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迪功
?
防艾滋病宣傳主題展覽館的概念設計與分析
劉迪功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 應用藝術設計學院, 上海 201209)
設計主題展覽館來宣傳預防艾滋病, 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社會意義. 本文從防止社會歧視的角度, 分析了主題展覽館的設計思想和特點; 以“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為設計理念, 闡述了主題展覽館的設計概念. 其設計的主題藝術展覽館的藝術特性, 反映了對艾滋病人群的理解和對預防艾滋病的重視.
展覽館設計; 概念設計; 社會歧視; 艾滋病
艾滋病的防治宣傳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藝術家和設計師們紛紛以不同的方式創(chuàng)作作品來警醒世人. 2015年在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展的“藝術, 艾滋病, 美國”展覽, 展出了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美國藝術家創(chuàng)作出的藝術作品[1]. 例如岡薩雷斯·托雷斯、沃基納羅維茲和佛蘭克·墨爾(Frank Moore)等的作品. 隨著時間推移, 逐漸有更多圈外的藝術家參與進來, 關注艾滋病這一主題. 艾滋病對于視覺藝術最重要的影響或許是其社會倡導的部分, “紅絲帶”、“沒有藝術的一天”等公共項目時至今日依然有巨大影響力. 關于艾滋病的藝術項目也正逐漸成為國際通用的“語言”.
中國藝術家對艾滋病的防治宣傳給予了高度關注. 2010年, “絕對距離”當代藝術展在北京草場地國際藝術村舉行[2]. “絕對距離”旨在探尋人與艾滋病的關系: 包括人在面對艾滋病時的情緒與心理反映, 在處理與艾滋病相關事件時的方式與方法. 主辦方希望展出的藝術作品可以減少人們對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視.
本文將通過設計一個主題藝術展覽館這一公共藝術項目來喚起人們對艾滋病感染者群體的理解和對預防艾滋病的重視.
主題展覽館的設計思想是通過項目的色彩或空間設計等去嘗試喚起人們對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狀態(tài)的關注, 從而降低對艾滋病感染者心理的再次傷害, 并以強烈的設計語言引起人們對艾滋病防治的警醒.
基于“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這一設計理念來思考整個主題展覽館的設計. 著名荷蘭版畫家、錯覺圖形大師埃舍爾[3]說“我們羨慕混亂, 因為我們忠于創(chuàng)造秩序”. 埃舍爾的矛盾空間藝術作品從潛意識里打破了傳統(tǒng)的思考方式, “眼見不為實”是我們從他作品里體會到的重要觀點. 他的藝術作品讓我們知道, 換個角度看問題也許能看到事情的真實面. 人們總是喜歡未經思考就妄加判斷, 其實很多事情很難用肉眼來判斷對錯.
埃舍爾的藝術創(chuàng)作所反映的空間理論恰好契合艾滋病感染者群體的內心矛盾. 艾滋病感染者群體害怕被社會遺忘而渴望被關注, 卻又因社會缺乏對艾滋病的了解而使得艾滋病感染者群體不被社會理解和接受[4], 他們復雜而緊張的情緒變化恰好也符合這樣的空間結構. 用矛盾的空間形態(tài)來傳達這種復雜糾結的心理狀態(tài), 成為了我們設計主題展覽館建筑主體的基本靈感來源.
除此之外, 我們想表達一種穩(wěn)定的視覺感受, 把安全感帶給這群缺乏安全感的群體. 三角形是幾何圖形中穩(wěn)定感最強的圖形之一, 將這個形態(tài)作為空間設計的主要元素, 以此從建筑構成和人的內心活動上滿足設計需求.
與此同時, 在場館設計中不僅為公眾提供藝術作品的觀賞, 讓人們通過藝術的手段去了解這個群體, 還考慮提供空間平臺來創(chuàng)造更多交流的機會, 讓人們進行更多的溝通與分享. 思想可以被看作歧視的意識來源, 改變思想就能減少歧視.
三角形能帶來穩(wěn)定感, 三棱錐體也有同樣的特性. 因此作為空間主體設計結構, 我們采用三棱錐幾何造型來處理建筑空間本身. 三角形與生俱來的建筑結構特性展示的是人渴望追求到的那份穩(wěn)定的安全感(圖1). 就細節(jié)來說, 整個社會構成就像一張“大網”被不同的三角形所支撐. 為了維持這樣的一種狀態(tài), “網”中每一個點、每一個部分都應該是穩(wěn)定的, 這也就意味著, 我們真實社會里不同種族、不同性別意識形態(tài), 或不同宗教膚色等群體應該互相理解、和諧相處. 為了達到這樣的和諧, 通過建筑室內環(huán)境設計的空間等客觀因素喚起公眾的意識或提供平臺給予他們進行交流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方法. 因為環(huán)境設計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心態(tài), 也能改變人的心理活動.
圖1
圖2
根據(jù)建筑學的理論, 三角形的優(yōu)勢是穩(wěn)定感, 這種穩(wěn)定感來源于寬厚的底部并逐步延伸至頂端收為一點. 根據(jù)調查證實, 三角形結構在建筑設計中能很好地抵抗強熱帶風暴、地震等自然災害引發(fā)的建筑不穩(wěn)定問題[5].
