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虹
只要你有足夠的想象力,世界就有足夠的生趣。走進部編教材二(下)第四單元的童話世界,相信孩子們一定是歡呼雀躍的。作為一名教師,走進這樣一個童話單元,要想實施優(yōu)質(zhì)教學,就得關注文本間的橫向聯(lián)系,關注閱讀策略的縱向遷移,關注課程資源的整合。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童話與想象。安排了四篇課文《彩色的夢》《楓樹上的喜鵲》《沙灘上的童話》《我是一只小蟲子》,另外加上《語文園地四》“我愛閱讀”中的《手影戲》。所有的文本都是新入編的內(nèi)容,對于教師來說,有滿滿的期待;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童話的魅力能增添很多學習樂趣?!恫噬膲簟肥且皇讱g快的詩歌,彩色的鉛筆有著神奇的魔力;《楓樹上的喜鵲》講述了一個“我”和喜鵲一家的秘密;《沙灘上的童話》則再現(xiàn)了一段小朋友們“搶救公主”的興奮經(jīng)歷;《我是一只小蟲子》用擬人的手法表達弱小生命的有趣生活,描寫一種美好的心情。本單元的故事主角有喜鵲、魔王、公主、蟲子,還有好玩的手影戲。這些童話故事里的角色,成為本單元的主角。之所以這樣編排,是因為在孩子的眼里童話的世界最可愛,他們能明白其中之理并欣然接受。
本單元學習要素為:讀好對話、默讀想象、交流感興趣的內(nèi)容。綜觀整個單元的內(nèi)容設置,我們能清晰地看到編者的用心,那就是:努力從教師研究教材的角度出發(fā),促進教學方法的轉變,即從一課課教到單元整合教;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fā),除了第一學段基本的教學要求,還要初步引導學生有序講述身邊事物,學會觀察,發(fā)展思維。
每一個文本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內(nèi)涵。本單元的四個童話故事,不論是角色還是情節(jié),都想象豐富?!稐鳂渖系南铲o》中反復說“我很喜歡”“我喜歡極了”“我真是喜歡極了”,到底“我”喜歡的是什么呢?這樣,用作者直白的內(nèi)心感受,開啟了學生的理解和想象之旅?!拔摇倍铲o的語言——“鵲!鵲!鵲!”就是“ɑ、o、e”?!谤o!鵲鵲鵲?”就是:“看,那是什么?”……這樣的語言特色和豐富想象,讓可愛的“我”和可愛的喜鵲形象躍然紙上。認真研讀本單元的其他幾個文本,會發(fā)現(xiàn)故事都是在精彩的語言對話中呈現(xiàn)了一個個奇特、有趣的畫面。在奇妙的《沙灘上的童話》里,沙灘是城堡,“我們”是勇士,媽媽是公主;在《我是一只小蟲子》里,當一只小蟲子的感覺真不錯,可以用露珠洗臉,可以被小狗帶著去遠方免費旅行。想象讓學生與故事里不一樣的“他”精神相遇,激發(fā)了強烈的閱讀興趣,所以本單元童話故事的核心價值在于語言和想象。
從單元資源入手,也是準確把握教材重點的一個重要依據(jù)。本單元圍繞著童話,要求讀好對話、默讀想象,分別在泡泡提示語、插圖、課后練習中體現(xiàn)了編者意圖。
《彩色的夢》課后練習:
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彩色鉛筆畫出的夢,再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你想用彩色鉛筆畫些什么?試著仿照第2小節(jié)或第3小節(jié),把想畫的內(nèi)容用幾句話寫下來。
《楓樹上的喜鵲》課后練習:
默讀課文。文中反復說“我喜歡”,說說“我”喜歡的是什么。
看到下面的情景,你會想到什么?試著寫下來。
《沙灘上的童話》課后練習:
朗讀課文,注意讀好對話。
根據(jù)開頭編故事,試著用上下面的詞語……
《我是一只小蟲子》課后練習:
小蟲子的生活有意思嗎?和同學交流你感興趣的部分。
讀一讀,注意加點的字,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從上面的習題中,我們可以看出本單元課后習題第一小題基本上都是利用朗讀、默讀逐一展開語言訓練的,意在訓練學生提取信息、簡單推論、整合解釋的能力。第二小題則是立足文本故事情境,在豐富的想象中或拓展寫話,或復述故事,或識字學詞。認真解讀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課后練習資源均從內(nèi)容和形式上凸顯本單元語言和想象這兩個學習重點。
泡泡提示語有很高的教學價值,教師要認真研究,正確理解設置意圖?!段沂且恢恍∠x子》課后練習有個泡泡提示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薄墩Z文園地四》中出現(xiàn)了四處泡泡提示語:有的提示學生聯(lián)系生活識字,有的提醒學生聯(lián)系看過的故事說句子,有的則提示學生有序觀察等。這些泡泡提示語更大的意義在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我們要利用泡泡提示語設置的情境,引導對話,把語言實踐與人文主題相互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童話文本里快樂地識字學詞、有效地訓練閱讀與表達。
低年級教材強調(diào)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字、詞的積累。教材是個有機的整體,每個學習目標的提出都不是孤立的,都會前后勾連,相互照應。這個單元的教學設計,我們可以從文本提供的語言材料出發(fā),引導學生在有趣的童話故事情境里發(fā)現(xiàn)字詞規(guī)律,高效積累,積極實踐運用。
如《我是一只小蟲子》的教學設計:
(出示:肩)
師:小朋友們,讀讀這個字,它在我們身體的哪里呀?
