、鴨、鵝等生物形成一定的種群,在一定的面積之內繁殖,可以對茶園當中的雜草進行控制,并且對病蟲害進行限制,因為雞、鴨、鵝往往會在一定的區(qū)域活動,所以需要以2000~3000m2為一個小區(qū),大面積的進行雞、鴨、鵝等生物的分群飼養(yǎng),雞、鴨、鵝等生物在進入茶園之后,需要進行馴養(yǎng)在與籠舍較遠的區(qū)域進行飼喂,并且在茶園當中設置一定的飲水點,讓鵝和雞的活動范圍增加,在晚上讓雞、鴨、鵝等進入籠舍當中過夜,讓雞、鴨、鵝的損失量減輕。
3.4? ? ? 物理防治技術
可以通過殺蟲燈誘蟲,利用太陽能振頻式殺蟲燈對茶毒蛾、小卷葉蛾等害蟲進行控制,依照茶園的土地平整度以及茶園當中的害蟲數(shù)量,在一定距離之內設置殺蟲燈,通過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重控區(qū)和非重控區(qū)相比茶園的存量減少1/3以上。另外可以通過色板來對某些害蟲進行誘殺,由于一些害蟲在顏色方面有偏嗜性,可以通過誘蟲黃板來對,茶黑粉蛾、茶假眼小綠葉蟬進行誘殺,通過誘蟲藍板對茶薊馬進行誘殺,在春茶和夏秋茶采茶的過程中,需要對茶板進行安放和更換,在春茶采摘的過程中,黃板能夠有效的對害蟲進行控制,需要通過多功能防污型害蟲誘捕器,對一些害蟲進行誘殺,主要有茶毒蛾、茶細蛾、茶毛蟲、茶黑刺粉蛾等,這種技術主要通過茶園害蟲的一些生物學習性,通過性誘殺等方式??梢宰尣鑸@害蟲的誘集效果進一步提高。使用多種色板的、更換餌料等可以達到持續(xù)捕殺害蟲的目的,通常條件下,一定區(qū)域內安裝相應的誘捕器,安裝的高度控制在誘捕器下,高出茶棚面積大約20cm的位置。依照表面粘蟲的數(shù)量以及粘度性質合理的進行安裝,另外,板料需要在每15d之內進行更換,性誘劑需要3d左右進行1次更換。
4? ? ? 結束語
合理的使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安全化學防治以及生態(tài)控制等方法,能夠讓茶區(qū)的病蟲害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需要禁止使用一些高殘留高毒的農藥以及化學除草藥劑,對茶區(qū)當中嚴格進行農藥的使用,另外還需要全面推行高效的誘蟲器材,保證整個茶區(qū)生產的茶葉農藥殘留量符合要求,避免出現(xiàn)較大的病蟲害,合理的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確保茶葉的品質符合要求。
參考文獻
[1]田麗.茶樹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8(3):26.
[2]余宏,唐永屏,韋玲長,等.臨滄市茶樹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探討[J].臨滄科技,2015(2):17-21.
[3]肖強.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與專業(yè)化防治模式[J].中國茶葉,2012(5):20-21.
[4]陳銀方.浙西南茶樹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關鍵技術試驗初報[C]//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2011:19-23.
[5]王超奇.福建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需求與解決途徑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