從心理學角度, 三角形可以被延伸到人類情緒穩(wěn)定性的方面. 比如, 運動品牌“阿迪達斯”的商標就是采用的三角形元素, 因為三角形有一個頂點特性, 可以被隱喻為最好的和最為優(yōu)越的品牌. 它是一種從視覺語言上對于自身品牌高度的描繪. 它同樣也有一種一往無前的隱喻, 意味著去突破困難阻礙, 變得更為出色. 三角形由底部向上逐漸縮小的形態(tài)變化也傳達了一種積極和無限動力的心理感受[6].
關注艾滋病的藝術符號“紅絲帶”, 可以理解為一個三角形支撐的圓. 因此, 我們在整個空間布局上設計了三棟三角形建筑通向中間一個圓形平臺(圖2).
我們在建筑中特意設計了一些樓梯, 從兩邊可以步移至中間, 讓人從特定角度觀察時產生一種視覺錯覺, 覺得樓梯只有兩個通行方向, 但當他們轉換角度往前行時就會發(fā)現(xiàn)樓梯其實還有很多路線, 這是因為視覺差異的表現(xiàn)(圖3). 這一幕反映了矛盾空間理論的設計思想, 借此傳達我們對待艾滋病感染者群體的一個重要信息, 就是人們肉眼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實的, 如果能夠換個角度看問題或者走得更近一些也許會有新的答案.
圖3
圖4
就三個單體空間本身的設計而言, 它們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 由混凝土樓梯相連接, 分別匯聚在圓形的中央空間. 我們將空間整體分為了三個層級, 包括地面層、觀察平臺和中央空間. 因為這樣的空間層次感能夠更好地增加空間的多樣性(圖4). 每一個獨立空間的交通流線是唯一的, 那么人們必將從不同入口走向圓形中央空間, 這也就意味著所有人將在那里相遇, 經歷過不同空間內容洗禮后的人們也將帶著自己的理解或是想法到中央空間與他人分享溝通. 對于這樣不同意義的三個獨立空間設計, 筆者的想法是根據(jù)三角形的性別符號, 將每個空間打造成不同的展出平臺. 同時也考慮到了殘疾人群體, 因此設計了電梯提供給輪椅使用者.
在建筑材料選擇方面, 大部分材料采用的是加強混凝土和玻璃. 加強混凝土的質感素雅、樸實, 而且十分堅固, “混凝土不僅僅只是一種結構概念, 它也是一種非裝飾的裝飾元素”[7]. 就是說這樣的一種材料用其自身所具有的獨特的質感和機理表達了現(xiàn)代工業(yè)設計審美下的一種返璞歸真感, 自然清新的結構美學主義在建筑空間里表達十分有韻味. 這種材料的特性與艾滋病感染者群體的心理活動也有著一定關聯(lián)性, 因為在他們看來, 無需多加掩飾, 能讓外界真實自然地看待他們就是最大的愿景, 這種本真的感覺是很多人所追求的. 玻璃是另一種廣泛運用在空間里的材料, 其通透的特性讓空間沒有拘束感, 陽光能夠順利透過, 自然和諧, 同時也是為了體現(xiàn)人與人之間隔閡的減小, 能夠透過表面看清其本質.
溝通和交流是提高彼此認知的最有效途徑, 但是在什么樣的場合決定了相互之間能夠達到一個怎么樣的討論深度. 環(huán)境設計是能夠改變人們心理活動的方法之一, 色彩、結構、高低、燈光都是客觀條件下所能影響人的因素. 在這個項目當中, 我們設計一個主題藝術展覽館, 通過展覽館本身的藝術特性, 喚起公眾的注意力, 消除對艾滋病的恐懼, 提高對艾滋病感染者群體的保護意識, 引起人們對防治艾滋病的重視.
[1] 朱潔樹, 聶 雯. 艾滋病與藝術[DB/OL]. http://news.163.com/14/1126/10/ABVHMFST00014AED. html, 2014-11-26
[2]陳 薇. 與艾滋病“絕對距離”藝術展在京舉行[DB/OL]. http://bj. people.com.cn/GB/82841/13344203. html, 2010-11-29
[3] 百度百科. Maurits Cornelis Escher[D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Maurits%20Cornelis%20Escher/3918808?fr=aladdin
[4] 石超明, 趙麗明, 廖 婷. 困難、困境及對策: 任重道遠的中國反艾滋病歧視[J]. 醫(yī)學與社會, 2012, 25(1): 5~8
[5] Yang.Using the triangle stability principle[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f7f2bb60168884868662d600.html,2013-11-5
[6] Wang.The psychological meanings behind familiar shapes(and how to use them) [DB/OL]. http://www.shutterstock.com/blog/psychological-meaning-shapes-use, 2015-10-9
[7] Fibonacci Stone. Tadao Ando’s five concrete masterpieces[DB/OL]. http://www.fibonaccistone.com.au/tadao-ando/, 2015-11-15
Analysis and Conceptual Idea of Theme Gallery Design forProtection of HIV
LIU Digong
(College of Applied Art and Design, Shangha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China)
It has great practical and social significence to design theme gallery for protection of HIV.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design thoughs and charateristics of a theme gallery from anti-discrimination. Taking “what you see may be not ture” as a design idea, we expound the conceptual idea of a theme gallery. Its art charateristics reflect the understand and attention to the HIV people.
gallery design, conceptual idea, social discrimination, HIV
2017-09-23
劉迪功(1992? ), 男, 湖南華容人, 碩士,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應用藝術設計學院教師. 主要研究方向: 環(huán)境設計與家具設計
TU242.5
A
1672-5298(2017)04-00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