(生紛紛指向肩膀,并說了肩膀的作用)
師:下面還有一組詞語,讀一讀,同桌互相指出這些詞是指身體的哪個部位。再讀一讀,注意加點的字,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生:帶點字都帶有“月”字旁。為什么這些字都有“月”字旁?
師:(出示:“月”、“肉”)在合體字中“月”字旁通常表示的是“肉”而不是“月”。小朋友們,你能學著說出與身體有關的其他帶“月”字旁的字嗎?
這樣,由一個字到一組詞,再到一串詞,完成了一類字的教學,從而達到發(fā)現(xiàn)、拓展、積累的目的。
《語文園地四》中的“識字加油站”,我們也可以創(chuàng)設“玩具總動員”的活動情境,圖文結合識字,并根據(jù)玩具的使用特點按電動型、手動型分類,還可以按手上玩具和腳上玩具等特征分類。本單元的識字教學都可以采用游戲,在語境中引導學生歸類識字,掌握辨析方法,以提高漢字使用的正確率。
在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同時,要注重語言的運用和表達,低年級也不例外。本單元教材具有閱讀寫話整組編排的特色,前面是四個童話故事,“園地”中有看圖編寫童話故事。這樣的雙線編排,有利于安排必要的語文知識,優(yōu)化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發(fā)展。
四個文本課后練習中,整組融合讀寫的意圖非常明顯。如《沙灘上的童話》:根據(jù)開頭編故事,試著用上下面的詞語……這是引導學生基于文本語境,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表達?!稐鳂渖系南铲o》:看到下面的情景,你會想到什么?試著寫下來。這是要學生調(diào)動語言積累和知識儲備進行表達的訓練。《彩色的夢》:你想用彩色鉛筆畫些什么?試著仿照第2小節(jié)或第3小節(jié),把想畫的內(nèi)容用幾句話寫下來。這是讓學生嘗試進行書面表達的練習。不論課后習題中設置了怎樣形式的練習,我們發(fā)現(xiàn)都是指向讀寫結合,而且是整組聯(lián)動的,所以應該抓住閱讀與表達的一體性展開教學。如落實“按時間順序有序講故事”這一學習要素,可以這樣實施:
看圖,想一想:小蟲子、螞蟻和蝴蝶用雞蛋殼做了哪些事情?它們有什么有趣的經(jīng)歷?把它們這一天的經(jīng)歷寫下來吧!寫的時候,可以用上下面的詞語:
早上 過了一會兒 到了下午 今天早上
為了有效達成寫話目標,在前面單元文本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將這個語文要素分解。在教學《楓樹上的喜鵲》時,無論是讀故事還是講故事,我們要有意地凸顯文本中所包含的“上個星期天早上、從那天起、今天早上”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在教學《我是一只小蟲子》時,要有意凸顯“早上醒來、走在外面、夜晚”這些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我們可以讓學生抓住這些詞語概括故事大意,抓住其中的一個時間點想象畫面,利用這樣的詞語練習說話。這樣,閱讀教學和寫話就可以無縫銜接,有機融合。